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诗豪的作文

【篇一:书与生活】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自古以来就是知识的传播者与历史的守望者,时光淘汰了许多事物,只有书经得住岁月的的考验。

书,在我心中占有极高的地位,这首先得益于我的家庭。瞧,一进家就能看到父亲沉浸在《中国通史》的世界里,时而沉默,时而激昂;也能听到母亲为了《灰阑记》中的主人公时而哭泣,时而欣喜。每当从某本书中找到哲学的灵光时,他们会共同读来分享。正因为我生活在这样一个书香四溢的家庭,才使我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书中,用心去理解每段话的含义,触摸每个字的灵魂。

记得有这样一句话:“生活不仅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每每翻开书页,我都会幻想自己插上一双翅膀,飞翔于一片片属于书的天地,用寻求知识的眼睛去解开一个个心中的疑惑。在轻轻翻动书页的瞬间,一种莫名的幸福感就会油然而生。读书,本身就是最优雅的生活方式,而人生不正是一本多彩的书吗?许多人说:“书是我的精神食粮”,“知识就是力量”。书可以与生活共舞,书可以与时光同行,在书中,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做你与知识间的障碍,无论贫穷或富有,都可以享受阅读的快乐。

回眸千古,再看如今,无论哪一位文豪、诗豪不是嗜书如命?语音大师侯宝林为了得到《谑浪》这本书的原本,一连十八天冒着风雪抄录了十万字的手稿;闻一多先生在新婚当天看书看的如醉如痴,连新婚礼服都忘记换,只穿着一件旧的棉袍。还有高尔基、张广厚等等,他们与书之间都留下了动人的故事,正是他们这种爱书的情怀,才成就了他们辉煌的人生。

古人云:“身教胜于言传”。无论是父母,还是伟人,他们对我的影响远远超过了那些浮华的赞美。做为少年的我们经常被比做初试羽翼的雄鹰和刚刚扬帆的航船,而书正是雄鹰的羽翼,是航船的风帆。书中的故事伴我成长,书中的哲理伴我启航,小小的书房承载着我梦想中的未来,一本本书点缀着我五彩斑斓的现在。我想说,无书,不生活!

【篇二:云淡风轻】

鲁迅先生有言:“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同样的,真的猛士,也敢于怀着云淡风轻的生活态度直面逆境。

一代“诗豪”刘禹锡是一个云淡风轻的智者。想当年,意气风发的他曾怀着满腔热血拯救暮年的大唐,可惜腐朽的大唐已无药可救。他面临的只有被贬,被贬,再被贬。当他被贬和州时,州官一再地压迫他,他居住的屋子也越来越小,但他没有悲伤,没有彷徨,没有堕落。而是以超然的境界,怀着云淡风清的生活态度为自己建立起一座住满心灵的小屋。于是他奋笔写下了传唱不朽的《陋室铭》,一句“何陋之有”更是道出了他的心声。在平淡中出奇,在困难中悠然,面对逆境,没有萎靡,初心不改,这正是他一生的写照。诗豪诗豪,豪气干云哉!

北宋大文豪苏轼,是一个云淡风轻的睿者。他年轻时,曾在科举考试中名列前茅并得到前辈欧阳修极度赞赏,一时风光无限。可一桩“乌台诗案”使他人生一落千丈。此后贬黄州,谪海南,他经历了一个文臣所能遭受的最大的苦难。但是,在这痛苦的绝壁之中,他不惊恐,不畏惧,不退缩,不逃避,不哀伤,而是泰然处之,潇洒从容,以云淡风轻的生活态度为自己披上一袭遮风挡雨的蓑衣,“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便是他最好的宣言。苏轼的云淡分轻,造就了“大江东去,浪淘尽”的万丈豪情,还使他被贬惠州时仍能发出“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豪迈感慨。苏轼用他那旷达的胸襟和吞吐日月的豪迈,完成了华丽的转身:以云淡风轻的心态,换来了痛苦的料峭寒风之后的山头斜阳。

南宋女词人李清照是一个云淡风轻的美者。她本是大家闺秀,过着“东篱把酒黄昏后”的生活。却不料灾难如暴风骤雨般降临。金兵南下,丈夫早死,国破家亡,她一个弱女子,独身一人,颠沛流离。但她并没有自怨自艾,而是以云淡风轻的生活态度在行囊中收起一颗平常心。坎坷旅途中,在几千个挑灯不眠的夜里,一首首巧妙绝伦的词作赫然出世。作家梁衡这样评价李清照:以女人之身,求人格平等、爱情之尊;以平民之身,思公卿之责,念国家大事。她情超脱于女人,义超脱于平民,是“乱世中的美神”。

在生活中,我们一路披荆斩棘,既要有迎难而上的勇气,又要有云淡风轻的生活态度。云淡风轻,才能面对逆境,走出最美丽的路。

【篇三:听博物馆讲故事】

从小就读着“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念着“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长大的我对有着“诗豪”之称的刘禹锡充满了崇敬之情。唐代是一个高歌的时代,刘禹锡不是最顶尖的歌王,却以豪气雄霸千古。

去年暑假,我有幸跟着母亲来到马鞍山和县陋室东街,走进流传千载的刘禹锡的《陋室铭》,只见砖木结构的陋室有三幢九间。在石铺的小院里,用麻条铺地。前有龙池,后有小山,青山碧水,优雅宜人。但谁知道:当年的陋室是只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呢?门首上方“陋室”两字为著名诗人臧克家所题。陋室正厅中央立塑着一尊刘禹锡的仿青铜像,室内陈列着名人书画。广播里轻轻播放着《陋室铭》诗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流传千古的《陋室铭》即作于此。

在这里,我遇见了你——《陋室铭》,听你讲述穿越时空的故事。你静静地躺在那里,泛黄的纸边微微翘起。经历历史的沧桑,你那份潇洒还在,那对生命的豁达还在。

面对你,我阅读着你。清秀的字迹,笔笔不同,愈显浓浓的韵味。我欣赏着你,渐渐地,你的字迹变得模糊,卷轴蒙上一层迷雾,发出道道白光,于是我闭上了眼。

记得那天惠风和畅,我突然感觉:我的面前有一个背影。微风拂过,竹叶轻响,我朝着前方走去,一人独自站立,以流殇曲水为乐,举起了笔,一切都安静了下来。

“这便是刘禹锡了。”还是一张白纸的你悄悄告诉我。只见刘禹锡缓缓蘸墨,落笔,一行清秀灵动的字印在你身上。只身自然,藤蔓环绕,苔迹斑斑,那便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他写下:“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以纪念与文人墨客每次的高雅畅谈。远离喧嚣,远离世俗,写下“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真可谓笔笔入心。

我轻轻触摸着你,扫去灰尘,掸尽世俗,只留下一尘不染的你独自散发着笔墨的清香。我聆听着你,听你在素琴声中谈笑风生。我临摹着你,我的笔法虽无法全部展现出你的飘逸,你的洒脱,但我已感受到了你的意境。你的知足,你的惬意,你的容颜,已经跨越了古今。

你静静地躺在那里,净白如初。你轻轻地诉说着,我静静地听着,继续听着:诗豪刘禹锡他以达天知命,笑看人生的不凡气度,展示自己的坚毅高洁,铮铮傲骨。他又以奔腾流走的生命活力,超越苦难,走向未来。他给自己以激励,给后人以启迪。

听博物馆讲故事,我静静地听着,听着……

热门推荐
1二十年后再相会
2秋姑娘的礼物
3难忘的事
4过年
5读书的议论文
6我家的小花园
7战胜自我
8时间简史读后感
9老师,我想对你说
10家乡
11十年后的家乡
12传统节日端午节
13观非物质文化遗产
14爱美的妈妈
15把快乐还给森林
16记忆中的腊肠
17我眼中的西湖
18那一次勇敢的尝试
19关于做一个实验的作文
20音乐我的心灵鸡汤
21我家的新成员
22那天我流泪了
23做人从这里开始
24愉快的秋游
25保护大自然很重要
26一次有意义的体验
27春天里的希望
28美妙的溱湖之旅
29探索月球的奥秘
30我是一只蜗牛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