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之气的作文

【篇一:品忆南风】

翠袖凝香,信捻五弦,纤葱触音,仿若雪盈秀榭。

朱帷逢春,悄掩三秋,靥辅含情,真如花绻邃阁。

操吴语的静女以琴遮面,轻移莲步不染微尘,盈盈唱礼既毕,翕动朱唇低吟浅唱那溢满南国软风的小调。幸而为我们献上几曲评弹的佳人,均身怀绝艺。不然这“润、软、容”的风情万难做到极致,也不会有清流击石般的遏云之声萦回耳关。

然而于五义士墓前举行仪礼之时,软烟薄雾自然便消弭殆尽,唯余积尘的墓葬间的挽歌,穿越遥远的记忆呼啸而来。文化被躲闪的学子们偶然惊醒,好像春秋的低谷处需要一瞬的惊蛰。

那是一份令人遥遥瞩目的疏朗之气。激昂大义,可以一死生、去疾恶。所以我深深地怀疑吴乡的软语,那弱如无骨的方言——它是如何影响了这样一方水土?

吴王阖闾着人铸干将莫邪剑,彼此调和阴阳,如此看来,这样一处龙盘虎踞雄才辈出的热土,怎会拘泥于阴柔之气中?磅礴的古城墙昭示着东吴的盛事,而吴地的一众良才义士更传承了那铮铮铁骨。因此以软饰其表,或许只是为了迎来送往,平添一份灵秀之气以裨补阳刚之华。也或许,江南如同水盼兰情的高华门第的女流,执意要探来人之真性——如遇颓唐的庸人,徒显其表亦足惑之,而若有雅客登门,方显其博识远志。而那些落魄文人重临此地,亦分得出心态之高下——有人以被贬谪的苦大仇深充作谈资,大侃特侃身无长物,那他便将永远甘于沦落;同时也有人苦中作乐矢志不移,因而心中积愤喷薄直出,有如栖枝的凤凰飞离庇护之所。这样的文人才称得上得江南之恩赐,这样的风格才使南国的“闲雅”化肉为骨,于浮沉醉醒中超脱凡俗。

正如一句“来过就不曾离开”,其实来江南见识一下风物即可,未必需要流连于所谓的温柔乡。诸如永驻于此的言语,大可不必常挂唇畔。游园只是借景入情,借风见骨。如你诚心愿意效仿江南的风格,那便一睹枯冢罅隙间舒展的野蔓,祭奠一番坦然安息的先贤——无论在哪里,无论这方水土是蛮荒还是疮痍,他们都可以不拘于地域的枷锁。心存风雅,则无处不可挥毫泼墨、熠然生花。

许多文人墨客辗转作别江南之后,并非诗兴难发,而是即便入仕仍持本心。这便深深印证了这样的事实:江南是文思的启蒙所,也是文化的休憩亭。它只为暂歇的旅人停脚整装,只为开思想之渠而设,却把流于浮华虚妄的过客拒之门外。或许这里的星宿恍然间度过了多少苍莽的世纪,至今,江南却仍然幽僻而茫远。

实际上,若与江南相忆,处处即江南;若与江南相知,天涯即咫尺。

热门推荐
1写给时光的感谢信
2森林运动会
3可爱的大熊猫
4有你真好作文记叙文
5小松鼠偷椰子
6八年级语文作文
7窃读记
8辩论的靶心
9我最崇拜的人
10快乐,可以很简单
11最美的风景
12生活万花筒
13我喜欢的水果
14清与浊
15今天爸爸妈妈不在家
16国歌博物馆参观记
17蚕宝宝成长记
18守诚立信
19定格在记忆里的画面
20知识滋润了我的心田
21榕树下
22那时花开
23雪魂
24拒绝支离破碎
25啊!爱我校园
26听风说话
27致远方朋友的一封信
28普法教育读本读后感
29游橘子洲
30读《笨狼旅行记》有感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