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破茧成蝶,欲成大器】
古之成大事者,则不论灾难苦痛都经历许多。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古往今来,从苦难中成长的名人不少,了其中最令人钦佩的是这“十九年之人”。一个人有多少个十九年,但却知道,即使经过很多年,但这十九年使他们一生转折,破茧成蝶,欲成大器。
古代有晋文公逃亡奔波十九年,经历了一番磨难后成为五霸之一。可见其实十九年之重要。时间的度过而测量,而是用你知识的广阔为其铺垫。晋文公用了十九年来破茧成蝶,终留名于史。
西汉苏武出使匈奴被扣,但仍苦苦学习,不曾懈怠,历时十九年终被释放回汉。为何他在这十九年中不反叛或自杀呢。因为他一直坚持自己的信仰。破茧成蝶,不就在于此吗?十九年的北海苦旅成为他人生中不可抹去的色彩。正如一个人的一生中不正缺少这种色彩吗?假如你的人生一帆风顺,那么又何谈出人头地,又有何新鲜可言呢?
十九年带给晋文公的是满腹经书,才能卓绝,霸公之主,无可撼动。而带给苏武的则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沉稳与诗书的积累,则十九年的启示可谓是重中之重。
再看司马光花了十九年的时间才字了《成资冶通鉴》,这不是其一生的精华所在吗?你说你一年,两年,三年的时间很长吗?那十九年比这三年呢?只长不短呀!时间带给我们不是岁月的摧残,而是人生经验的积累。十九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而有的人则就恰恰败在了这十九年。例如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为何他直到晚年才获奖呢,而不是青春韶华之时得此荣誉呢?这是因为她用了无数个十九年去积累经验,去探寻。这是因为她的坚持,疟疾才被人类打败,她所认识的,所见到的不就是坚持吗?
人的一生中何其短暂,唯有不负青春年少,那么你才回破茧成蝶,成就大器呢?
那么十九年重要吗?肯定的。十九年的启示告诉我们岁月不仅惊艳于时光,也惊艳于世人。年少的忙碌只为今日的辉煌。你的人生因此而精彩。
十九年的启示让我们知道了坚持,让我破茧成蝶,成就大器。因坚持,方努力。
【篇二:随书而趣】
古色古香,琴声优扬。一架纸飞机,随微风飘进我的书房。
睁大眼睛,注视着那一个个淘气的小孩,别看它们身穿黑衣,却各有姿色。大丈夫能屈能伸,顶天立地。而这一切的一切,都在每本令人深思熟虑,乐趣满满的书里。
对书,对书的作者,我有些疑问:这些故事是真的吗?如果不是真的那又怎么会有那么多的假想,幻想呢?还是受到了什么东西的启发吗?如果我以后能当作家,我一定会把自己的潜能都激发出来,为孩子写好书,写生动、有趣、充满文学色彩,哲学理性的书,让孩子在看书中成长,在知识的海洋中游。因此,从现在起就要多看书,以书为趣,作文才能有大提高。想成为作家,说说容易,可还是要靠自己的实践,努力。
缕缕阳光,透进窗户,圆圆斑点,美丽而平凡,照射到正靠窗旁看书的我的书上。抓住那些光点,抓也抓不着,只感受到阳光的亲和力。因为那是你的知识,现在还很渺小,直到你满腹经书,你就会意识到,那个知识源点,其实是那么清楚可见,摸着也是暖绵绵的。
乐趣,是从看书而来的,从看书中滋生乐趣,同时也在接近那个知识源点,随书而趣,是一场心灵的沐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