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善德如花,芬芳长存】
当一阵微风拂过,每一朵花都会骄傲地昂起头,它们开在旭日初升的阳光下,开在白雪茫茫的悬崖边,更开在普通百姓的心中,这些花儿点缀着神州大地。它们的香气晕染者浩浩荡荡的中华魂!
我愿意是一朵迎接蓬勃朝阳的花,因为他们正是那灿烂朝晖下的青春之花!
他们别出心裁,在自己居住的城市马鞍山最繁忙的公交线上,投放了许多“爱心零钱盒”。当人们昏昏沉沉挤在公交车上,因为匆忙而忘记带零钱而着急时,看到这温暖贴心的爱心零钱盒,一定会欣喜万分。这就是几位普通中学生的善举,其中有一位同学李霞说“爱心零钱盒已经实行了一个月了,许多市民借了零钱后都不忘归还,我们要让这份正能量传递下去!”这一小小的善举,有多少人为这些花儿般的少年点赞!
这些朝气蓬勃的少年们,在早晨第一缕阳光洒下大地时,绽放出了最明丽的姿态,他们那清新的香气唤醒了人们还未完全苏醒的心。是啊,你闻,善行之花,芬芳长存!
我愿意是一朵花,一朵挺立在茫茫雪原中的花,因为他们是那白雪映衬下的师德之花!
看了一篇西藏地区急需老师的报道,他动了支教的念头,得到了妻子的支持,即使他俩当时已是成都某名校的老师。3年后,妻子带着3岁的女儿也去了西藏。夫妻俩创办了一所位置偏远、条件艰苦的学校,他们就是胡忠、谢晓君夫妇。“我就是喜欢听到娃娃们的读书声,真美啊!”胡忠说。这一听,就是12年。这12年,他们当起了藏族娃娃的老师、家长,甚至保姆。他们带上自己年幼的孩子,是为了更多的孩子;他们放下苍老的父母,是为了成为最好的父母。
这对意志坚定的夫妇,他们用极致的深情,谱写着自己不悔的抉择。他们是高原上怒放的并蒂雪莲。他们那香远益清的花香,缭绕在藏族娃娃渴求知识的心上。是啊!你闻,师德之花,芬芳长存!
我愿意是一朵花,一朵沁人心脾的花。因为她正是那抚慰人心的淡雅之花!
她的名字让我想起“知有清芬能解秽,更怜细叶巧怜霜”的诗句。那是吟咏兰花的,我却以为那是吟咏她的。她叫叶兰花,是浙江衢州市一个社区调解主任。在民事纠纷调解的六个年头,叶兰花不分节假日,不分白天、黑夜,只要有纠纷,她就随叫随到,先居民之忧而忧,后居民之乐而乐。为了方便老百姓找到自己,叶兰花公布了自己的手机号码,开通了“兰花热线”,全天免费服务。平均每天接听至少5个以上求助电话的叶兰花始终认真负责,对每个电话的内容进行详细登记及时回复、解决。六年来,不分昼夜,从未间断。
急居民之所急,解居民之所忧,解开多少人心头的疙瘩,抚平了多少人心灵的褶皱。叶兰花,她正如兰花般散发出丝丝缕缕馨香,沁人心脾。是啊!你闻,善德之花,芬芳长存!
梁启超说过:“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中华五千年泱泱大国,我深知祖先“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传统美德不能没有后人传承。作为当代中学生的我,应当向美德少年程宝留、李俊杰学习,在他人需要帮助的时候,敢为人先,做一个能给别人快乐也快乐自己的人。在中华民族这片沃土上,善德是一丛美丽的花,我是那当中最平凡的花,但我决不平庸,我会和这些怀揣梦想的少年一样,让风儿带走我们那疏朗清新的芬芳,让人们爱上这芬芳,让这善德的芬芳代代相传,融入中华民族的灵魂!
善德如花,绚烂绽放,芬芳长存,塑我国魂!
【篇二:第一次上街买东西】
有一天妈妈在厨房突然叫道:“宝贝,有空吗?能帮妈妈买样东西吗?”“啊?!”我惊讶地张大了嘴,“我一个人吗?”妈妈点点头解释道:“我在洗鱼了才发现家里没姜了,一手的鱼鳞,你帮妈妈去买吧。”我无奈答应了,从零钱盒里拿出八个硬币放兜里出门了。
我跟妈妈一起买过菜,知道菜摊就在小区里的书店旁边,只要穿过门口的小公园就行。我连蹦带跳地,口袋里的硬币也叮叮当当地响着。
顺利地到了小店,店主阿姨正忙着招呼一位叔叔。我紧张地握紧了硬币,好像那硬币会张开翅膀飞出来似的。阿姨发现了愣在一边的我,亲切地问我:“小朋友,你要买什么?”我鼓起勇气,努力发出最大的声音回答:“阿姨,我想买姜。”“那买多少呢?”阿姨又问。糟糕,妈妈没告诉我买多少,总不能跑回家问吧。我灵机一动,把握着硬币的手从口袋里伸出来,数了一遍硬币,然后递给阿姨:“买8块钱的吧。”阿姨笑了:“哈哈,这么多硬币啊。”阿姨称好了姜,还额外送给我一大把葱。我开心地拎着葱姜飞快地跑回了家。
妈妈一打开门,我就高举着手里的葱姜说:“妈妈,我买到了。”妈妈很感激地说:“太好了!谢谢你帮我去买了姜,多亏了你,不然晚上这鱼就没法吃了。”我开心地说:“不客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