有关体现在的作文

【篇一:童心不泯】

当下的教育现实,使得大多数的学生、家长或是老师只追求分数,从而学生苦不堪言,一如赫胥黎之言:少男少女的心在提前硬化。而教师乃教化与培育者,当与学生一起童心不泯,与现实抗争,让教师的教学业绩不仅仅体现在分数上,还可体现在学生的健全的人格上。

时代的快节奏本已让芸芸众生失去了那颗“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淡泊之心,而后腐败之风侵袭了政坛、商界和体坛,最终,到了教育界。但是,评定教育者的地位需要的是其教师业绩,能够量化的,也只有分数了。久而久之,教育界变得只追求分数,学生也成为了机械刷题手,一如处在“分数”这个枷锁之中,动弹不得。

好在,还是有人愿意突破这现实的牢笼。章开沅教授辞去了他荣誉终身教授这一职称,为教育界的拨云见日带来了希望。是了,少一些虚荣,便多一些真实,也为学术氛围的改善带来正能量。也许,这正是应了广大一线教师的诉求,让教育者能够心无旁骛地教化培育下一代,让学生能够轻松自得地学习到科学文化知识。

然而,仅仅让下一代得到知识,远不是教师肩负的责任。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的一生都在学习,但少年时代的启蒙教育尤为重要。所以,学生的思想品德也能体现教师的业绩,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面,朱赫老师的话对保尔影响极大,使其义无反顾地走上了最壮丽的事业,奉献自己的青春与人生价值。反观几年前的马加爵事件,只那几句话而引发了五个家庭的悲剧,不得不说,一个人的教化程度是至关重要的,虽不能说教师的思想灌输起决定作用,但起码是有巨大影响的。

若是教师能在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上做好工作,想必会受尽爱戴。

在我的生活当中,出现了不少童心不泯的老师,他们不严苛,不摆架子,却会在学生出现厌学情绪之时担惊受怕。我想,他们才是真正的好老师,不会一味地追求分数,更加注重的是孩子们的心灵健康。也许,比起掌握不好知识,他们更担心年少的下一代老气横秋、暮气沉沉,所以会童心不泯地跟上我们的节奏,颇有些“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及时行乐之意味。所以,学生会很爱他们。

诚然,现有的学术氛围不是那么容易改变的,但我们总可以积极地看待世界。除了分数,教师的业绩便应该能体现在下一代的精神世界里。因为毕淑敏所说的“精神的三间小屋”,需要本人、家长、教师一起去构筑。对这个世界来说,缺乏的正是处处为学生着想的教师,所以,教师应当童心不泯,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能够教化学生。只有这样,教学业绩才能既体现在分数上,又体现在优秀的净化心灵的能力上,教师也会理所当然的是好教师。

【篇二:北京的古韵】

北京,坐落于中国的中心位置,盘踞着龙脉的关键部位。这里曾经是几代王朝的古都。其历史文化的沉淀也是相当深厚和深蕴。

纵观北京城的大小,其实只有现今的二环以内属于北京城。与现状的五环、六环相差不止一点。在这片区域内,是由胡同构成了北京的主体形态。胡同是由元代时所开设兴建的,当初元大都定都北京。胡同也随之兴起,从元代至明清时期一直都在扩建。从几十条胡同到如今的几千条,数量在与日俱增。其文化也随之越来越悠久。北京的胡同是很具有历史研究意义的古代建筑。虽然,很多的胡同被拆除,但它所带来的胡同情怀并没有随之消散。北京的古韵体现在胡同文化中,一条条街道紧密相连,连成了一个北京城。

当晨光破晓,太阳从东方升起之时。照亮的就是紫禁城了。通常有人会说北京是什么颜色,一会回答紫色。因为它代表着故时的帝都,代表着北京的古韵。当我围绕故宫城墙走一圈时,都会被它的庄严肃静所震撼。永远不会过时的殿角装饰,永远耀眼的红墙金瓦。这些都代表着北京,代表着一代王朝的兴衰。故宫是外国游客必去的旅游景点之一,其原因一定是它有着北京的古韵。从明朝时就开始在此定都,清朝不断对其进行完善可以说整个故宫都充满着古色古香的气韵,也许其中的一个砖墙都会是一段让人道不尽的历史故事。故宫是对称的形状,这也代表中华文化的内涵。

北京的古韵还体现在传统习俗方面。也许顺着某条街或是胡同,就会发现潜藏千年的传统娱乐形式。老人们作着各式各样的休闲活动。其中也代表北京的古韵。比如抖空竹,剑舞,太极这些传统民间艺术形式。它们都贯穿着古今,追随着古时人们的艺术形式。

北京的古韵体现在北京城内各处,包括建筑和传统文化。但古韵更体现在北京人的心中,它会时代温饶在我们周围,彰显帝都的磅礴之势。

热门推荐
1成长留下的痕迹
2永不凋谢的花朵
3让我们对一回
4满月之缺
5展望新学期作文
6我心中的你最美
7春的气息
8我的变形记
9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
10温暖就是这么简单
11有趣的小小新闻发布会
12开学了
13与爱同行
14父亲的教诲,引领我成长
15秋的声音
16常开不败的花
17父亲的背影
18自信的力量
19共享的幸福
20游植物园
21莫使经典空对月
22吃烧烤
23铭记长征精神——2016年《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24那一次我真感动
25岁月, 你还会等我吗
26我爱寒梅
27一个陌生人
28给天堂爸爸的一封信
29中秋月圆
30临近考试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