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读《穿堂风》有感】
窗外,鹅毛大雪纷纷扬扬,严寒包裹着整个城市。可当我一想起这种爱——大爱;这种心——自尊心;这种童年——苦难的童年;这个故事——纯美的故事,一阵暖意便涌上心头……
火热的夏天来势汹汹,到处都热得不像话。但最凉爽的,还是乌童家的“穿堂风”。也正是因为这穿堂风,让热情、淳朴的乌童遇到了男孩橡树。橡树是个孤苦伶仃的孩子,父母亲离异后,他一直由父亲抚养。祸不单行,父亲又因偷盗进了监狱,只剩下双目失明的婆婆照顾他。橡树是村里最不受欢迎的孩子,大家都说他“手脚不干净”,小朋友们也不与他玩了。每当其他孩子在乌童家草棚下享受穿堂风时,他却只能在大火炉般的野外奔跑……
村里屡次失窃,大家都把怀疑的目光指向了橡树。自尊的橡树想证明自己的清白,但无奈的是,村里的人都不相信他,并且认为他是个没教养的孩子,便不再理他……
橡树并没有放弃证明自己的清白。于是,在一个晚上,他发现了真正的小偷——邻村的瓜丘。他并没有张声,悄悄地回了家,犹豫了一会儿,“偷”了奶奶藏在储钱罐里的钱。在第二天早晨,他去铁匠那里打了一副手铐。晚上,橡树又遇到了瓜丘。面对比自己大十几岁的瓜丘,他毫不畏惧,把手铐铐在了瓜丘的手上。经过一番挣扎之后,瓜丘也感受到橡树的自尊心,于是在全村人面前诉说了自己的偷盗行为。村里人都觉得自己以前错怪了橡树——这样一个清清白白的孩子!大家很愧疚。橡树见到自己慈祥的婆婆,泪流不止,搀扶着年迈的婆婆回了家。第二天,乌童邀请橡树去自己家的穿堂风玩,但他没有答应,也不说不答应,只默默地脱下衣服,在河里游泳去了。片刻之后,河里只剩下一道长长的痕迹……
这,就是国际安徒生奖获得者曹文轩老师写的《穿堂风》。曹老师用细腻有力的笔触,描摹了一个男孩子的孤独与倔强;用温暖和大爱,讲述了一个守护和尊重童心的故事。读完这本书,没有人不这样夸赞:好一个既勇敢又倔强的童心啊!好一个既坚定顽强又充满智慧的孩子啊!被人们冤枉对孩子来说是一个极大的心灵创伤,但橡树用他的智慧与行动证明了自己的清白,重新获得大家的信任。读完这本书,我心里久久不能平静。我真为那些误会橡树的人感到羞愧,这么好的一个人就被你们冤枉成一个小偷,太可悲了!你们应该扪心自问:难道一次犯错就永远在犯错吗?难道我们就不能给他人改正错误的机会吗?
对于孩子来说,这是多么苦难的童年啊!对于大人来说,这又是多么可悲的孩子啊!对于读者来说,这又是多么纯美的一个故事啊!
篱笆短,篱笆长,
一群大雁飞南方;
横一行,竖一行,
有只孤雁落一旁;
天皇皇,地皇皇,
落单的大雁一路唱,
日也唱,夜也唱,
唱得天地丝凉凉……
合上书本,我仿佛又听见了乌童的歌声;闭上眼睛,我仍然想着——想着橡树的孤独与倔强,想着那大片大片的油麻地,想着发生在油麻地上的这个撼动人心的纯美故事……
【篇二:穿堂风读后感】
当我一口气拜读完曹文轩的著作《穿堂风》时,我感触颇深,心绪难平。
《穿堂风》的主人公是一个叫橡树的男孩。
橡树是不幸的。他的妈妈因病去世,爸爸被投进了监狱,奶奶双目失明。就因为橡树的爸爸曾经是村里的小偷,油麻地村的村民在看待他时都戴上了有色眼镜。当油麻地村屡屡失窃而真正的小偷还没有被揪出之前,无辜的橡树成了大家怀疑的对象,他甚至被贴上了小偷的“标签”。
橡树是孤独的。由于爸爸的缘故,橡树成了村里最不受欢迎的孩子。在炎热的夏天,其他小朋友都在乌童家的草棚底下吃着西瓜,享受着凉爽的穿堂风。而橡树却一个人在寂寞而空旷的天地里独自玩耍,在稻田里、河堤上、池塘边,他自由自在地狂奔、呐喊,没有一个人能和他说话,没有一个人理解他,他无论走到哪里,周围的人都会用厌恶的目光看他,仿佛他不是一个人,而是一头浑身泥巴还散发出臭味的小猪。
橡树是守信的。当妈妈在弥留之际嘱咐橡树不得行窃时,橡树郑重地答应了。此后,尽管橡树不断的被误解、被怀疑,甚至奶奶也因为不明真相开始对他失望,但是他并未因此自暴自弃,橡树始终坚定自己的承诺,从而没有重蹈父亲的人生轨迹。
橡树是有尊严的。面对村民的怀疑、误解,橡树感到冤枉、无助,但是他并不甘心。橡树是个自尊心很强的人,他决心用自己的努力证明自己的清白。当真正的小偷——邻村的瓜丘被橡树揪出时,橡树才得以“平冤昭雪”。
小说的结尾是令人欣慰的。主人公橡树的精神令我肃然起敬。面对人生的困难与挫折,我们要坚强、坦然的面对;做人要有自己的担当,有自己的尊严,要坚守自己的承诺,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这,就是《穿堂风》给我最大的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