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心灵鸡汤的作文

【篇一:弹好人生主旋律】

在移动互联网大为发展的今天,我们的生活逐渐都被碎片化了——碎片化的时间,碎片化的阅读,碎片化的购物,碎片化的社交……碎片化,顾名思义,将完整的东西破成诸多零块。一天有24个小时,每个人都有最主要的事情或者必须要做的事要做,做完了剩下的琐碎时间便是碎片化的生活。但是即使生活琐碎,我们也不要让生活因琐碎变成碎片。

相比从前,现在每个人能从网络中获取的知识更快更多更丰富,心灵鸡汤更是喝不完,饮不尽。但是又是什么让我们的道德底线被一次又一次的打破,各种原来从未听闻过的事情频频发生?按常理,人获取的知识越多,就应该越有素质越理性,但事实却告诉我们不是这样。其中一个原因便是知识被碎片化的传播和吸收。先说接受,想必大家都看过段子、心灵鸡汤。那么你又有没有深入的去了解去思考。连你的理解都这么肤浅,你的实践又会是怎么样的呢。段子和心灵鸡汤便是这样,一个被他人总结出来的结论看似和你形成了共鸣,但其实对你的影响远不如你自己总结出来的强。再说传播,原来你看书的时候,书中若要阐述一个观点,肯定是论点、论据、论证挨个上,看完了书,你就好像知道了制作心灵鸡汤的全过程。而心灵鸡汤就好比直接盛了一碗鸡汤给你,你只管觉得好喝就行,但喝完隔天就忘了。看段子跟看书是不一样的。段子是告诉你什么,而好书是让你思考为什么。光是看这些琐碎的知识没有意义,让人困惑使人消极。只有自己真正地去思考才会懂得其中的道理。

所以有时候我们不能光碎片化的阅读获取碎片化的知识,有时候我们要摒弃那些碎片化,是生活更加充实。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正在彭泽令任上,督邮来巡视,县吏告诉诗人“你得整衣束带去见他”;诗人一听,叹曰:“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于是挂印而去。当年陶渊明遵从自己心愿舍弃了来之不易的彭泽令,而隐居田园去过清贫生活。然而就是这清贫的隐居生活是他创作出了许多让后世羡慕不已的作品,归隐将他推向了文学的殿堂,成就了他的艺术人生。然而在现实社会中社会却像一个工厂人们在这里离切分自己,使自己更多去适应不属于自己的社会团体。于是他们对物质的兴趣越来越超越了对精神和道德观的需要,所以他们花大量时间赚钱,使物质更丰富。最后他们失去了对自我的觉察,沦为了机器,或者说是更大的社会机器的零件。他们失去的不仅仅是自我觉察,还有还失去了自己的灵魂。但是这真的是他们想要的么?在生活我们需要做的是懂得取舍,有时候摒弃碎片听从自己的心愿才是最重要的,而不是为了物质上的需求去违背自己的意愿,是为了让生活变得更加充实,变得不再碎片化。

为了不让生活碎片化,我们需要的是让社会重组碎片。那又要怎么去重组呢?

在思考这个问题前,我们可以先看一道数学题:星期天,小明帮助妈妈做家务,拖地要20分钟,整理卧室要10分钟,擦玻璃要10分钟,用自动洗衣机洗衣服要39分钟,凉衣服要8分钟,小明要按照什么样的顺序去完成所有的事情?想必大家对这道题目都很熟悉,没错,这只是一道一年级的简单数学题,但是里面的做事习惯却不是人人都能够在做事情的时候想到的。虽然不一定人人都是小明都做这拖地整理卧室擦玻璃洗衣晾衣这种家务活,但是大家却做着与之相类似的事情。可能你觉得这道题目很简单,但是往往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却忽略了像在“洗衣机洗衣服时整理卧室擦玻璃拖地”这样简单的道理。然后慢慢的零星的几片琐碎的时间慢慢结合可能会变成30分钟也可能会变成一个小时,或者更多。而我们所需要的便是将这些时间去重组,变成一个整体。我们可以在这些节约剩下的时间里看一本好书而不是去碎片化的阅读,或是随着自己的意愿去做自己潜意识里想做的事情而不是为了金钱违背自己的想法。

可能这些事情听上去都很简单但是这些就是我们需要去认识去了解去实行的,因为即使生活琐碎,我们也不能生活因琐碎变成碎片,我们需要做的是重组碎片,弹好人生主旋律。

【篇二:碎片化的阅读】

如今,移动互联网大为发展,早已对我们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造成了巨大的影响。碎片化阅读指的是以网络为载体,进行断断续续,碎片化的阅读。

人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刷微博,看一类心灵鸡汤的文章。在地铁里,在马路上,处处可见拿着手机低头刷屏的手机一族。图书馆,书店越来越无人问津。相反,网络小说却成为了最热门的选择。人们越来越喜欢那些简单易懂的文字,来满足自己心灵上的需求。很明显,现在人们的阅读量比以前大了很多。我曾经看过一篇文章,里面说犹太人的阅读量世界第一。“世界的财富大多掌握在美国人的手里,而美国人的财富大多掌握在犹太人的手里。”既然如此,我们的阅读量得到了提高,为何还无法与他们相比拟呢?

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那些心灵鸡汤,网络小说,微博短文,真的能引起我们的共鸣,升华我们的思想,提高我们的文化素养吗?如果一直阅读这样的文章,不需要深入的思考,这些阅读除了消磨时间,就几乎没有任何的价值了。因此我们需要阅读一些有深度的书籍,中外名著,而不要随大流浪费时间,淹没在碎片化的信息海洋中,使自己的大脑变迟钝。

有人可能向我的观点提出质疑。那么,你现在可以机器名著里的故事情节,但如果让你回忆一下小说里的人物名字,早就模糊不清。看了这么多鸡汤文,让你说出精髓来,你能说出多少精华?真正的经典是不会被淘汰的,正因为它是精华,才能流传千古,才能深深的印在你的脑海里。而那些碎片化的文章过于浅薄,因此看它们便如过眼烟云。

在路上,在学习,工作后的休息时间,在睡前睡后带的半小时里,拿起一本好书,细细品读,你会受益无穷。在如今的快节奏生活中,我们应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阅读不碎片化的书籍,来丰富自己的思想,不受现代社会的负面影响,成为一个高文化素养的现代人。

热门推荐
1感恩母亲的爱
2识时务最为珍贵
3闸坡大角湾一日游
4那一抹橙色的光彩
5我的烦恼
6哦原来如此
7香蕉皮的启示
8溜狗趣事
9我的同学
10恋雪
11《穷人》续写
12有着一颗心
13游刘公岛
14个子矮的烦恼
15像风一样
16日子里的诗意
1720年后的我
18从这里开始
19春语
20心灵之灯
21我的初中生活
22“共享”的背后
23我爱你爸爸
24风景
25有书相伴
26内心的呼唤
27善良的同学
28中国风的境界
29不倒翁
30我的快乐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