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孟德的作文

【篇一:读《三国演义》后感】

余观群书,独爱四大名著。《三国》、《水浒》、《西游》、《红楼》中,余又三思而虑,以《三国》为冠中之极品也。乃手不释卷,虽未废寝而忘食,又非悬梁而刺股耳,却迷之甚。数日,复读之,感如泉涌,遂记之。——序记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东汉末年,桓、灵二帝无能,禁锢善类,崇信宦官;传于灵帝,亦无能也,从而使中涓愈横,天下不惯,遂引黄巾起义,群雄逐鹿至三国鼎立。一时多少豪杰!魏有孟德,吴有孙家父子,蜀则为刘、关、张及孔明,数不胜数。

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瞒。“瞒”,意为“小骗子”也,从而有“乱世出奸雄”之语也。“奸”,可为奸诈,亦为融会贯通之用计也。乱世之下,除硬战外,还需运筹帷幄之中,如卧龙之道也。如现之有心计之人,岂非孟德之“奸”,又文武双全乎?余曾读《狼》篇,一屠夫驰担持刀之时,一狼径去,其一犬蹲坐于前,目似暝,而一狼于薪后打洞,欲伏击。前狼是谓引诱屠夫者也。余思之,以狼为兽之奸雄者,而孟德为人中奸雄也,善用计,乃“奸”意哉乎?

蜀相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先生。其上知天文,下晓地理,有见机行事之应,会八卦而胜敌,怪以周公瑾之言:“此人有夺天地造化之法,鬼神不测之术!”其几乎无不纳他人话语而败之,却见他人不纳其言而败乎!此等神人,实属难逢!“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现众皆以武侯为样,低调勤奋,余亦学其态表,以学业为主,盖为先生之智者,此小人能力所为也。观三国之大局,亦见魏地广,吴次,蜀末也。然蜀占有地势之险甚,上下一心,人文将才比比皆是,况卧龙能掌控天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则蜀三者俱备,可谓无敌乎。盖以惧之!观今日之中国,盛世中兴,稳定繁荣,吾辈尽享快乐;G20峰会、“一带一路”论坛,群贤毕至,大国外交,引领风骚。邻国印度,心怀叵测,侵我疆土,我党沉着应付,显强国之外交,终以不战而促其主动撤军,实乃智者之上上策也,举国为之欢欣。

吾又念云长之重情重义,忆昔赤壁时,魏军八十有三万,船皆连锁而防之,不想黄盖苦肉计,八路大军齐被烧,孟德兵败走华容,三分则为此一举。云长义释曹孟德,武侯遗恨失吞敌!需识公与了军令状,倘放之,愿受军法也!可观关公之义也。“信义”二字重千金。昔曾子杀彘诺婴,季布千金一诺,晏殊弃保而考,此举,令人唏嘘;今荆楚之地,孙氏兄弟,兄终弟及,二十载接力还薪,令人动容。

嘻!三国固有“忠奸义仁智”五人也:那五人——然忠有张任、典韦等将;奸则为曹操、蔡瑁等小人;义则有关羽、张飞等豪杰;仁然为刘备,刘表此等人仁慈之师;智为卧龙、凤雏等人焉!其间,英雄豪杰数至于巅峰,无怀才不遇,无没落四方。现为何众人皆颓废丧气之貌?伯乐少矣!三国,真乃英雄豪业之有幸哉!

余掩卷视之,思之,识之,鼓角铮鸣,干戈铁马,舌战群雄,赤壁之快,连环巧施,神出鬼没……幅幅映于耳目,栩栩如生,酣畅淋漓。透书而见三国,读文如闻其声,细嚼其味,醉了,醉了!

【篇二:我还记得】

历史的车轮吱吱呀呀地碾过千年的岁月,时间的长河滔滔不绝地奔流向前。我的目光向后望去,依然看见那时,那人。孟德,你傲然伫立的身影,依然没有被人所忘却。

我还记得,东汉末年,黄巾之乱,董卓一手遮天,民不聊生。你“挟天子以令诸侯”,合兵一处,以一己之力,统八方豪杰,将董卓围困于弹丸之地,你也声名鹊起。有人说,这是你的野心;有人说,你“挟天子”是大逆不道,图谋不轨。你对这些“正人君子”嗤之以鼻。乱世之中,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没有足够的决心和胆魄,迟早会成为别人手中的一颗弃子。

我还记得,官渡之战,让你拥有逐鹿中原,傲视群雄的资本。袁绍以为你弱小,欲用十万大军将你从中原大地上抹去。望着滚滚而来的十万人马,你没有胆怯,你没有一丝一毫的退缩,你以区区一万之众,阻击袁军,让他们的梦想在你面前化为泡影。乌巢,冲天的火光映出你意气奋发的脸庞。你书写了一个以少胜多的传奇。

我还记得,你远征乌桓。大胜而归,你又巧用计谋,将袁绍势力斩草除根。你手挽缰绳,策马扬鞭,在碣石山巅,你吟出《观沧海》。这一首气势磅礴的词,是否道出了你的心声?“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你是成功者,你是“乱世之枭雄”,你成就了自己的大业。孟德,你是那时,那片大地上的王者。

我还记得,那是赤壁一战,成了你永远的伤。铁索连舟成了你所犯下的最大的错误。几十万精锐在火光中和战船一起化为乌有。成王,败寇。你忍住心头的悲痛和不甘,在华容道上策马飞奔。云长念及旧情,放你离去。无数人惊叹你的走运,你眼里的无奈和心中的落寞又有几人能见,几人能懂?

“神龟虽寿,犹有尽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你在邺城建立了魏国,在文武百官的朝拜中走向了属于你的宝座。你没有称帝,你没有过多的欣喜。你也许已无力四处征战,也许已无力结束这“三分天下”。你会在冷清的夜里煮上一壶浊酒,自斟自饮,在心中与故人论天下英雄。六十六年来,你书写了自己的历史;六十六年时光荏苒,你为自己的传奇画上句号。

那是英雄辈出的时代,那是群雄逐鹿的时代,我还记得那个年代当之无愧的英雄,你,曹孟德。

【篇三:品三国】

“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一想起那段英雄辈出,群雄并起的烽火岁月,我便哼唱起这首《曹操》。

从《三国演义》到《三国志》,我也曾在东风台上借东风;也曾与赵子龙提起长枪在长坂坡前七进七出;也曾看着孔明在夜晚昏暗的灯光下写下“臣本布衣……”

品三国,不能不品的人是孟德,世人皆称其为“奸”雄,却不知他也提着一口宝刀冒着死亡的风险欲刺董卓,也曾在官渡之战中身先士卒。他虽阴险狡诈,但这却是在那个时代活下去,并一步步壮大的根本。他也是喊出“宁教我负天下人”,与世界为敌的第一人。

世人皆称其为一代之奸雄,但我更认为他是一位伟大的谋略者,一位伟大的君王,尽管到他去世也没有称王。

与孟德相比,便不能不品一下关云长了。除了他的义,我更看到了他的勇,过五关斩六将,哪怕前方是深渊,他亦无所畏惧。温酒斩华雄,对方的刀下正沾着十八路诸侯军中两位大将的鲜血,他一个小小的马弓手,在无人敢迎战的时刻挺身而出,将其斩于马下。

再好的马也会失前蹄,守卫荆州之时,关云长太过于自大,英雄末路败走麦城。“义绝”关云长自此画上了句号。

三国三绝怎么能少得了“智绝”诸葛亮呢?他在整个三国历书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如同一位出色的导演,策划了一场又一场的经典战役:孙刘联军帐前,他站在阵前借东风;面对着滚滚而来如同黑云一般的魏军,他坐在城楼之上含笑弹琴;面对着中原,他转战深山七擒孟获。刘备托孤,他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成为一段传世佳话。只可惜“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如果他再多活十年呢?只可惜历史没有那么多如果。

小学尚不懂其中,直到初中我才窥到其中一二,以前读的是“温酒斩华雄”的痛快淋漓,现在却对“挥泪斩马谡”陷入了沉思。

时光荏苒,在不经意间再次翻开《三国演义》,我的脑海中又会浮现出场景:曹操对陈宫郑重地说出“宁教我负天下人”;三英与吕布大战三百回合未分胜负;孔明挥笔写下“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篇四:有志者事竟成】

任何一种成功都始于立志。明朝王守仁说:“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飘荡奔逸,终亦何所抵乎?”没有志向,我们便会在人生道路上迷失方向,随波逐流。

“人惟患无志,有志无有不成者;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的确,没有志向,就没有目标,没有追求!霍去病因为有了“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豪情壮志,才得以取得长驱匈奴,封狼居胥的硕果;林则徐因为有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宏图伟愿,才得以做出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的壮举!

“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以高翔!”一千八百年前,一声长啸,响彻宇内,直透云霄。名不见经传的曹孟德一语惊人,令世人刮目相看。“乱世之能臣,治世之枭雄!”当时的名士许邵这样评价他。孟德没有显赫的家世,更没有强硬的后台,有的只是纵横宇宙,驰骋天下的雄心壮志和满腔热血。汉室倾颓,天下大乱,孟德没有消极避世,归隐田园,过“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的安逸生活,而是趁机招兵买马,大展宏图!剿黄巾,伐董卓,克袁绍,灭袁术,擒吕布,破马超,降张鲁……创千秋伟业,空前绝后,震古烁今,九州四海,谁不敬服!而同时期的袁绍,出身官宦,四世三公,却徒有虚名,色厉胆薄,好断寡谋,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胸无大志,腹无良谋,偏安一隅,不思进取!最终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被历史的车轮碾作尘土,灰飞烟灭,徒使后人嗟叹,英雄扼腕!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项羽无疑是英雄,自小心怀鸿鹄之志。当他第一次见到秦始皇豪华的车仗时,脱口而出:“彼可取而代之!”他杀宋义,克秦师,南征北战,复立楚国社稷,自封西楚霸王。勾践亡国之君,然志犹未已,“身未殒,则志长存!”他韬光养晦,卧薪尝胆,最终灭吴复国,一雪前耻!

志向如同汽车的引擎,为汽车的飞速行驶提供动力!二千多年前,陈涉一声长叹:“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一句话便已预示了陈涉与其他人日后不同的命运。后来陈涉领导了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为推翻暴秦立下不朽功勋,而那位嘲讽他“若为佣耕,何富贵也”的伙伴大概一辈子碌碌无为吧!

“胸有凌云志,无高不可攀。”只要有志向,有决心,有毅力,还有什么险峰攀不上呢?“泰山归来不看山。”泰山素以险峻闻名,很多人都望而却步,真正登上泰山的人少之又少。而双腿截肢的残疾人陈舟却做到了。难道我们四肢健全的人还不及一个失去双腿的残疾人吗?不!而是因为我们没有登泰山的志向和决心,当然也就不会付诸行动。“天下无难事,有志者成之;天下无易事,有恒者得之!”连成功的志向都没有,又谈什么坚持,谈什么成功呢?

“古之成大事者,必有志!”“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是王昌龄的志;“封侯非我愿,但愿海波平”是戚继光的志;“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是岳鹏举的志。可是我们又该怎样立志呢?韩非子曰:“立志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只要有足够的信心和勇气,又何愁壮志不立?

“志高者,不以山海为远;志乖者,不以咫尺为近。”有志者总为成功觅方法,无志者总为失败找理由,志存高远,方能搏出辉煌人生!苍鹰因为有对蓝天的渴望,故能搏击长空;毛毛虫因为有对花丛的憧憬,故能化茧成蝶;鲤鱼因为有对仙境的向往,故能跃过“龙门”!

雁过留声,人过留名。男儿不展风云志,空负天生八尺躯!大丈夫当志存高远,即便不能成功,亦无怨无悔!正如王安石所说:“尽吾志也而不能志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篇五:又见孟德,真好】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题记

夕阳西下,霞光入帘,恍惚间,您骑着白色的骏马驰骋在那广袤无垠的原野上。您睥睨的目光落在了在古籍中叹惋的我身上,刹那,电光石火……

您侧身下马,竟毫无老朽之态,径直向我走来。我凝视着曾几度在梦中相遇的英雄,只觉得名不虚传。

您满脸惆怅,一言不语。我便小心上前,问您何故如此?你义愤填膺道:“因吾一味贪图安逸,吾之大将典韦赤手搏群敌,救我于万军之中,却惨死于万箭之下,吾之子尚未能幸免。”您慷慨之色令我感受到了古代战斗之激烈。我想安慰您那颗受了挫折的雄心,可是又觉得言语苍白无力。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我想起史书对您的评价。“您知世人今天如何评判你吗?”我故意问道,“奸雄,叛臣,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小人!”您听了,却不改泰然之色,反问道:“他人之看法,我又何必介怀!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果然不是徒有虚名!

我不禁想起您的一班谋臣,便问道:“丞相,荀彧、杨修等今在何处?”您沉默不语,过了许久,才喃喃答道:“荀彧因阻我显贵称王之路,被我赐毒于许昌。杨修者,恃才放旷,目中无人,吾岂能容他,早以惑乱军心之名,将其斩于帐外。”您神色稍显黯淡,也许是我触到了您的痛处。

您反问我道:“昔我与刘备煮酒论英雄,后玄德逐步发迹。想那碧眼儿孙权必不能敌,天下霸业竟落其手吧?”

我犹豫了片刻,但最终还是将司马氏篡位之事倾尽而诉。您大笑,豪气干云,像个宠辱不惊的英雄。“吾撼汉室百年基业,竟不曾想,还未百年,大魏也重蹈覆辙。可悲,可叹!”

话匣子一旦打开,就关不住了。您与我从秦皇汉武聊到三分天下,从大好河山聊到名人旧事,您对雄心壮志有诸多感慨,对天下霸业唏嘘不已,对自己曾经的失误扼腕叹息…

听君一席话,胜读好多书。我想,我该为我心中的英雄正名,毕竟,您在历史上的功绩不可磨灭。“生民百遗一,念之断肠人”是您感叹百姓之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是您对功业未成的慨叹;“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是您广揽天下英才、虚怀若谷的胸襟;“驾六龙,乘风而行”是您豪迈的雄壮之气!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您虽背负着“奸臣”的骂名,然在乱世之中,怀着“舍我其谁”的霸气,建立一番霸业实属不易,您仍然是我心中当之无愧的一代豪杰!

太阳渐渐落出视野,霞光消退。您翻身跃马,动作敏捷。似乎经历了时间的沧桑,您依然老当益壮。直到您纵马消失在最后一丝霞光之中,我仍对着书卷痴痴凝望,神思恍惚……

又见您,孟德,真好……

热门推荐
1人生处处是风景
2印象徽庄
3幽幽书香伴我成长
4啃书的小蚂蚁
5停课不停学
6我教爷爷玩微信
7我向往的童年
8逍遥游
9做人从向往天空开始
10考试也是一种享受作文
11音乐是我的伙伴
12诗歌作评语,让人眼前一亮
13温暖的拥抱
14军训第一天
15我是贪吃的虫子
16这就是幸福
17青春,喝彩的季节
18留念幸福童年
19诤言为伴一路同行
20十年
21我家的小白兔
22寻“脸”趣事
23星空下的遐想
24打水仗
25我的老师
26冬雪
27纸船
28我与古诗中的儿童玩耍
29我爱大海
30我的同桌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