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喃喃声的作文

【篇一:陪伴】

早晨,厚厚的白霜像一层白嫁衣,悄悄穿在了小院的身上。

“喵呜!”

白白的纸上,一排排小小的音符从院东角一直书写到院西角。

我轻轻地打开门,踏着“祥云”追随着脚印,来到了院西角的大棚面前,里面又传来了“喵喵”的喃喃声。

我满心好奇地推开了锈迹斑斑的铁门,早晨第一缕阳光刺破了铁门里的黑暗,伴随着的,还有一声长长的笛鸣声。

“吱——”门被打开了。里面有四五双绿色的小眼睛,以及一个绿色的大眼睛,当阳光完全地照了进来时,原来是一只大猫和几只猫崽在看着我。

看到我,老猫马上翻起身来,惊恐地望着我这个比它高大了几倍的怪物。眼光直直地在我身上打量着,身上的软毛也变成了一撮一撮,尾巴像旗杆一样高高竖在身后;爪子在地上一遍又一遍地摩擦着,像极了要磨尖它的利爪,随时准备冲锋陷阵的士兵,却不忘一次又一次地回头望望身后的小猫崽。

望向它们的瞬间,冷冷的眼神却瞬间变得那么柔和,是一个母亲对孩子的爱。

当我好奇的目光与这犀利的眼神交织在一起的时候,我背后产生了阵阵凉意,这种爱的力量使我折服,慢慢向后退去,将门轻轻的抚上,流出了一条小缝隙,我偷偷向里面望去:一个温柔的母亲用自己毛绒绒的身躯盖在了几只还未长出毛的小家伙身上,暖暖的睡去了。

眼见着小家伙们一天天长大,在院子里开始飞窜。

太阳暖暖地照在小院中,小猫们围在门口,“喵喵”地叫着,几天没吃饭的它们,已经饿得不行了。老猫则安静地站在一旁,望着那群青春活力的孩子们。我翻箱倒柜,却只找出来一根火腿,放在了那个它们经常吃饭的的地方。

小猫们并没有一哄而上,去争夺这根珍贵的食物,而是静静地站在那里,望向墙角的老猫。老猫起身了,抖抖身子,来到了火腿的面前,锋利的牙齿贪婪地嚼着。小猫们站在一旁看着,却没有一个上前与它争夺的,即使饥渴的目光一直在火腿身上扫射,却迟迟没有动静。有的只是走向了一旁的蒸馍和面条,要知道,猫从来不吃这些的。

远远的望着,心弦却无时无刻不在拨动着;它们的相互陪伴、依靠,就像母亲和孩子的相互依赖。母亲保护幼小的我们,我们照顾年迈的她们,相互陪伴,相互感受着亲情的美好。

【篇二:校门口】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见‘人群’”。又到了周五下午四点钟,每周五下午“家长一窝蜂”的四点钟。

离放学还差十来分钟,校门口那片黑压压的脑袋早已密密麻麻。那群“马蜂”疯狂地占领着校门口,并发出一阵阵不绝于耳的喃喃声、埋怨声以及唠叨声。

一位年轻秀气的女家长在最前面打头。她神情焦急,在传达室旁来回踱步。她一边迈着小碎步,一边想方设法往校园内翘首瞻望,还时不时打开手机,看看时间,距离放学还有“多少年的岁月”。她的嘴里还不停地念叨着:“什么时候才放学,什么时候才放学,人家等会儿还有急事要办啊,什么时候……”

紧随其后的是一位老爷爷。只见他虽然脸上布满了岁月的痕迹,看似年过花甲,但却显得年轻力壮,还骑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他在一旁正与门卫用不太标准的方言谈笑风生,还时不时向校园内眺望一下,并加上一句:“怎么还不放学?”

在人群中,一位青年男子显得格外显眼。只见他身材魁梧,比别的家长高出将近半个脑袋。他尽管身材高大,却始终踮着脚,观察着校园内的动静。旁边的家长因为身高太矮,因此经常问他校园里怎么样了。这个“大个子”也热情地回答他们提出的问题,似乎他们的孩子都在同一个班级。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终于熬过了这漫长的“十几年”,“马蜂发乱”的时刻来临了。放学铃声一响,同学们一个个飞也似的直奔校门口。顿时,“马蜂窝”一片混乱。他们推的推,挤的挤,撞的撞,纷纷奔向自己的孩子,个个如同喝醉了的大汉子似的跌跌撞撞。他们有的搂着自己的心肝宝贝,询问他们在学校里的趣事;有的大声呼喊着自己孩子的名字,寻找着他们;还有的等了好久都找不到自己的孩子,索性跑去教室寻找……刹那间,校门口成了一个“马蜂窝”。

一群黑压压的“马蜂”,独特的风景。

【篇三:慈恩寺之行】

西安,一个有着浓厚文化底蕴的古都,不仅是丝绸之路的起点,还是西游记中唐僧西天取经的出发点和取经归来后传播经书的地方,所以这里的佛教文化非常兴盛。

这里有一座“大慈恩寺”,传说在唐僧取经归来后,就在这里讲经的。至今,这所寺庙里还保存着唐僧带回来的经书呢。

从大门进入寺院内,就可以远远的看到那庄严的大殿和高高在上的大雁塔,沿着台阶走上大殿,就会发现这里真是人山人海。尤其是燃香的莲灯前,点香祈福的人们,更把那里围的水泄不通,香炉里燃尽的香,刚插的香,占满了整个炉子。但奇怪的是,这里只有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和小鸟的啼叫声,有时夹杂了一阵和尚们念经的喃喃声,却没有人谈话的声音。既然来到了这佛教圣地,爷爷就要带着我烧香,去许愿祈福,求佛祖保佑平安顺遂。

大殿里的佛祖更是庄严,他平静而又和善的眼神令坏人一看就胆战心惊,不敢靠近半步,生怕佛祖惩罚他。

走进偏殿,就会发现它毫不逊色于正殿,同样的金碧辉煌、庄严肃静。天花板上雕刻着很多佛的金像。灯也是金黄的,在太阳的照耀下,熠熠发光。佛像也是金光闪闪的,千手观音的一只手持着一种武器,好不威武。四周的墙壁上则绘了释迦牟尼佛诞生的情景,让前来参观的人们大吃一惊——世上还有这种富丽堂皇的地方。

走出偏殿,就到了大雁塔的入口处,虽然我没有亲眼目睹大雁塔内部的风光,但在塔下仰望,就足以领略这座古塔的沧桑与庄严了。在墙上挂着的铃铛似乎在向人们倾诉着他经历的一切的危难与辉煌。

从大慈恩寺出来,我的心似乎还停留在那里。庄严的大殿,华丽的偏殿和沧桑的古塔……它永远藏在我的记忆中,难以抹去。

【篇四:有种滋味叫牵挂】

我对奶奶的思念与牵挂,似夹杂着细雪的微风,每每荡涤在我身边时,我都仿佛听见了奶奶的喃喃声,虽说唠叨,却能挂念一辈子。

孩提时的我,每到节假日,总盼着能到乡间,到奶奶家走一趟。只要我一进屋,奶奶准会一把揽起我,笑着打量我有没有什么新变化。记得她总会铺出一桌子我爱吃的菜。她那双老手啊,经历了几十年的侵蚀,看得见老茧和裂纹。可那是双巧手,在围裙上拍两下,站在锅前,她手边萦绕着的炊烟,像是感化了那些饭菜,食物在铁锅里翩然起舞,交织在一起,碰撞、翻滚,也就成了人间的至味。这样的菜端上桌,三碗米饭都填不饱我的馋胃。

时光肆意翻滚,长大的我很难再去奶奶家。自己家中,四处都能探见奶奶的身影:脚上绣着大老虎的红绿相间的布鞋,衣柜上奶奶亲手制作的剪纸,沙发上她一针一线织出的座垫……

平淡无奇,却又叫人难忘得出奇。

偶而她来城里看望我们,我惊讶地发现她竟老成了这样。我有些难过,不禁能想到她在田间劳作的模样。那是怎样的一幅画面?一座田、一位老人,屈背,低下了身体,埋没在田海中。我如此喜爱的奶奶,被生活打蔫的样子,我真不敢看。从此,对她的挂念便多了几分,不仅是思念,还有担心和无奈。在我心中,有股深深牵挂的力量。

时光的葱茏,曳动生冷的素月清秋。再次见她,竟是在冰冷的病房里。这把年纪,我很怕她会怎么样,那隐约的不安与牵挂,深深镌刻我心底。奶奶被纯白的被褥裹得严实,我不忍看到她那么虚弱。好在她没什么大事,住院几个月,也就无恙了。

虽说无大碍,我却比往常更加发自肺腑地牵挂着她。学业繁重,也应当适当放下担子,去走近她,趁她还安好,多陪她说说话,也能减少心头那过分的牵挂。那种牵挂使我不安,使我忧愁。但凡忆及她的教诲声、唠叨话,曾经不爱听的言语,我都会无比希望再次听见,听见那些话,听见她。

奶奶病好后,又回到她自己乡下的住所,独守那一方朴素的乡土。她已经七十二岁了,多希望,时间可以对她宽容点。点滴的牵挂和难忍的心头之痛,常在我脑海中,永远挥之不去。

我站在岁月的路口,穿过思念的大街小巷,回看走过的美好,翻看那些依稀的加快,不禁落泪。

在生活里,我们沿各自的轨道运行,而在时空里,我时时刻刻呼喊着您。

热门推荐
1宅家日记
2颜值没那么重要
3我喜欢的水果
4父爱的颜色
5数学试卷
6快乐的八年级作文
7可爱的小乌龟
8多少次的转角让我遇见
9生命的呼唤
10我的母亲
11给妈妈的一封信
12感恩父母
13八年级话题作文
14我学会溜冰了
15我喜欢中国的美景
16我的远方与文字
17学英语
18蜡笔的悲剧
19介绍铅笔的作文
20进步的七年级
21玩转魔方
22我渴望听你浅斟低唱
23迷人的东风乡
24窗口世界
25时间都去哪了
26我的爸爸
27我有属于我的光芒
28昆明的冬天
29屈原
30爬江郎山作文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