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承转合的作文

【篇一:“碎片化”生活的正确打开方式】

清晨,15秒的铃声响了几遍,起床,整顿出门,路边买个餐包,嚼着走向地铁站,等地铁,戴上耳机,打开4G,点一首契合心情的歌,读一句每日英语推送,看一个小视频,浏览几条新闻,再挤上地铁,到达目的地。

以上是碎片化生活的实景,“碎片”顾名思义,如碎如片,即片段,部分,不完整的组成,网络使得信息爆炸,也加速了信息的拆分与概括,在现时代的节奏下,许多事情发生位移——无需定时定点,便可迅速完成。“碎片化”的概念就此诞生。

生活碎片化,实质是信息碎片化。它本身就可以是片段,如140字的微博,也可以是“大部头”整体中的片段成分,如影视作品中的古典元素。所谓“存在即合理”,碎片化事物之所以能立足,是因其短小,精悍,高度凝练而不失浅显,深合大众胃口。早在古代这样的“碎片”便有雏形:如绝句,数来不过20来字,却是有起承转合,一沙一世界,如小品画,将人物进行抽象塑造,“形简而神生,笔简而意赅”。现代这种简洁的体现,于小视频、微电影可见一斑,它们凸显某一主题而将其浓缩于短小的形式中,运用各式艺术手法,达到极佳的视觉效果。

然而,现今提起“碎片”,却并不总带有褒义色彩。碎片化的时间割裂人的注意力,碎片化的知识破坏了体系架构,碎片化的社交让言语化作气泡,让人失去了机会将心比心,促膝长谈。片段式的信息来得容易,又过分浅显,钝化了人的思维,而那些看似融入整体的,某些电影中的文化元素,实则断章取义,丧失了本真的内涵与光辉,消释了隽永的韵味。

我曾读到,如今网络媒体点对点的传播,“取消了信息间的逻辑关系”于是造成了知识的碎片化,由此派生出更多的碎片。在“缺乏大的文化积淀和思想逻辑的背景下”,便容易产生浮躁,产生众多情绪,影响人的心态。更重要的是,由于碎片信息篇幅短,阅读时间便也短,使得信息掉价,损失意义与价值,也间接损害了人的认知。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应当精其用,而去其弊,总而言之,对症下药。碎片化时间难以合为整体,便可用于做能够拆分的事,如背单词,看新闻,此外,我们必须保证给予那些需要专注度的活动足够完整时间,如阅读、写作。我们或许也可自发地拒绝某些已有的的观点信息,进行自主思考,寻回理性论断的能力,静下心来,找到生活真正的韵律与节奏。

热门推荐
1秋天的树叶
2我画的小公牛
3在红旗下成长
4我的理想
5记我做过的一件好事
6嘿,我这个人
7一只青虫的梦想
8八年级国庆节见闻作文
9争吵
10猴子乐乐拿蟠桃
11遇上碎片化的生活
12雅居乐的春天
13给爸爸的一封信
14狼的自述
15春天来到小树林
16挖野菜
17运动会
18读书真好
19每朵鲜花都有绽开的时候
20校园里的银杏树
21关于雨的作文
22校园的操场
23射击比赛
24妈妈变了
25别样的错位
26对诱惑说不
27好爸爸坏爸爸
28最近妈妈变忙了
29共享时代
30文具想象作文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