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捣黄龙的作文

【篇一:倾听历史的声音】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题记

当历史的齿轮在滴答滴答转动的时候,那些或气势磅礴,或无限悲伤的诗句如留声机一般,记录下人类不断探索,不断进步的过去,成为历史留给后人的声音。

可还记得历史上,商纣是如何的暴政:建宫室园林,设炮烙之刑,为搏美人一笑,做酒池肉林。于是,正义之师群起讨伐,使他最终落得凄凉处境。与他形成鲜明对比的,当属唐太宗李世民,他严谨自持,亲近贤臣,文韬武略,广施仁政,最终深得民心,得创百年盛世。

于是,历史告诉我们: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得民心者的天下。

可还记得历史上,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他厌恶世俗的风气,厌恶人心之善变。却独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意境。历史上像他一样的人还有很多。例如于谦,他每次进京奏事,都都是空手只身,不献金宝,不慕权贵。就像他诗中说的:“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是,历史告诉我们“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道理。

可还记得历史上那些豪情壮志的人。文天祥,他不向元军屈服,不向强权低头,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言壮语。还有岳飞和他那令人闻风丧胆的岳家军,他们破兀术、捣黄龙,何人不惧?他们“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何人不服?

于是,历史告诉我们“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回首历史,我们已走过了五千年的风雨历程,因为有这些历史伟人的存在,我们无比自豪,因为有这些豪言壮语的存在,我们充满自信。让我们在倾听这些历史声音的同时,展望未来。

我们相信: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篇二:花开两朵,脱贫可期】

亲爱的非洲同学们,

你们好!

领略过我中华大地的物华天宝,也见识了神州乐土的人杰地灵,我知道你们一定好奇,中国是怎样带领人民度过一穷二白的艰苦岁月到如今“大体量”脱贫的。我很愿意分享些许鄙见,并诚挚祝愿贵国早日实现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双丰收。

脱贫攻坚,“山高人为峰”的信心是基础。我国反贫困斗争能够取得历史性成就,是靠着“拔穷根”的坚定意志,从上世纪60年代的河南红旗渠精神到新时代誓要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万众一心充分验证了“脱贫致富贵在立志,只要有士气,有信心,就没有迈不过去的坎”的科学论断。忆往昔,万里驼铃万里波的丝路长歌见证中华民族“协和万邦”的宽广胸怀;看今朝。日行千里的跨国班列,通江达海的海运胜景,呈现出共同繁荣的升腾气象。行驶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碧波上,机遇作舟,信心助航,非洲一定会绽放出更加绚丽夺目的异彩。

脱贫攻坚,“直为捣黄龙”的决心是关键,“节物风光不相待,碧海桑田须臾改”,时不我待,社会发展的车轮更是滚滚向前,中国各省因地制宜以自身优势补自身之短板,精准扶贫,才能以昂扬的姿态阔步走在扶贫的大道上。广阔而五彩斑烂的非洲平原中,蕴含着无数奇珍异宝,让非洲的宝石,飞往世界各地,让非洲的土地洒满了旅行者的欢声笑语,大力发展旅游业,岂不妙哉?

脱贫攻坚,“愚公移山的恒心”是保障。时空交错。江河浩荡,烟波浩渺处有坦途也有激流,一路奔腾间有明媚也有风雨。脱贫攻坚战不是轻轻松松一冲锋就能打赢的,正如梁启超所言,“凡做事将成功之时,其困难最甚行百里者半九十,有志当世之务者,不可不戒,不可不勉”斯言不谬!中国能干出一番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脱贫伟业,离不开无私奉献的驻村第一书记黄文秀,离不开在殿堂与田垄之间毅然选择后者的耶鲁大学高材生秦玥飞,离不开……他们,有一份光,发一份热,带领贫困人口谋发展,战贫困,为决战决胜注入不竭的力量源泉。

朋友们,斗转星移,朝瞬日息,回首过去,我们炎黄子孙也曾筚路蓝缕,砥砺前行。但今朝,中国社会全面建成小康,已计日以俟。一树开花两地芳,脱贫何曾是奢望。让我们一同展望未来,扬帆远航,以此共勉。

我的发言结束,谢谢大家。

热门推荐
1上当的小狗
2人生需要奉献
3传统节日——春节
4我喜欢读的书
5击鼓传花
6浓浓情意沁我心
7秋天的葡萄园
8妈妈,老师
9我的选修课
10晒晒我们班的“牛人”
11牵动心灵的声音
12二十年后回故乡
13
14给自己的一封信
15可怜的金鱼
16多姿多彩的康保
17雨中即景
18考试的作文
19走过离别
20每朵花都有春天作文
21母爱
22庄严的升旗仪式
23感动七年级作文
24学会面对作文
25回家,真好!
26我要开花
27一路血花一路担当
28计算机的恐惧
29最美丽的地方
30身边的变化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