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微信上亦可叙亲情】
近年来,微信上表达亲情的现象越来越常见,用大众传媒表达幸福逐渐成为年轻人的新常态。有人对此表示赞同,为他们传递亲情的行为点赞。而有人却对此提出批评,认为他们的行为过于形式主义。而我却认为:通过大众传媒能更好的表达亲情,微信上亦可叙亲情。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现象,是因为时代科技的发展,人们表达亲情方式的创新。这不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而是一种更为方便地表达亲情的方式。
微信上叙亲情,能拉近我们与我们与亲人的感情。在古代,交通网络的不普及,造成“车,马,邮件都慢”,人们表达亲情的方式极为困难,只能通过题诗来表达对亲人的伤恨。而今,人们不需要走过“山路十八弯”,只需轻轻一点,指尖之下,微信之上,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再次拉近。微信上叙亲情,人与人走得更近,让人再次感受到人情温暖。
然而,社会上总有一些嘈杂之声。有人站在道德的高处批评此行为,冠以“形式主义”的名头抵制这种行为。但,在我看来,这是他们的短见,微信上表达亲情并非一定是虚情假意。人们既然敢用微信表达亲情,一定是感受到亲情的温暖,你们又何必没有依据的妄加点评。
更重要的是,微信叙亲情不仅仅只是表面是的表达,更是深沉意义是人们善意的提醒,提醒着人们去关心自己的亲人,而不要让他们受到冷落。或许你会说,亲情还需要提醒吗。但是,亲情就是需要提醒。正如毕淑敏所言,我们总是被提醒各种各样的事情,但总是忽略“提醒幸福”。而亲情就是这份“幸福”。也与你在一天忙碌的生活下,想想亲情,不需多大的举动,一个电话问候,一个微信聊天,就能让你感受到亲情的美好。
有人说,亲情的表达还是要付出实际行动,“常回家看看”,为父母洗洗脚捶捶背,但是,信息的飞速发展让我们来不及喘息,我们没办法每天都“回家看看”“为父母洗洗脚捶捶背”,而微信上叙亲情则能给人一种温情感,让人被亲情笼罩,远距离实现近亲情。
是的,时代需要亲情感,但我不想用“父母在,不远有,游必有方”的古训拿出来供大家研读,只想提醒大家在忙碌下也要想着亲情。而亲情的表达通过微信这更直接,更方便,更温暖。微信亦可叙亲情。
【篇二:平凡的世界读后感】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的这句话一直让我铭记于心。
我印象中与书的第一次接触是在小学一二年级,那时,我读的几乎都是漫画书,后来,我在四年级时读过一本书——《平凡的世界》。依昔记得读这本书时,我整整三天什么事没做,一口气将它读完了。那本书实在是写得实在太好,情节十分完美,一波三折,跌宕起伏,我深深地被它吸引。
今年寒假,我从茫茫书海中无意翻出了这本书,兴致大发,便又抱起来重温了。这回,我是仔仔细细地去品读它。它是由路遥创作的一本现实主义作品,虽然它得过矛盾文学奖,但在当时是备受冷落的。书中的主人公是孙少平与孙少安两兄弟,刻画了当时许多底层人的生活、劳动与爱情,拼搏与挫折,欢乐与悲伤,各种情感交织在一起,反映了当时人民生活的艰苦。
这本书有三方面使我感触深刻,第一个是对亲情与友情的诠释,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孙少平、少安一家,孙玉厚他们的父亲,朴素而醇厚,为了子女任劳任怨,整天在田里干活;为了子女,他费尽心机,找人托关系,希望他们更有前途。而少平少安他们也十分孝顺,遇到事情自己处理,尽量不给年迈的老父亲增添麻烦,有了委屈自己受着或者是对好朋友诉说。那一刻我理解了很多,从那以后我也很少再同父母顶嘴了,因为我能体会到父母对我们的关爱。第二个方面是《平凡的世界》极大程度上反映了人性的光辉,不要说主人公,即使是文中的反面人物,如游手好闲的王满银,傻子田二等,在他们身上都或多或少地展现了人性中善的一面,使小说的内容更有温情感,更感人。
三是本书中对人物品格的描写,少平、少安是农村子弟,他们不甘于面对农村如此清苦的环境,强烈的自尊心驱使他们奋发拼搏,少安进城打工,每天都要冒着生命危险下矿井,采矿挣取在城里人看来微不足道的工资。少平则是有着一点文化知识的农村人,他克服重重困难开办了一个砖窑场,过程中有太多的阻碍,但他依靠自己的顽强毅力与命运抗争,艰难地撑起了这个工厂。
《平凡的世界》这本书向我诠释着人生的真谛:无论你处在什么位置,无论你多么卑微,无论你多么渺小,只要你有一颗火热的心,只要你有坚定的信念,只要你坚信上帝对人是平等的,不把不幸当作负担,而把它转化为前进的动力。你就能做生活的主人,你就能把握自己,你就能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