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染房的作文

【篇一:好书分享】

《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写得一部短篇小说。整部小说,作者都站在穷人的角度看待了整个世界。由阿廖沙——高尔基的乳名为主角,以他的亲人、朋友等为配角,描写了人类的正义与邪恶。

阿廖沙小时候父亲因贫困而死,母亲和外祖母带着他投奔以染坊为生的外祖父。没几天,阿廖沙就发现外祖父家里充满了仇恨。在他遭到外祖父的一次毒打后,他失去知觉,醒来时也四肢无力。两个舅舅为了分家互相撕打,喋喋不休的吵闹,最终如愿以偿。母亲也离家出走,这让本就衰败的染房更快地坠入了深渊。随后,阿廖沙又与外祖父、外祖母搬到了一个小阁楼里,在这段平静却并不无聊的日子里,虽然经常受到外祖父的粗暴蛮横、阴晴不定,但他更多的感受到了外祖母身上的温暖、仁慈与善良。也正是因为外祖母的影响,让他在如此黑暗的家庭中仍保有一颗纯真的心灵。阿廖沙一家因破产而被迫搬到一所环境优雅的简陋房子中时,母亲又回到了这个贫困的家庭。当他们吃不上饭已经瘦骨如柴时,母亲饿死了,阿廖沙也走上了自生自灭的道路。

阿廖沙去了哪呢?在这之前,他在外祖母那里不仅感受到了温暖,也学会了忍受痛苦,并机智勇敢的去应对问题,迎刃而上,毫不畏惧。学到这些知识,他离成功还远吗?

【篇二:这世界不只有你】

一阵秋风扫过,树上稀疏的落叶随风飘落在地,构成了一色独特的景致。

校园内一派安静,朗朗书声从教学楼中传出。突然,铃声响起了,打破了这平静的湖水,整个尚美楼都变得热闹了。因为大课间初三要开始跑步了,同学们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地排着队,不停地抱怨着。“七班,七班!可以跑了!”体育老师一声令下,我们如潮水般汹涌向前冲去。

向来跑步厉害的李同学和我,如脱缰绳的骏马,飞快地奔跑着,不一会儿,就超到了最前头,领头跑。一圈,两圈……我的呼吸急促了,脚步沉重了,速度也放慢了,渐渐地,和李同学的差距越拉越大。我吃力地坚持跑着。突然,有人超了上来,我转头一看,哦!原来是王同学。我不能被超过,我想要追上去,可是脚步却唱反调,丝毫不加快。最终,我只拿到了03卡片。

“哎!我今天居然跑得比你快啊!我好厉害啊!”王同学兴高采烈地自夸着。还没喘过气的我一脸不高兴地反驳道:“切!不就是这一次吗?平时你又跑不过我,真是的!给你点颜色就开染房啦!”“我要是脚没骨折过,我跑的还要快哩!”王同学生气地说道。“好啦!别吵了!今儿第一次跑,下次谁赢还不知道呢!你们俩,要不比一比?”李同学好心地劝道。“我才不和伤残人士比呢!借口那么多!”我气愤愤地走上楼去。

我坐在座位上,大口地喝着水,眼睛盯着桌子,不禁出了神。我是不是话说的太狠了,伤她自信了?唉!我真当是太好强了,太急功近利了,只想着自己,也不为别人想想,太不懂事啦!她脚受过伤,对跑步有影响,但她一直在努力练习,我这样直对她的缺点,太不应该了。于是,我连忙跟她道歉。

人有时不能只想自己,也应该为他人想想。

【篇三:难忘我的老师】

在这十五年的岁月里,我一直在行走在学习之路上。

小时候,学习如何走路、如何说话;长大一点后,学习如何骑车、如何勇敢;在此以后,便踏入校园,学习知识,学习如何做一个有意义的人……

这一切的一切,都离不开老师。

在我记忆中我最尊敬、最喜爱的老师是我的小学老师。她是一名语文老师,姓邓。她教了我们两年的语文,做过我们两年的班主任。当我第一眼看到她时,我觉得她美极了。她就站在讲台,手里拿着笔,低着头在写着什么,嘴边挂着淡淡的恬静的笑。即使她的外貌不是极美的,但她的笑容是我见过最美的,像人的身上沐浴着暖暖的春阳。

在以后相处的日子里,我更加喜欢她了。当时我们在学习“染房”的“染”字,我总是把右上角的“九”字写成“丸”字。这次默写改了以后,下一次又写成了“丸”字。就在我觉得老师要发火之际,她却没有责备我。她耐心地一遍一遍地告诉我“染”字的结构,还告诉我一句口诀:“染房里没有药丸。”此后,我每次写“染”字,都要把这句口诀念上一遍,至今亦是如此。

她待人极是温和,几乎很少发火,课后还会和同学们一起跳绳、踢毽子。她是很关心自己的学生的。记得有一次,学校安排锄草。草坪里有一种草是扎人的,当时有很多同学都被扎破了手。老师满脸心疼,当下就对我们说:“哪种有刺的草,你们就别锄了,让我来!”说完,便弯下了腰,锄起了那种带刺的草。记得那时,我还傻傻的微湿了眼眶呢!现在想来,那应该是感动吧!

在这些年里,幸得一位爱我们的,我们爱的老师。我们是何其有幸啊!教师节已悄然到来,在此送上迟来的祝福:

祝所有老师,教师节快乐!你们辛苦了!

【篇四:周城扎染】

一个宽敞的天井,四面房屋翘起的木制飞檐,随风飞扬的扎染布以及从天井中看见的无云蓝天,这就是张家大院,我们在旅途中来到的一家手工扎染作坊。

我们在村口认识了小白老师,她那张宽瓜子脸上露出的微笑欢迎着我们。“这里就是周城了,”她示意我们望向四周,“我们一会儿就会去扎染。”

我们跟着小白老师来到了张家大院,这里的砖块都有上百年的历史。

“扎染的第一步,就是要认识染材。”小白老师向我们介绍完各种染材之后,就带着我们向山地进发。一路上,我们认识了密蒙花、小杮子、假酸浆等植物,可最有意思的是艾草,它匍匐在杂草中,摘下一点儿,在手中揉搓后有一股奇妙的味儿。用它染出的布料像绿茶刚泡下去时的颜色,比它叶片的淡绿更加清澈。

认识了染材,就该轮到我们动手了。我们在许多样图中选择各自喜爱的图案,用棉签蘸着碘酒,把图案在布上用间距均匀的点描下来,这是为了下一个步骤作准备——用针线把点串连起来,然后用末端留出的线将图案扎起来。“这是为了在染的时候,给图案留出白色的轮廓。”小白老师边使用针线给我们示范,边给我们讲解。

这还不简单吗?我看着小白老师的示范想到。实际上,我们缝线还是比较简单的,可是这个地区这个季节特有的大风让我们缝了好久。每一次下针时,风会把轻柔的白布吹皱,粘到我们手上,手中的线歪歪斜斜的。不过,在我缝好一朵四叶草时,安安才缝了两片叶子,这说明我缝得挺快的嘛!

在用线把整个图案缝过一遍后,就到了整个流程的关键部分——收线。不过,我们的收线还是一个叔叔给完成的。他看上去中年了,但双手十分灵巧,一针一线上下翻飞,针线如同在布上游动。没过一会儿,收好的线将整块布团在一起,虽然看不出来图案,可是在我的脑海里,已经想象出了成品的画面了!

下一步就是我们期待已久的染色了。在白布进染缸之前,还得煮一煮。这时的布料看上去都是一个样儿,只有通过挂在布上的号码牌,才能分辨哪块布是谁的。

煮好后,我们进了染房。这是一间窄长的房间,地板上有些许蓝点,水从大盆子里流了出来,一桶桶大缸盛着泛着泡沫的蓝色液体,大缸上是有复杂图案的等待晾晒的布。我对盆中的泡沫很好奇,还试着去碰了一下,在手指变蓝的那一瞬间,泡沫塌陷了,但见蓝色的水面。实际上,板蓝根制出来的染布是绿色的,可是在接触到空气的一刻,它从绿向蓝转变,在空气中待一段时间,它就会氧化成美丽的靛蓝。

“小姑娘,来染色啦!”在染坊工作的老婆婆吆喝道。我立马跑了过去,看着我的“99”号布从染料的绿奇异地化成了老婆婆围裙上的深蓝。出染房时,我看见缸中的板蓝根叶,想起了小白老师的话:“板蓝根的叶子摘下来要浸泡一段时间,还要经过许多工序才能用来染布哟!”看着帮我染布的老婆婆,她估计七八十岁了,粗树皮般的脸上嵌着一双细细的眼,目光专注,双手戴着橡皮手套,将我的方巾在大染缸蓝色的液体里翻滚,看上去,很悠闲,从她的眼神可以看出,她正在认真地对待我的方巾,就像她这几十年来对待经过她手中的每一块布一样。

经过几次漂洗和皂洗,我的方巾挂在了天井中的长绳上。两片四叶草格外清晰,而剩下的部分也不只是蓝色,渐变的斑纹点缀着对称的两个角,白色的部分透过阳光,在风的轻抚下缓缓飘荡。我对这里的记忆,不只是所见所闻,更是我亲手一针一线缝制出来,在周城扎染的两片叶四草!

热门推荐
1稻草人读书笔记
2未来的一天想象作文
3那个给予我生命的人
4快乐的一天
5冬日趣事
6仙人球
7找春天
8抗日英雄作文
9与自信在一起
10美丽的秋天
11爱要大声说出来
12幸福原来这么简单
13眼睛
14精彩的足球赛
15嘿,泡温泉的感觉真好
16我家的公鸡
17爱管闲事的我
18心事
19雨中登云龙山
20春暖花开
21老师的作文
22买钢笔
23平板电脑的自述
24花市探花
25共享时代
26我的布偶熊
27那是一次勇敢的尝试
28校园景色
29无言的爱
30夸夸我们的班长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