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旧城的作文

【篇一:走出那座围城】

小时候,我向往长大,我羡慕那些能背着书包上学的大哥哥大姐姐们。

上学的时候,我盼望回家,在家里,我可以做任何我想做的事情。

六年级的时候,我向往毕业,向往初中生活,向往新的同学新的事物。

小学毕业那天,我想重来一次,回到一年级的课堂,回到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

初一的时候,我想回到小学,哪怕只有一天,我也想回去坐坐旧日的位置,去见见旧日的人,去说说旧日的话题。

现在初三的我,仍在怀念过去的每一个时光,我想回去,但我深知自己不可能回去。

在我的身后,是一座座高大敦实的围城,我曾在每一座围城中待过无数个日夜,但最后都被时光推着走了出来,又走进下一座围城。我曾经想过无数种方式试图回到上一座围城,因为相较而言,下一座城里有着许多预知的艰辛。但现在我明白,那是不可能的。一座围城只有一次机会,如果你没有好好把握,好好珍惜,又如何奢望再给你一次机会呢。

人生就是一条单向而又漫无止境的路,你看不见终点,也没有回程的车票,你只能向前,不见回头路。

现在,面对迫在眼前的中考,我没有时间回顾过往,我再一次走到这座城的边界,我握着手中微热的出城票,望着前方雄浑高大而又透着神秘的新城,渴望着即将开始崭新的生活。

既然都已经走到这里了,又怎能回头?既然注定不可逃避,为什么不干脆放手一搏,去自己想去的地方,去新城找寻自己的梦想?看着面前已经缓缓打开的城门,我要义无反顾地走了进去。

身后是走过的一座座旧城,走出这座城,前方还有无数的围城在等着我,我会一直走下去!

【篇二:传承】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渊源流传,而如今,又有谁堪摘?

一个人宁可物质匮乏也不可精神的空虚。若精神一旦空虚便会导致灵魂的游离。没有精神的人是可怕的,一味追求金钱名利而无任何思想,犹如木偶伶俜地游离于人世间。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名人故居屡遭被拆厄运。对历史建筑的野蛮拆迁是一种“文化自杀”。国家文化局局长单霁翔多次指出,在“旧城改造”和“危旧房改造”的口号下,很多城市已面目全非。于是,改造后“千城一面”的请款日益严重。许多城市连纪念品上也有体现有时满街都是麻将牌,鼻烟壶。缺乏对当地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历史要素的选取。使地域性,差异性难以表达。城市如人失去记忆,将无法辨清未来。旧城是城市的记忆,是城市的文化,建筑物里的故事,承载着很多历史记忆,是城市的标志和象征。我们追求发张,却不应毁灭记忆,忘掉过去,失去了四合院,胡同,北京不再是完整的北京。”拆掉”的园林,苏州就犹如断了吃的鸟儿,难以快乐自由飞翔。一味地追求“时尚化”,扼杀原有的精华,无疑是舍本逐末。真正震撼人们心灵的不是雄伟建筑,往往是文化和精神。所以,留住旧城,留住记忆,留住人们的心!

为此,人们应传承中国文化!

为弘扬和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国家博物馆于1月11日上午在北门广场举行孔子塑像落成仪式。此举动体现了国家对儒家思想的重视,对孔老先生的尊重。从某种程度上,在传统文化受到冲击下,立孔子像有助于弘扬传承中国文化。但同时,传承中国文化不仅靠立孔子像可以轻易解决,需我们通过更多的途径去弘扬和传承。其次,中国文化元素之多,不能以儒家文化以偏概全而忽略其他。因此,传承中国文化应全方面,多渠道进行。

传承,理应是中国人民美好传统。将好的精神文化一代传一代,一代影响着一代,即传承之意义。

为了避免汉字汉语没的寂寞,冷眼看国学热的情况愈加严重,中韩端午申遗之争韩国胜出的悲剧发生。

请全国人民共同携手传承中国文化!

【篇三:旧城一盏茶香】

青花瓷盏里倒映着浮年的流生碎影,拼凑出一张张熟悉的面庞,习惯捧起一杯茶,将旧人旧事掺着古木茶香一同揽入杯中。

在旧年月里,在旧城古巷里,有许多茶铺。梆子刚敲醒五更的睡意,茶铺伙计们便开始一天的生计。匆匆吃完三两个馒头就着一杯淡茶水,就匆匆换上伙计行装,不忘将一张旧布巾搭在肩头。天微微亮时,将一竖酒幌斜挂杆头,就开始哟喝:“来来往往都是客,吃杯茶水再走嘞。”

茶铺不只卖茶。常和邻家的发小去城外找“外快”,春天摸鱼,夏天采莲子,这些东西拿到集市上都能卖个好价钱,有了钱自然是要好好享受的。至今还记得的是西巷茶铺的老茶干。那里的老板很和气,伙计见了我们来,都知道我们要什么,直接端上三五碟茶干。这是茶铺经常给客人准备的小吃,西巷茶铺的茶干其实是一种特别的豆腐干,因为经常伴着茶吃,所以叫茶干。豆腐出净渣,用蒲包包好,码在小蒸锅里,叠放得整整齐齐,再加上抽油和其他香料,上面全用石头压实,文火煨煮,听说要煮很长时间,伙计们一大早就开始弄,要到中午才能吃上。喜欢他家的茶干不是因为别的,而是茶干实在好吃,价格又十分便宜,平常家孩子都能吃得上。

有茶干自然不能少了茶。茶,青青的茶,叫“嘉木”,这个叫法是后来才知道的。旧城有茶庄,便叫“嘉木秀”,取自“嘉木秀而繁阴”,红檀木匾额,其上是明晃晃的绿字。小时候便听过许多茶的名字:苦丁、龙井、铁观音、毛尖、雀舌、碧螺春……每到来新茶的时候,茶庄伙计就劝那些新茶客们尝尝,老茶客吃茶吃得久了,自然知道什么时节有什么茶,抿一口便知茶的好坏优劣。品茶讲究一个静字,心不静是品不出什么所以然的。也因为这个,城里几乎所有上档次的茶铺都空出几块地方,用帘子隔开,叫雅座。一般只有老茶客会去,过路的自然没那个必要了,只是讨杯茶水解渴而已。

茶是最干净的,长在云雾里,舒展在杯盏中,泡茶的水当然也要讲究,就见过许多人自带着水去煮茶的。城里老书生说,泉水,雨水,雪水,甚至梅花水,统统都能用来煮茶。“寒灯新茗月同煎,浅瓯吹雪试新茶。”“一片青山入座,半潭秋水烹茶。”煮茶的学问可多着呢。

旧城早已不在了,茶铺也未曾再见过,是茶干的味至今仍不能忘掉,我只记得小时候尝过雪,却还未吃过雪水泡的茶。雪下了有一天了,特地在房头上取了一杯雪,用青花瓷盏泡了这杯茶,只是芒草白了青山头,一切都变了,老了。

雪水承载着一世的浮沉,水汽氤氲着过往的点滴。当最后一缕茶香飘离旧城的古楼,只留下一个念字悠悠萦绕在心口。

热门推荐
1散步
221世纪,我们在共享
3低碳生活
4中考满分作文
5奋斗新时代,青春跃起来
6记忆中的她
7蜘蛛开店续编故事
8不以成败论英雄
9对不起小泥鳅
10快乐的一天
11形状的争吵
12我的姐姐
13等回信
14最好的我们
15多面老妈
16神奇的植物
17梦回江南
18我的理想
19见义智为方为上策
20当我面对失败的时候
21第一次独自坐出租车
22一次有趣的游戏
23我们误解了老师的爱
24坝坝舞大爷
25大树与小草
26夏夜
27家乡的变化
28小兔子拔萝卜
29共享时代的利与弊
30在体验中创新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