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我的家乡南通】
我的家乡被誉为“教育之乡”“体育之乡”,它的景色优美,物产丰富。它就是美丽的南通。
南通有美丽的景色,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狼山。山脚下,有许多花草树木,旁边的长江在阳光的映照下,波光粼粼,如同一条银色的带子。上山路上,两边都是苍翠的树木,从远处看,狼山被树包围着,好像一颗绿色的翡翠。山上屹立着一座支云塔,在众山中显得格外突出,似乎下一秒就会将蓝天顶破。夕阳西下,落日映照在江水之中,天仿佛被刷了一层油漆,变成了耀眼的橘黄色。除了山上的风景,狼山下也有许多有趣的游览区域:那棵金色树叶的许愿树,上面挂着许多红丝带,人们可以在此处许下心愿;在供游客休息的亭子旁,有许多卖糖画、糖葫芦的老人,可以让你边逛边吃。怎么样,是不是很有趣?除了狼山,南通还有濠河、园博园等各种漂亮景点,等着你来游览。
南通有丰富的物产。西亭脆饼、狼山鸡、蓝印花布……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蓝印花布。制成布后,可以再加工成手帕、包、衣服,都十分精美。它的制作过程很复杂:从蓼蓝草中提取蓝作染料,将镂空花版铺在白布上,放下染缸,经过6至8次染色,使其达到所需颜色。传说有一个姓梅的小伙子不小心摔了一跤,摔在了泥地里,衣服不小心变成了黄色,后来掉在地上,沾在了蓼蓝草上,衣服染上了蓝色,人们看见了他衣服上的蓝色斑点,觉得十分好看,于是,摘下蓼蓝草回家研究,最终发明了蓝印花布。现在,南通蓝印花布博物馆里,可以给参观者一个亲手制作的机会,你也赶快来体验吧。
南通有灿烂的文化。最有特色的是风筝文化,其中板鹤风筝是最著名的。它的样子好似一只展翅高飞的鸟,最常见的叫只盈小鹅,它小巧、玲珑,装一对竹面鹅蛋壳“哨口”,再配数十只粟壳小口,飘然升空。这种“口”,能让风筝发出声音,这种响声好似鸟鸣,在空中回荡,十分悦耳。它在国内外多次大型活动中均有出色的表现,受到国内外风筝界的高度赞扬,先后获得了十余枚金牌。这样有趣的风筝,你想不想来放一放呢?
我的家乡有美丽的风景、丰富的物产和灿烂的文化,你也赶快来我的家乡南通体验一下吧。
【篇二:有一种香气在心灵深处】
借着暑假闲暇的时光,漫步于江南冗长的雨巷之间。翕动鼻翼,那潮湿的泥土的清香间,却好似有另一番古朴的香气隐匿其中,久久不散……
顺着青苔点点的青石板一直往前走,小巷尽头的拐角处的那个染坊只有一个人打理。跨入门内,不大的院子里整齐地摆放着几坛染缸,掀开竹笠,蓼蓝草制成的染料散发着曼妙的花草特有的芳香,沁人心脾。木棍搅动,沉淀上浮,香气飘散,有几十年经验的老师傅知道什么是上好的染料。手工刻制的木制的雕版,从木匣中轻轻取出,微微抖动,拭去灰尘,又一张一张地平铺开来。顿时,雕版的古朴香,染料的花草香,交织在一起,在空气中弥散、幻化,升腾……又凝聚在我们的心底。
刮浆板取出,老师傅不紧不慢地遵循着传统的制作方法。轻贴、覆盖、染料、刮浆……如此反复。双面蓝印花布的制作则更为复杂繁琐,老师傅毫不懈怠,遒劲的双手不停地挥动着,将布的每一个纤维都染印透彻。
天空放晴,印好的花布被高挂在院中的竹竿上。阳光透过,将画布深深浅浅地投射在洁白的墙面上。微风拂过,香气渐散,可这种记忆永远留在了我们的心中。
“嗯!这么多年了,还有这样的香味!”一位来买布的大妈将头深深地埋入其中,情不自禁地赞叹道。
“不仅是这布香,更是这手艺香,文化香啊!”在一旁观看多时的老爷爷感叹道。
是啊!无数的带着古色古香的传统文化在我们的生活中绽放着美丽,却又一个接着一个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在这样一个争利于市,追求速度的时代,已不再需要这些精致却费时费力的东西了。工业园区里,化工染料散发着刺鼻的气味,伴着机器的噪声和滚滚的浓烟飞向高空,企图消失得无影无踪。
只或许那些沁人心脾的馨香,会留在人们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