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弄堂口的作文

【篇一:匆匆】

绿灯亮了,街上的车辆匆匆驶向前方;铃声响了,成群的学生匆匆走进教室;地铁来了,站台上的“上班族”、“低头族”匆匆登上车厢。曾几何时,那些漫漫时光一去不复返了,取而代之的是快节奏的生活与碎片化的时间。以往,许多人会说时间不紧不慢,而如今,许多人又说时间不够用了,但这一切究竟是谁造成的呢?

从前,人们总喜欢拿着一本书在悠闲的午后细细评鉴,书中那些灵动的文字,跃入眼帘、涌上心头,还能在脑海里转几个圈;现在,人们总会捧着手机,随着指尖在屏幕上的滑动,文字、页面一闪而过,似乎看到了更多,实际留下的更少。从前,在弄堂口总有小朋友三五成群的嬉戏,老鹰捉小鸡的笑声、谁是木头人的口令声……,都镌刻在时光的记忆之中,不缓不急;现在,即使在迪士尼、欢乐谷等著名的游乐场,孩子们的笑声、尖叫声都是可以用时间计量的,争分夺秒。从前,学生总能在皱眉有些许闲暇时光;现在,家长带着孩子从东到西、由南至北“奔波”,从上午到下午、从白天到晚上“转战”,出没于课外兴趣点、辅导班,加码学习成为了周末的主旋律。

当下,人们的生活好了,收入高了,物质丰富了,交流便利了,但时间并没有因为这些而变快或变慢,一天还是二十四小时,一小时还是六十分钟,一分钟还是六十秒,但为什么人们总是步履匆匆、行色匆匆、生活匆匆?其实变化的人的心理,仿佛这就是一个匆匆的时代,行为方式、娱乐方式、学习方式都成了匆匆生活的一部分,但这样是增加了快乐幸福感,还是平添了烦躁焦虑感呢?

其实时间没出错、时代也没出错,而是人们的心态出了错,仿佛一切都是要争的,与比人争、与自己争、与时间争,到头来是累了自己、苦了孩子。我认为,只知道快不知道慢的生活是有偏差的,亦是不完整的,对成年人如此,对学生们也如此,正所谓“文武之道,有张有弛”,我们学校的老校长曾讲过,对学生要“文明其行为,野蛮其体魄”,说的也是同样的道理。实际上,我们要珍惜时间并非争抢时间,更不能用碎片化的时间去拼凑出完整的生活,很多时候要顺其自然、放慢脚步、静待花开,切莫让一切匆匆而过。

【篇二:孝为先】

俗话说的好:“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则,须顺承;”种种细节都是我们对父母对长辈孝的体现。孝道是我家门里的家风。

每次只见父母每逢节日都会给爷爷奶奶他们送礼,“礼轻情意重吗。”此时我都会想,我什么时候也能孝一孝呢?

回忆起来,那天正是爷爷的生日,父母买了菜,准备为他庆生。可是辛勤工作的爷爷,起早贪黑,直至五点多还未归来。此时的我肚子已经开始作曲了,可直至拐角也不见爷爷归来的身影。又等了一小会儿,这时,菜的喷香已将我全身给贯穿了,可直至弄堂口也不见他。我心中油燃而起了一对有气无力的火焰,与此同时,桌上突然出现了一只手,朝着菜盘子前进,捻到食物的手猛得缩了回去。伴随着“啊”的一声,我被发现了,望着妈妈冒着“火星”般的眼睛,顿时使我摒住了呼吸,0。01秒后我确定我闯祸了。妈妈最讨厌在长辈在没上桌前,孩子先吃,这是不孝。0。1秒后我发现我失去了一次孝顺的机会。

时光继续倒流,那是大年初一。早晨,去拜年的路上,妈妈还嘱咐我收红包钱要先说话,到了爷爷奶奶家,奶奶亲自将红包递过来,我的眼睛顿时开始发绿,同时,嘴巴又像是被502胶水给粘住了,手却一边伸向红红火火的压岁钱。当我将钱揣进裤兜时,我大脑中的存档文件似乎打开了,里面是妈妈的嘱咐,就当抬头,只见奶奶转身走进了屋里,这个背影似乎包含着失望。0。1秒后我又一次发现我又一次失去了孝顺的机会。大过年的,不知为何我的头顶乌云密布了。

随着时间的塑造,我的思想,知识都显得有所提高,此时的我形象一下子高大了,明白了孝,还为此作了诠释:孝,她充满着神奇的魔力,虽然我原来跟不上她,但我可以去学,学习他那稳健的步伐。至今,我已是娴熟了,也能用行动来表达我心中的孝义。第二年,见到红包的我,眼睛不再发绿了,学会了先行礼后收礼,望着奶奶一脸笑意,我头上的乌云也随之散了。这时,我也感受到了奶奶那剧烈的心跳。

由此可见得孝的力量有多大,我家的家风还是值得传承的。

【篇三:弄堂风】

弄堂,是苏州眉心一点朱砂,风姿绰约。

柔水凝曦,轻红万丈。弄堂,就像是青梢蛇的尾巴,延伸着一条条水磨青石板。

嘿!不知是从哪条弄堂窜出来的风?你瞧,它追逐着清清甜甜的茉莉花香,穿梭在纵横交错的弄堂,绕过巷口,碰碰墙缝里开黄花的草,碰碰砖缝里冒出的滑腻腻的青苔,惊起一城墙葳葳蕤蕤的薜荔“沙沙”作响,迎面与一群踩着凉鞋叫着、跑着的孩童来了一个热情的拥抱,小巷子里留了一串“噼啪噼啪”声。风又跳起敲敲檐前那串玻璃风铃,“叮叮当当”,不经意间,忽地抚过我的睫毛,打了个转儿又拐到别家院子紫薇树下逗逗睡眼惺松的老猫,老猫眯了眯眼,慵慵懒懒地叫了声“咪呜——”。风咯咯笑着又一溜烟地跃过院墙穿过弄堂,正巧遇见另一个伙伴,一同玩笑着向东巷奔去……

弄堂风,穿过一分一秒交替的时间,穿过早晚,穿过整个夏季,抵达未来。弄堂风没有方向,自由自在,但又没有荒荒流年。

老苏州何尝不像弄堂风样?将日子过得风生水起,自然简单而又有滋有味?

辰光就这样慢慢过去,尤其到晚上,老苏州们更加离不开弄堂风。

蝉鸣深巷,芭蕉小院绿空窗,皎皎明月映凤仙。石竹三两,渊渊其声,娟娟其影。家家户户,扶老携幼,放个板凳、椅子往弄堂里。这里说说,那里说说,有或是外面转转,东家串串西家走走,再回头定心坐下。

慢慢的,慢慢的,风在弄堂口探出了个小脑袋。只见有些人手拿一把麦秆扇,竹桌上是一壶凉花茶,再来一只经井水泡过的西瓜。孩子凝神听着奶奶讲故事,老大爷围坐着下起了象棋,并没有人在意它的存在。

风又悄悄地偷偷迈了条腿,众人似乎感觉到了什么,纷纷抬头张望。于是它很得意地在期待,喜悦的热切目光中一点点,一点点,慢慢地露出了整个身子,并一路小跑过来。呦,它身上还有着股浓浓烈烈的夜来香!风,如光溜溜的丝绸滑过每寸肌肤。手上的扇子搁在一边,或再扇两下做个样子。弄堂风愉快地、热情地呼朋唤友,风一阵又一阵,或大或小,成疾成缓,装满弄堂,舒舒服服,凉凉爽爽,煞是惬意!

弄堂风,吹跑了夏天的燥热;弄堂风,让人与人间的心走得更近;弄堂风,让原来清新的弄堂里又增添几分动人的美!

在弄堂口,美颜徐徐生风。

渐渐的,月亮躲进云里,星星也稀疏了;渐渐的,人声、虫声也变轻。身上、路膊上觉得有了几丝潮湿的凉意。是露水下来了,大人带着自家孩子,大大小小睡意朦胧地回到床上……

可随着时代变迁,风扇、空调早已在年轻人里兴起。还记得上个礼拜去看外婆,外婆一人搬着小板凳坐在巷口:“吹来吹去,还是弄堂风阴凉笃笃。”

【篇四:学生作文】

我的外婆家,那里粉墙黛瓦,小河从屋旁潺潺流过,河旁小道绿树成荫,十分美丽。

我刚到村子的弄堂口,好客的村民就围了上来,热情地打着招呼:“哟,这不是老先生家的外孙吗?来看外公外婆啊!”

走进外婆家的大门,前院里姹紫嫣红。芍药,兰花,木槿,一串红,绣球花……各种各样的花争奇斗艳,有的含苞欲放,像一个熟睡的小娃娃;有的半开半合,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还有的'完全盛开,像仙女下凡,亭亭玉立。蜜蜂采蜜忙,蝴蝶翩翩飞,好像是在举办“最美花儿大赛”哩!

“咯——咯——”,一阵叫声吸引了我。原来是隔壁邻居家的母鸡正带着一群小鸡在草地上觅食呢!还有一只大公鸡顶着大红的鸡冠,在鸡窝附近走来走去,不时引吭高歌一曲。我玩兴大起,想去拔几根五彩鸡毛,结果毛没拔到,整个院子却被我弄得鸡飞狗跳,大公鸡都被我逼上了围墙。

午饭时间到了,我立马从后门窜出,直奔大妈妈家。天哪!难道整个家族的人都到齐了吗?比过年还热闹,院子的土灶里,柴火“噼里啪啦”地烧着,冒着红红的火焰,大锅里传出“咕噜,咕噜”的声响,一股饭香弥漫在空气中。大家有的在称体重,有的在斗蛋,还有的在一旁加油助威,让我开了眼界。

这就是我认识的乡里人家,虽然家家户户砌起了围墙,但是依然隔不断邻里乡亲那浓浓的情谊,让我想起那句一直在传承繁衍的古话“远亲不如近邻”!

热门推荐
1奇妙的汉语
2只是突然很想你
3难忘的寒假
4母爱如海
5这就是我
6优秀作文
7四季之美,陶醉你我
8快乐的运动会
9爱的细节
10精彩足球赛
11抢糖果游戏
12校园的西北角
13学会忘记
14这个故事让我明智
15过分的爱
16童年趣事
17生活给我的启示
18生活的味道
19家务的作文
20植物生长观察日记
21
22开满鲜花的路
23爷爷
24触动心灵的力量
25阳光下的温暖
26我这样上网课
27我读懂了你
28校园
29抢米饭风波
30我和孙悟空过一天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