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恬然自处的作文

【篇一:忆中菊】

风,不再灼热;阳光,不再耀眼。那年的秋,就这样来了。

“冲天香气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那年金秋,我依稀记得在公园中散步的情景。枯黄的树叶落了一地,远处传来扫地的“沙沙”声。贪婪地吸一鼻清风,却浑然没有春天花的芳香。丛中的那一抹黄,引起了我的注意。放眼望去,全是菊的海洋。撷一朵菊品味,感受秋的韵味。端详着手中的野菊,四周的花瓣小巧玲珑,薄而软,黄而亮。中部深黄的花蕊,散发出淡淡的幽香。朴素而不失端庄,高洁却不失华丽。虽然不与玫瑰那么妖艳,不如牡丹那么高贵。但菊,也有其特点。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秋季,乃一年中年末之季。春开的花,到秋初便渐渐凋零。散落了一地的春意,被秋风携去,融进不知名的泥土。只能静静的等待。可菊却怒放于此。不觉秋风,如沐春雨,遍布神州大地。他不畏秋风的肆虐,不顾寒冬的到来。难怪,菊的无畏,造就了它能生长于秋。而其余百花却不然,高贵地只能生长在温室;娇弱地经不起风雨的洗礼。看来,盛于百花之后,定别具一番姿态。不与群芳争列,自有恬然自处。

“宁可抱香枝头老,不随黄叶舞秋风”

即使是傲然不屈的菊花,也避免不了凋零。秋开,冬谢,注定只是短暂的美丽。可方式,仍旧顽强。百花凋零的花瓣,如同孤鸟,飞到不知名的角落。最后只剩一根枯萎的花蕊,无助地垂吊在枝梢上。抵不住寒冷的菊,也黯然无光地垂着头。可花瓣却紧紧地抱在一起任凭风的打击也不飘散。就这样,簇拥着的菊在枝头变得暗黄,最后枯萎,掉落。花瓣不与落叶所舞,静静地埋在土壤的深处。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隐居世外的陶渊明,不闻官场,不慕名利。超脱世俗的他来到东篱之下。望着一簇簇金菊,便伸手采摘。猛然抬头,悠然间,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望去,浮荡着山岚和暮霭,沐浴着残霞和余晖。夕阳为金菊抹上一层金边。世外之景,山高水阔;篱旁之菊,傲然不屈。

菊,花之隐逸者也。而予独爱其恬然自处,傲然不屈。秋日的阳光,只会为他淡黄的花瓣,镀上一层纯金的光泽。

【篇二:国画四君子】

“四君子”是指中国画中的梅兰竹菊,他们常被文人高士用来表现被文人高士用来表现、虚心的品质和纯洁的思想感情。

梅花怒放于风雪中,其傲寒凌风、坚贞不屈的品格,引无数文人雅士借其抒发情怀;在春夏秋三季里,梅花并没有什么出众之处,唯有到了千里冰封的冬天,它傲立在风雪中的坚强性格,才显露出来。“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以梅为主体的琴棋书画、诗歌曲赋等艺术作品层出不穷。梅,用它那高洁质朴的性格,洗涤人们的心灵,陶冶人们的情操。

兰花色淡香清,多生于幽僻之处,冰清玉洁,高洁典雅无媚态俗气,质朴而纯真,“深山不语抱幽贞,赖有微风递远馨”,具有君子沉静的魅力。人们钟爱兰花清新脱俗、谦和踏实、不争虚华、质朴坚韧的品格。

竹经冬不凋,其干挺拔秀丽、叶潇洒多姿、形千奇百态;他四季常青,姿态优美,独具韵味,情趣盎然。人们喜欢其摇曳多姿的情态和“虚心”“有节”的品格,它刚直谦逊,不卑不亢,潇洒处事,常被看作不同流俗的高雅之士的象征。难怪苏东坡会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菊不仅清丽淡雅、芳香袭人,而是具有傲霜斗雪的特征。它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静优雅,有“宁可枝上抱香死,不随黄叶舞秋风”的坚强不屈,故历来被用来象征恬然自处、傲然不屈的高尚品格,世代为人们所喜爱。

梅,坚贞不屈,高洁质朴;兰,不争虚华、质朴坚韧;竹,刚直谦逊,不卑不亢;菊,恬然自处、傲然不屈。国画四君子陶冶情操,净化心灵。

热门推荐
1一件尴尬的事
2除草实践活动
3花隐笑靥
4假如我是一棵甜橙树
5你要相信你自己
6被自己感动
7那片油菜花海
8可爱的雪儿
9身边有特点的人
10在快乐中成长
11为人缘改变
12你凭什么不努力
13用爱筑巢
14冬日打雪仗
15存钱罐
16金色的秋天
17春之魅夏之美
18搬花
19冬天其实不冷
20家乡的秋天
21斗嘴风波
22嗑瓜子大赛
23那一片白衣胜雪
24紫丁香
25盲人摸象
26偏心的老师
27你让我如此陶醉
28神奇的火烧云
29那一刻,我毕业了
30高山上的故事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