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荣耻观的作文

【篇一:知荣明耻】

“不知荣辱乃不能成人”。这是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珠玑名言。厚重的五千年文明史,承载着华夏的兴衰荣辱,英雄的成败得失,百姓的喜怒衰乐。浪花淘尽,中华人民正是依托强烈的荣耻观来维系自身的价值,道德观念和伦理意识。

掩卷而思,冥冥之中一个个历史人物在眼前复活,岳飞精忠报国,血染一阕《满江红》,荣也;秦桧“白铁无牵铸佞臣”耻也;屈原忧国忧民,汩罗江纵身一跃,荣也;吴三桂私放清兵入关,只为一已之私,耻也。杨靖宇将军捐躯于东北莽莽密林皑皑白雪,荣也;汪精为卖国求荣,叛国投敌,耻也。

再观身边人和事:“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解决了国人吃饭的问题;“神舟六号”剑指苍穹光照华夏;乡村医生李春燕把青春献给了贵州苗寨人民;皆荣也。公交车上带病老人苦苦哀求旁人能给他让个座位;世界上有三个国家用中文告诫我国旅游者“请勿大声喧哗”,腐败分子利用职务之便卷走了几十亿美金出逃他国,皆耻也。

知荣明耻,以史为鉴,以人为鉴。吾辈莘莘学子又应如何做起?从何做起?

今幸有胡总书记之“八荣八耻”,如醍醐灌顶,拨云见日。嵩尚科学与愚昧无知之间,辛勤劳动与好逸之间,团结互相与损人利已之间,艰苦奋斗与骄奢淫逸之间,已为我指明了道德和价值的取向。现代社会倡导的和谐社会基础就是“八荣八耻”的内容,既是做人的道理,又是社会的义务。看是大事,但都有是从小事做起。“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那怕是在公共汽车上主动让座,哪怕是在路上捡起一片纸屑扔进垃圾箱里,只要是我们所能及的,我都有会努力做到。“八荣八耻”旗帜鲜明地成为公众坚持什么,反对什么的标杆,成为社会主义倡导什么,抵制什么的卡尺。

一个民族的繁荣,社会的进步,不仅仅需要富足的经济条件,更需要“彰善痛恶”的精神。“八荣八耻”是传统道德的取向,是中华文化之宝,中华社稷之基,是民族之魂!

牢记“八荣八耻”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我们每一个都有任重道远!

【篇二:新荣耻观】

华夏文明五千年,多少英雄、贤士辈出。他们为国献身,离乡别井,不以一旁人之讥讽为耻,只为能助国家之盛兴,国人生活安定繁荣。然而,时代变迁,经济的发展,西方所谓的“新思想”的引入。有人已认为旧的传统思想已经落伍了,在西方的思想的影响下,他们追求所谓的绝对的自由和个性,强调以自我为中心,在他们看来,新的荣耻观应该是:以得分升学为荣,以费事求知为耻。

那一叠新的资料发下来,一位同学迅速捡起,看了一看,即对那些正埋头苦干的“战友们”喊道:“只是一张什么‘八荣八耻’的阅读资料,不用做的,现把要完成的先完成。”话刚完,那些本来被“叫暂停”的“笔卷交响”又继续在这小小的教室奏起。

现今人才的竞争激烈的社会中,谁有能力,有学历即易得升官发财,事事称心的机会。这一“定理”似乎已深深铸在每一个埋头苦干的学子的心中,他们而放弃了自己的个性,那求知欲早已被那些被定“标准”所废了。所在每一个人心中的理念都变成了:真理只存在于课堂中。

只有这样做就定能保证日后前途无量。真的是这样吗?终于有人发出了异议。

古今中外,多少伟人孜孜不倦地吸取知识;而他们更重要是能够不耻下问,带着“寻求真理”的这种执着,即使有再大的困难也毫不动摇。商鞅即使受到车裂之刑,也要证实变法之可行;爱迪生被学校拒之门外,那只是因为提出大多老师以为毫无用处的科学问题;诺贝尔即使面对亲人的离去,也从不放弃追求科学。

回想苦读多年的范进,即使成为进士,也没有人传颂他勤学,只得一个虚伪的书呆子的万世笑柄;那些只在班上讽刺爱迪生自讨苦吃的同窗,即使当代也没有几个知道他的名字!

历史上,饱读圣贤的王侯将相,犹如天上的繁星,多不胜数。但是,能留芳名受万世称颂的,却是屈指可数。而当今部分人只会寻找所谓的“标准”。因为那远比绞尽脑汁地去寻找自己提出的问题答案容易得分。可这“标准”早已在考试所需的创新中渐渐脱轨,现在推行的创新思维已唯他独有的,与时代相适应的一面来否定了“标准”的可行性。因人们早已意识到了“八股取士”的危害,只愿“不求甚解”的结果。

所以求知并不以费时来形容,因为这是人应有的精神,现今的新荣耻“以追求真理为荣。以盲目求分为耻!”

热门推荐
1那夜,我难以入眠
2泉的眼睛
3品味书香
4弟弟我想对你说
5选择诚信
6一次有趣的小实验
7童年是一首歌
8生命永恒的圆舞曲
9五年级作文神奇的探险之旅
10歌唱祖国
11校园的树
12关于雨的作文
13《绝佳拍档》读后感
14日记
15真英雄作文
16我们班出了个“孙悟空”
17一个人走夜路
18会跳舞的鸡蛋作文
19美丽的黄旗山
20温馨的家
21用钱买来的教训
22我的第一次洗碗经历
23希望之灯
24陪伴
25心灵深处的一抹阳光
26父亲作文高中800字
27人物传记
28暑假就要结束了作文
29那是一次做寿司的尝试
30雪的留白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