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体验秋收】
大清早,妈妈就把我从床上拽下来。早餐过后,我们便开始了体验秋收的旅程。
一路上,我看着沿途的风景——人们开始披上薄外套,老人骑车带着孙子溜达,有的人去运动穿了打底衫……瞬间便感受到浓浓的秋意。
不一会儿,我们就穿过了人来人往,汽车川流不息的城区,来到安静的郊外。马路两边,透过整齐的行道树,我看到了茫茫的金黄色的水稻随风着身姿。在金黄的水稻中,夹杂着几块被收割过的枯田。我迫不及待地跳下车,跑到田地里。走在只容得下一人宽的田埂上,淳朴的农民们跟妈妈寒暄了几句。我们继续走到枯田边,稻草根上铺着一把把刚割下的水稻,一家人分配着工作:有的烧枯稻草做肥料,有的拾起水稻放进打谷机,有的装着打好的谷……一家人看着麻袋里丰收的成果,心里甜滋滋的。我们又来到一片水稻田,女孩正用镰刀娴熟地割着水稻,妈妈让我也去割。可是,听过那么多“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真的让我割稻时,却十分陌然。我接过镰刀,拿过一把稻子,从枯黄的地方割下去。原来是这样割的,心里真有成就感呢。
告别了金黄的稻田,我们沿着两旁长满了紫色和蓝色牵牛花的路,来到了草莓园。我蹲下身,端详着草莓的花,白色的小花恬静地开着,花蕊是柠檬黄的。种草莓的泥被膜封住,只露出植株。这层膜用来防杂草,保温,还可以保持果实的干净,果园里的知识可真多。热心的果农叔叔还告诉我们,到月底就有果子摘了,我很期待呢!我们还看到笑咧了嘴的石榴,大概和农民丰收时的表情一样吧!
通过这次经历,我真切地体会到农民的辛苦,我要更加珍惜他们的劳动果实。
【篇二:不长大该多好】
不长大该多好。
在周末收拾书柜的时候,发现了一本有些破旧的相册,这是我在幼儿园过儿童节时,给每人发的一本相册,虽然有些落了灰,但却充满了童年的味道。
翻开相册,前面有几页隐隐约约有些,用马克笔画上的小人,那时候挺小的还不知道这是相册,就单纯的以为这是本图画本,看到这些现在不禁有些想笑。
这里面的第一张照片,是我和爸爸妈妈在一次过生日那一天,幼儿园放学后,去游逛夫子庙中的一张照片。照片中的我可能是因为吃饭时感到热,所以就穿了一件打底衫,手里抱着一只棕色的玩具熊,依偎在妈妈的怀里,双眼因为笑得很开心,都眯了起来,咧着嘴在开心地笑。
这让我不禁想起了许多关于童年的往事。在小的时候,只要是我想去的,但又不过分的地方,爸爸妈妈都会答应我带我去;或者说是我想要的东西,爸爸妈妈也都会尽可能的给我买;到了晚上,爸爸妈妈只要不忙,也都会陪着我看电视,一起玩桌面游戏;周末的早晨,妈妈会陪我在窝在被窝里和我一起看电影,电视剧或者动画,或者是找朋友一起玩游戏,每一天都似乎写满了轻松愉快。
而现在,越来越多的作业如五指山般压向了我,似乎永远脱离不了这“五指山”,似乎现在唯一能与爸爸妈妈交流的只有学习和成绩;周末爸爸妈妈也只能送我去上补习班,即使当天没有课,也不能再去看电视,只可以学习。我知道,这是因为我已经长大了,不再是一个小小孩了,应当承担些什么了,不因该是每天的玩耍或娱乐,所以爸爸妈妈也不能经常陪我去那玄武湖旁散步,去陪我登那有名的紫金山,去河边捉蝌蚪…这一切似乎都被长大这把“钥匙”给全部封锁了起来。
看到这里,我把这本珍贵的,充满了童年味道的相册合了起来,将它的封面擦拭干净,小心翼翼地将它们放回原处。
我的脑海里不由得想起了莫扎特那知名的第四十号交响曲里的旋律,那种被现实无情摧毁,而对童真,美好保持着憧憬的无奈如果长不大,该多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