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刘典的作文

【篇一:沩水春秋观后感】

看了这部电视纪录片,我深深感到祖国的强大和人们的聪慧。他们不仅爱学习,而且爱祖国。我认为这才是正人君子。

奋进新时代,奋勇新担当,奋发新作为。纵览千秋历史,记录魅力宁乡。有一句话“若道中华国果亡,除非湖南人尽死。”这把湖南人在中国近代史上举足轻重的地位描写得淋漓尽致。湖南人之所以那么重,是因为有一种人文精神“经世致用,知行合一,敢为人先。”

在宁乡就有这样一所书院。它是“五四运动”前后,宁乡反对封建礼教,传播新文化的中心。这就是拥有150多年历史的云山书院。这里群山环绕,双流交汇。青砖黛瓦的书院内传来朗朗读书声。书院因位于横市镇水云山下而得名,为清代陕西巡抚刘典倡建,距今已有150多年历史。云山书院建成前,宁乡的三大书院:玉潭、灵峰、南轩,现仅存玉潭。在西部地区没有一所学校,刘典有感于西部学子求学艰难,就萌发了捐资办学的念头。

刘典也是宁乡人,他一生跟随左宗棠南征北战,是赫赫有名的湘军将领。湘军虽是清政府与太平军作战的主要军事力量,但湘军将领大多是传统儒生,执着追求“圣贤之学”与“豪侠之质”。当时晚清政府的外交因风雨摇摆,他们对国家民族的未来和前途深感忧患,因此十分重视对人才的培养。一大批湘军将领,如:曾国潘、左宗棠、彭玉麟和胡林翼等都先后创办学院,招纳贤良。1864年,刘典结合宁乡实际办学情况,倡建云山书院,当时书院的设计也得到了宁乡知县郭庆飏及许多乡绅的大力支持。

1867年这所集全县之力的云山书院终于落成,我想刘典一定很开心吧,还有当时那些老百姓也应该非常激动,他们的子孙后代也可以去那读书。要是我能当刘典的学生就好了,也许再能培育出一个人才来。

我们的宁乡可真美,有那么多的人才出现过在这儿,很感谢刘典,虽然以前很贫穷,但是仍然不惧困难,为他们坚持读书的心点赞。看现在的条件优越,还有大部分小孩儿不知道读书的重要性,真是可怜了老长辈们的教导呀!

古时的人们虽然贫穷,但是他们热爱读书,有爱国之心,希望现在的我们可以奋发努力,使祖国再强大。

热门推荐
1最好的礼物
2确幸轻悄岁月静好
3小公主兰兰
4
5去年的银杏叶
6秋天来了作文
7缝纫机老物件作文
8我和孙悟空过一天
9一草一木
10八年级幸福作文
11挫折也美丽
12年轻的我们
13属于我的精彩
14邻家小弟弟
15我想当一回超人
16山村风光
17大连游记
18爱是棉被
19一湾清江一湾清
20记班级足球联赛
21难忘的一幕
22人终老
23三国演义读后感
24谷雨
25年味
26同学二三事
27勤俭是一种美德
28《梦想的力量》读后感
29家乡的变化
30掩耳盗铃续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