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厮磨的作文

【篇一:丧钟为谁而鸣】

“时间和文字在一个个老庭院里厮磨,这是文化存在的极温暖方式。千般荒凉,以此为梦。万里蹀躞,以此为归”。诗词,是一种高雅的文化。

这是余秋雨先生对文化现象的期待和愿望,然而在这些美好文字的背后,是丧钟隐隐的哀鸣,它传到当今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夹杂着人们对功利的渴望和文化的黯然神伤,愈演愈烈。

丧钟为谁而鸣?

一开始,学生们为了拿到高考的默写分数,只会背诵诗词,而不去体会其背后的艺术韵味,诗词的地位在学生们的心中每况愈下,甚至因为分值不高就对他置之不理。丧钟的长鸣,不仅是因为诗词的传播受到思想的阻碍,更是因为诗词被时间磨练了几千年,依然带着他缤纷灿烂的光芒出现在这里,人们一番斟酌损益过后,用一句“不值得”和质疑的目光对待它。

听听那一声声哀鸣着的丧钟,我们都走的太快,然而回望过去,那些在历史中流淌着的经典熠熠发光。是它提醒我们,为什么要放慢脚步,放下功利,回归心灵的纯净,感受诗词的美。

你可曾有过“近乡情更切,不敢问来人”的心情;可曾见过“山有扶苏,隰有荷华”的风景;可曾有过“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的感受,可曾经历“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的孤傲。可曾听一曲幽调,如愿如慕如泣如诉;可曾见一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可曾知道古人也有“不见子充,乃见狡童”的天真;可曾羡慕“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的安逸;可曾惊叹“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哲思;可曾追寻“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的勇气,当人们真正放下功利和所谓的效率,用最大的虔诚和最深切的情感,正视他们,就会感受到一次奇妙的、富有魅力的古今对话。木心说,人类文化的悲哀,是高雅的失传。那才是社会中最无力又悲哀的丧钟。

是时候停止哀鸣的丧钟了。

在灯红酒绿、喧嚣浮躁的世界中,是否会有几个身影默默坚守与耕耘那流传了数千年的文化。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在享受科技飞速发展,时代进步的同时,也应该停下脚步,暂时忘记那些世俗的数字,从心底里由衷的去欣赏诗词的美。感受它的温度,热爱它的表达,触摸它的情感,赞叹它的内涵。

而这种心态需要我们把它用到中国所有优秀的文化中去。学习文化,热爱文化,传承文化,传播文化。文化的魅力就在那里,静静的等待着更多的人去挖掘品赏。

时间和文字在一个个老院里厮磨,丧钟哀鸣声将经过一代又一代新青年的真情渐渐消退,千般荒凉,以此为梦,万里蹀躞,以此为归。

热门推荐
1入学
2秋天的校园
3最好的奖赏
4快乐的我
5第一次画素描
6说“莲”
7醉人的秋天
8我身边的人
9灯火阑珊处
10妈妈爱吃鱼头
11山楂红了
12以爱为话题的作文
13童年傻事
14我终于回来了
15第一次独立睡觉
16共享
17软枣猕猴桃自述
18军中也有爱
19一封家书表孝心
20呼伦贝尔大草原游记
21雪花
22我和海的女儿过一天
23感悟故乡之秋
24身边处处是感动
25推荐一个好地方
26爱要大声说出来
27谢谢您,妈妈
28我的家乡
29开在心田上的花
30一次有趣的实验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