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原址的作文

【篇一:沙河变迁】

2002年,成都市政府决定整治沙河了,这对生活在沙河边的爸爸妈妈来说,是又高兴又难过。高兴的是沙河将变得更美丽,难过的是他们得搬离生活了20几年的沙河边了。搬家之前,他们留下了河边小路的记忆,虽然我还没有出生,却让我看到了另一个样子的沙河。

昔日沙河两岸的房子可真算得上是“挨家挨户”了。估且不说色彩上的单调,仅就建筑的布局就让人感到压抑。每一家在修房子时都是寸土必争,惜地如金。走在当中小路向上一看,原来这里也叫“一线天”;地面占完了,就向高空发展。在半空中猛然“挑”出一间来,像一块巨石压在头顶,不看不觉得,一看吓一跳。房屋更是高高低低参差不齐,你高我一尺我就要高你一丈,在这一点农村人是一点也不肯让步的。

那时在八里桥水厂附近垂钓的人还真不少,只是爸爸妈妈很怀疑他们能有多大的收获。当初沙河算是成都水质较好的河了,可你看那河边沧桑的建筑,灰扑扑的墙、灰扑扑的路、灰扑扑的树、灰蒙蒙的天空,让人有一种说不出的气闷。

小朋友们没有玩具,大人们也不断警告:不准下河游泳。据爷爷外奶说:每年夏天“木综厂”在收上游的木材时,都会有不少的小孩子被淹死在那些粗大滚圆的浮木下面。听起来真是让人毛骨悚然,但也很惊讶那时运送木材的方法是那样的落后。有了这样的教训,孩子们也只能在百无聊赖中寻找一点属于自己的快乐。虽然是废墟,但也很有创造性,看他们笑容,真让人开心。这张照片爸爸一直引以为豪,觉得自己捕捉生活的能力超强。和他们相比,我们现在真是幸福多了。

现在啊,我长大了,经常回到沙河看爷爷和外婆。说起“张家老院子”,那是止不嘴。特别是夏天,总是要拉我到河边散步,乘凉。看到老邻居,就停下,让我喊这个叫那个的,然后就是无休止的回忆、回忆。这是当年那条路,那是当年那棵树,谁又在这里摔了一跤,我又在树下喝茶之类……真是说不完啊。看到我一头雾水,妈妈建议让我重温一下老家。她找来当年的相片,先让我“学习学习”,然后就来个“重走长征路”。

还是那条路。我们费了九牛二虎之九才找到“河边小吃”的原址。沙河两岸完全变了样,就像国庆阅兵方队一样整整齐齐。树林、竹子、草地环抱着沙河,漫步在幽静的小路上,看不见河水,但却能听到潺潺的流水声,闻到河水的气息。

找老家原址也是费了不少功夫的。后来发现了河边的一棵老树,才确定是这里。原来她已经变成了一个美丽的小岛。说也奇怪,那棵老树站在这里,我也不觉得它有多老了,焕发着新的生机。现在的家焕然一新,宽敞明亮的房子住起来当然舒服多了。

这张照片是在桥上拍的,因为河两岸的树长得太茂盛了,我们只有在桥是才能拍到沙河的全貌。平静的河水,郁郁葱葱的树林,远处林立的高楼,自然与现代,真是一幅和谐的画面。

成都真不愧是人居环境最佳城市!我热爱我的家乡!

【篇二:我眼中的最美乡村】

暑假里,我随父母走访了我们莱州市的几个乡村,我觉得最美的,还是我妈妈的老家——莱州市饮马池水库。

饮马池水库村里有饮马池水库,敬老院,老年大学……文昌饮马池水库是莱州城区十万居民的生活水源地,这里山清水秀,景色宜人,被称作莱州市的一颗明珠。

自古以来,传说有多位皇帝驾幸过莱州大地,并且留下了许多美丽动人的故事。以帝王驾幸的传说原址现在饮马池水库以内。有一泉水,流入池中,清澈见底,红鲤成群,相传,赵匡胤曾在此饮马池歇息,并在泉边石崖上留下马蹄印,明洪武年间,姜姓由四川迁此立村,取村名饮马池。1958年,修水库时,村庄迁至于此,原址及泉池皆被水淹没。

原来的饮马池村田野、高山、绿树、水库四面环绕,春天来了,北面的牛蹄山上绿绿的一片,上山有原来打仗留下的地道,还有部队在此驻扎,夏天人们农闲时,都爱到山上去走一走,去水库里洗衣服,钓钓鱼,生活的十分惬意快活。

现在饮马池村在市政府的带动下,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东面建起了饮马池小区,小区里风景优美,站在楼上,从阳台上就能领略到饮马池水库的优美风光。饮马池大桥上也修建了莱乌高速,北面的牛蹄山修建了老年大学,平时退休后的爷爷、奶奶们结伴来到大学里享受他们年青时不曾享受的休闲时光,学习他们没有学到的知识,写书法,弹琴,为自己的老年生活增添了乐趣。山上还修建了养老院,一些没人赡养,儿孙工作的繁忙的老人有一个安定的生活环境。

最美乡村——饮马池村,我爱你!

热门推荐
1梅花
2阅读,遇见更好的自己
3《城南旧事》读后感
4我们班的捣蛋鬼
5第一次熬夜
6摘樱桃
7一次神奇的采访
8我的过年红包
9请停止“染色”
10感冒好了吗
11掰手腕
12捡稻穗
13我最熟悉的一个人
14春天的柳絮
15携行李箱上路
16赞美大树
17这段木头里一定有虫子
18高校开学第一课校长讲话稿
19我的老师
20换个角度想问题
21愿有所息
22有趣的辩论课
23
24秋游恒山
25虚惊一场
26星空下的遐想
27感动五十三中
28我的拿手好戏骑自行车
29想起来就觉得可笑
30月光下的遐想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