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品静的作文

【篇一:品静】

静,是古今大师追求的最高境界。

正如谓,宁静便可心静。

心静之时,曾在眼前且充斥心房的喧嚣繁华,便会如云一般,被心中的冷风吹散,眼前心中,一派清明。

古今但凡心静者,必是学术成就极高之人,在钻研学问的过程中,脑中无杂念,身心得到极度的专注与兴奋感,摒除世俗的污秽。在专注中体味宁静,在宁静中钻探学术,体味生活,从而达到心静如止水。

老子是道家始祖,他推崇的小国寡民,无为而治,使一切回归原点,顺其自然,又何尝不是一种宁静呢?从自然建立,就顺其自然,不奢求,更不强求,不贪恋荣华,不迷恋富贵。自然,无所欲,而无所求。

老子也曾强求,强求历史溯流的回转。最终他看破俗世,求得心静,骑青牛西出函谷,寻得余生清静,觅得人生潇洒,不带走一片烟云。

余花落处,满地和烟雨。

老子寻得了人生真谛,自不贪恋红尘俗世。却为后世留下了道家经典,《道德经》,以自然而生,万物始一,从而心静,正如“树树皆秋色”,“无独有偶”,东晋诗人陶渊明亦是如此,面对官宦沉浮,他抛却尘俗隐居田园,不也是心静的表现吗?

但落尽梨花春又了,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心静同时也伴随着孤独。

但凡心静之人,初始,定会有空虚抑或孤寂。因为他们看得到,茫茫历史河流,不过一场棋局,此局为活局,千变万化,历代变迁不过棋局变化,他们既为棋子,又是执棋之人。如此,那鸿鹄之志,豪情万丈,岂不为一场笑谈?

失了方向,心中自会怅然若失,这便是孤久由来。

静为虚,虚为静,只有在品茗一切后,当心灵洗涤过了尘埃,才会体会到心静。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只有无中生有,方为顺其自然。

静亦伴孤,静便是看破浮世,在历经红尘后,突然间充塞的心变得空灵,自会不适。但只有静中有孤,孤中品静,才会获得大慧啊!

热门推荐
1看杀猪
2关于黄河的作文
3尝跳跳糖有感
420年后回家乡
5回顾与展望
6挖竹笋
7我学会了西红柿炒鸡蛋
8我的奶奶
9一本可怜的书
10井蛙成因
11我的乐园作文
12暑假漂流作文
13读书真有趣
14研学之旅
15八年级作文
16童年的记忆
17水,催我前行
18元旦
19帮奶奶做家务作文
20我得到了锻炼
21水仙的智慧
22春田狐的爱读后感
23游白洋淀有感
24汉字
25春天的足迹
26温暖的记忆
27小雨滴旅行记的童话作文
28春天在哪里
29家乡的竹林
30我最喜爱的诗人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