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三国迷的作文

【篇一:我的笔筒】

我的书桌上有一个小小的精美的笔筒,这是妈妈从庐山带回来的。

笔筒是陶瓷制品,外形像竹节,圆圆的底座让它稳稳地立在我的书桌上。我第一眼见到它时,就很喜欢它。更奇特的是笔筒周身还有《三国演义》的人物彩绘,要知道我可是个三国迷呢。你看,有手拿双股剑的刘备,有号称“武圣”手持青龙偃月刀的关羽,有怒目圆睁、霸气十足的张飞,还有手握羽毛扇、足智多谋的诸葛亮……个个活灵活现、栩栩如生。每次看到这些彩绘,《桃园三结义》、《三顾茅庐》、《草船借箭》等三国故事就会出现在我的眼前。

你别看这个笔筒个头儿不大,它的用处可大了。平时在家里,我的毛笔、钢笔、铅笔都由它来保管。晚上看书、写作业需要用到笔的时候,我就可以随手抽来一支用,可方便了。

这支笔筒在我看来既是艺术品,又是我学习中不可缺少的学习用品,我非常喜欢它。

【篇二:我的“三国迷”表哥】

我的表哥今年二十岁,个子很高,瘦的像根粉丝。他说话像轻机枪似的,速度非常快。他的坏笑总让人忐忑不安,因为不知道他是否在想什么坏点子。

他是个“三国迷”,除了上课时间,其它时间都在看《三国演义》。我问他所有关于三国的问题,比如说诸葛亮是如何草船借箭的?周瑜是被谁气死的?关羽是怎么死的?……这些问题他统统都知道。

他读《三国演义》非常认真,不像别人,用目光扫一眼就过去了,他是全神贯注,一个字、一个字地读。他看《三国演义》比看其他书的时间要长上十倍,他跟别人说话都是一口“三国腔”,譬如“我只是‘略施小计’”,“哎呀,这次是我‘大意失荆州’”……不过,当他露出坏笑时,你要当心,他是否准备“略施小计”了,嘻嘻。

星期六,我到他们家去玩,一到表哥的房间就看到他正目不转睛地研读《三国演义》,连轰隆隆的打鼓声都听不到。他一直看到中午十二点,小姨叫他吃午饭他都不肯来。我觉得他天天看这套书都能当三国研究专家啦。

他教会了我许多知识,《三国演义》就像他的“好朋友”一样,天天陪他“玩”。

这就是我的“三国迷”表哥。

【篇三:三国演义读后感】

别看我是个小女生,可我是个不折不扣的三国迷。三国时期,天下大乱、群雄争霸、英雄辈出,《三国演义》这本书精彩地描述了这段历史,我非常喜欢其中的经典故事,如“赵云救阿斗、草船借箭、赤壁大战”等,但我觉得这本书最精彩的部分是生动地塑造了性格各异的人物形象。

书中我最欣赏的一类人充满了智慧。

诸葛亮是千古不遇的奇才,他初出茅庐就立下攻打曹操第一功,令关羽、张飞刮目相看。他的“草船借箭、三气周瑜、空城计”等计谋令对手视他为千载难逢的天敌,连才华横溢、自命不凡的周瑜也因他英年早逝,临死前留下了“既生瑜、何生亮!”的感叹。

孙权自幼聪慧过人,他九岁只身深入敌营讨回父尸,十八岁提领江东,把父兄留下的三代老将收于麾下,就连老奸巨滑的曹操也不禁感叹:“生子当如孙仲谋!”

书中我最敬佩的一类人充满了忠义。

刘备身为皇族后裔,奉天子血昭、扫除国贼、忠心汉室,他推崇以仁义为本,以德服人。

关羽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英雄盖世,可他只对义兄刘玄德尽忠。普天之下,他只敬三者,一敬天、二敬地、三敬大哥刘玄德,他认为大哥的仁义之心与天同高、与地同广。可怜曹操费劲心机,也未能收服关羽。

张飞同样是英雄盖世,他长坂坡桥头上一声断喝,吓退曹操八十万大军。可对大哥刘玄德言听计从、兄弟情深。

赵云身为五虎上将,在长坂坡为救阿斗孤身一人六进六出曹操大军之中,放弃了多次逃生的机会,身负重伤,终于冲出重围救出幼主。他对主公刘备的忠心令人感动。

书中我最厌恶的一类人充满了奸诈、自私。尽管他们夺取了天下,但他们的所作所为仍被后人耻笑。

曹操老奸巨滑,他一生信奉“宁可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他杀了对他有恩的吕伯奢全家,为实现个人理想他挟天子以令诸侯。

司马懿更是巨奸,他隐忍不发,只用一天的叛变夺取了曹氏四代君臣建立的江山,真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啊!

《三国演义》真实一本经典好书,通过读三国,我学习了历史、认识了三国中的英雄人物。我总在想,如果刘备早点得到诸葛亮的指点,如果孙策、周瑜没有英年早逝、周瑜胸怀坦荡,如果曹氏君臣对司马懿加强戒备,或许历史会重写。

热门推荐
1写给时光的感谢信
2森林运动会
3可爱的大熊猫
4有你真好作文记叙文
5小松鼠偷椰子
6八年级语文作文
7窃读记
8辩论的靶心
9我最崇拜的人
10快乐,可以很简单
11最美的风景
12生活万花筒
13我喜欢的水果
14清与浊
15今天爸爸妈妈不在家
16国歌博物馆参观记
17蚕宝宝成长记
18守诚立信
19定格在记忆里的画面
20知识滋润了我的心田
21榕树下
22那时花开
23雪魂
24拒绝支离破碎
25啊!爱我校园
26听风说话
27致远方朋友的一封信
28普法教育读本读后感
29游橘子洲
30读《笨狼旅行记》有感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