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马相伯的作文

【篇一:我心目中的马相伯】

二千多年的华夏文明之水源远流长,扭转乾坤,造福于民之事层出不穷,如同一只只小船漂浮在湖泊之中。

在我心中,曾竖起一只风帆,乘风破浪。那船上——马相伯曾激励我成长。

他——马相伯,一位年近百旬的老人,虽然在中国的史册上不曾出现他的名字,虽然至今他的事迹鲜为人知,但他的精神却值得我们大家学习。

旧中国多灾多难,而他,却毅然决然地踏上了报国之路。

他自幼在教堂学习,在天主教的旗帜下,与弟弟成为教堂内有名的天主教教徒。但尽管如此,他却受到了外国人士的轻蔑。就这样,他内心淳朴的爱国火把被点燃了。他几经周折回国,致力于爱国运动,想以此改变中国的命运。可就是天不随人愿,那次运动失败了。他又回到了那熟悉而陌生的国度。

他反复思考探索,他终于明白了,振兴中华,首先要治根,治那腐朽落没的政治,他深感“自强之道,以作育人材为本;救才之道,由宜以设立学堂为先”,于是决定毁家兴学。他把自己的土地无偿捐给天主教,只愿能使其成为一个学校,自己在其中教学,自命名曰:震旦。

震旦的建立,对他来说无疑是一种安慰。他每日在学校中讲学。他在文学方面颇有造诣。他教学生们学习深奥的拉丁语,凡事亲历亲为。他有教无类,不管什么样的学生,只要有爱国之心,愿为自己的祖国抛头颅,洒热血的,都能在他的门下。随着时间的流逝,学生也增加了,最多时已达到了七十多人。他从不束缚学生的思想,而是支持学生的观点。劳逸结合,中外共学。

可就在这时,他的弟弟去世了。这使他悲愤欲绝。他的弟弟!与他情同手足的弟弟!一直默默支持自己的弟弟!却离自己而去!这对自己来说是多么痛苦的事实啊!但他马上从悲伤中挣脱出来,又投入了教学之中。

生活又如多事之秋,谁知天主教教徒毁约在前,逐人之后,使得马相伯师生们无处教书学习。从此,开始了他颠沛流离的生涯。

在流浪过程中,他在朋友的帮助下,买下了一块地,并在学生的帮助下,建立了一个学校——复旦。取自恢复震旦之意。

他在复旦内教学,培养了不少国之栋梁,例如康有为,梁启超……为中华之崛起奠定了基础。

在他99岁时,他去世了。在临死时,他泪流满面,说:“我是一只狗,叫了一千年,也没有把中国叫醒。”

马相伯——一代宗师就这样去世了。

在人生的路途中,有过坎坷,有过遗憾,却不能放弃。只要相信自己,希望就永远存在。马相伯有如我心中的一颗明星,虽然光芒并不耀眼,但却在我最黑暗的时候照亮我前方的路。

马相伯,我心中的旗!

【篇二:我心目中的马相伯】

在历史长河中,有着无数举世闻名的人物。而我和今天要写的是马相伯,现在所熟知他的也只有为数不多几个的人。

他生于1840年,是丹徒人。他可以称的上是一位大师。其成就很大,他是一位虔诚的天主教徒。其学生也都是赫赫有名的大人物:康有为,梁启超,邵力子等等。他有教无类,只要你想学,他就会教你。马老师凡事亲力亲为,虽已年迈,但仍坚持给学生们上课。他一生热衷于教育事业,甚至把自己的家产都捐给了教堂,来办学校。

但教堂只对捐献有兴趣,并未开办学校,尽管如此马相伯并未改变主意。直到后来他无处给学生们上学也从未打过学校的主意,而是自己另觅他处,令人很感动。大家对他所创办的学校定然有所了解,就是现在的上海复旦大学。原来叫震旦大学,我想现在的复旦大学肯定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大学,殊不知它原来还有这么久的历史。

他与他的弟弟都为李鸿章工作,弟弟因为李鸿章起草书文而来累死了。惟一所留下的只有一本书,似乎他的一切都留在了书里。马相伯做过神父,因为其母也是一名天主教徒,他从不要求学生信仰天主教,学生可以信仰不同宗教。正因为他从不束缚学生的思想,所以才培养出如此多的人才。

现在马相伯先生已经永远的离开我们了,但他却不被我们所遗忘。他是我们家乡的骄傲。

在漫长的历史星空中,马相伯这颗星星或许不那么耀眼,但它却独具韵味。对我来说就像一颗启明星,指引着我前进。

一代大师,马相伯。永永远远的骄傲。历史将永远铭记他,不会将他遗忘。

热门推荐
1我变成了一棵小龙血树
2难忘的一天
3颠簸人生
4遇上碎片化的生活
5美丽的樱花
6其实我很棒
7不该丢弃的承诺
8爸爸的眼晴
9春天作文
10童年的记忆
11家乡的小巷
12读书的蛮劲
13我多想当一个甜点师
14第一次独自乘车
15总会想起那老屋
16“二”的继承人
17美丽的荷花
18书桌上的沙漏
19一路有你一路花开
20故乡的回忆
21美丽的水仙花
22时间你走慢些
23神奇的帽子
24我的老师
25寒假锻炼记
26共享“视力”黑暗中对话
27同桌的作文
28快乐的中秋节
29我的童年生活
30一把黑布伞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