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知音世的作文

【篇一:碎片化一二事】

现如今的我们急于求索互联网上时刻更新的信息,互联网的发展加快了生活节奏,我们也逐渐习惯于在这样庞大复杂的网络里快速地收集、交流信息,但不可否认互联网也是激光网,它彻底支离了现代多数人的生活。

你是否发现已习惯于只浏览网页新闻的大标题?或只是点开朋友圈的图片不再关心文字?对文学性较强的文章也只是略看一二便“一滑到底”?很多人阅读的是“信息”,而不是“文字”,不再有耐心去了解新闻事件的始末,也疲于思考文字背后的意义,感受文字间流淌的语言魅力,甚至觉得它们“太过冗长繁琐”了。这使我们的思维僵化,辩别孰是孰非更是粗浅,缺少了真正的思考与深度发掘,就再难有耐心去用逻辑思维剖析大段文字,所谓的阅读更像是小学时的“造句”,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是词汇的拼凑,鲜有文字的艺术。我们需要的是纵向的分析思考,却不只是横向的涉猎浏览。破碎的阅读费手费电费眼,唯独不费脑。

如今的我们也深陷碎片化的社交。白岩松曾说:“时间都用来聊天而不是谈心,怎么会有真正的朋友呢?”手机这个“第三者”的出现,让深度谈心很难了。现在还能再体会“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的交心长谈吗?还能与人“把酒话桑麻”吗?微信、微博似乎让我们成为了“惜字如金”的人,交流的是信息而不是感情,试问,几十字的讯息与表情包能换来知音吗?我们常感叹“知音世所稀”,常感叹人生漫漫无人能伴,其实不曾发现,是自己关上了真正能情感交流的大门,手上明明有钥匙,你却偏要叫别人把门打开,这样不仅无法收获挚友,也不知不觉中与家人拉开距离。人与人的关系就像房屋,一砖一瓦盖出来的才结实,塑料合成板搭建得快,塌得也快。

当然不能完全否定碎片化生活存在的意义,在繁忙的生活工作中,人们需要这样快捷方便的信息传递,但不能完全沉浸于此,正确的意识对事物起推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起阻碍作用,合理利用网络的长处,别让自己的生活过分碎片化,才是适应现代社会的上佳姿态。

所以请拾起生活的碎片吧,就像小时候拼图一样,将它们重新拼凑起来,再听一听巴黎圣母院的悠扬钟声,看一看徐霞客所至的高山流水,品一品平仄押韵的音韵之美,领略世间万物,星辰大海。亦或是烫一壶茶,盛一碟小食,在晴朗的午后与家人朋友好好谈谈心吧。

【篇二:独步潇湘】

提锄挽篮,收一方落红,抉柳洒泪,送一池飘絮,流水落花春去也,潇湘妃子独徘徊,也许水做的你又在感怀身世了,看到随水漂流的落红,你想起了“花自飘零水自流”,水载着你的眼泪,也载着你的感情,流向了远方,留下的只有无尽的凄美。

“山中高土晶莹雪,世外仙姝寂寞林”。一曲红楼悲歌因黛玉你的凄美而悠悠响起,让世人思绪万千,而黛玉你的风采更是一道美丽的风景,海棠诗社中,你道出了“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其情其景,缠绵雅致,众人惊叹,菊花诗社时,你终胜蘅芜,一举夺魁“一样花开为底迟?”你问菊菊无语,问人人皆叹,还记得有一年,中秋之夜,你与湘云共赏月,即兴联句,湘云道出绝句“寒塘渡鹤影”。你思虑良久,几乎败下阵来,但是最后你脱口而出,“冷月葬花魂”,何等自然,何等雅致,你的才思,你的灵秀,可见不凡。

大观园中,才貌双全的女子极多,而黛玉你身处其中,恰似闲云野鹤,飘逸不凡;又像三春蒲柳,至柔至善,你没有宝钗的圆滑,没有湘云的开朗,而你的灵秀,你的率真,又独是一种美。《红楼梦》中,众人俱多泪,但我知道,黛玉的泪是最真的,你的泪承载着你的感情,那是一种纯真的,不含一点世俗杂质的感情,宝玉挨打后,黛玉大哭一场,眼睛红肿如桃子一般,而宝钗却只是红了眼圈,她的矜持是不允许她哭的,从中,我看到了黛玉你的追求,你的执着。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在大观园的浮华下,你选择了落红,你洒泪甘做葬花人,从此,那一地残红有了归处,于是,你轻叹“侬今葬花人笑痴,他日葬侬知是谁?”此情此景,令人潸然泪下,“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而你也只能空对着高山流水,无语泪先流,只叹奈何无缘份,泪尽而逝,你静静地离去,留下的只有那千年的遗憾。

古人云:“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月明星稀之夜,我常会想起这句,千百年前,黛玉也曾对月长吁,临风洒泪,千百年后,我也在此月下,挥墨如水,为你吟哦。

热门推荐
1我的朋友
2携带三宝追梦想——读《鲁滨逊漂流记》有感
3《金色的鱼钩》缩写
4蚯蚓
5一次难忘的经历
6棋如人生
7豆芽生长过程观察日记范文
8体育锻炼之计划外
9美丽的大草原
10面对爸爸的绷带我流泪了
11大力士——蚂蚁
12鼻子一酸的经历
13这就是爱
14坚持不懈
15我们班的大马虎
16元宵节
17读书小记
18读书使我陶醉
19快乐的端午节
20你不可不知的世界名人故事读后感
21我是发明家
22叙事的作文
23“辨”出新天地
24丢了作品
25我学会了骑自行车
26我的妈妈是超人
27温度
28发试卷
29暑假趣事作文
30我的中国我的年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