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经济的发展的作文

【篇一:由端午节引发的思考】

前些日子我在网上看到了一些新闻,相关韩媒称“屈原是韩国的,端午节也是韩国的。”这让屈原先生在九泉之下怎么能安心?而且韩国端午节申遗成功了,他们的言论被世界承认了,这个事实无疑让中国人感到讶异和愤怒,同时我也在思考:韩国为什么要这么做?它的目的何在呢?它为什么敢这么做?

为什么?众所周知,韩国在历史是一个向中国俯首称臣的附属国,在近代又受到日本的压迫,如今国家经济的发展又不得不受约于美国,这导致了它疯狂的剽窃中国文化,除端午节外,中医、甲骨文、汉字都有着不同程度的侵犯现象,韩国正在极力地改变受中华文明影响的韩国文明,于是它想出了一个好方法:据为己有。何况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好的东西谁不想拥有?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贸易的全球化,不少国家收获了累累硕果,韩国也不例外,经济的飞速发展让它开始重视这个国家的内涵:文化底蕴。试想一下,没有强大的文化支撑的国家怎么能经历风雨昂首挺立在世界这个大舞台上?韩国想用中华文明填补自己的空白,企图利用文化来抬升自己在东亚的地位,明明是强盗般的行为,偏偏还要装得光明正大理所当然,它的虎狼之心,早被世界识破。

它为什么敢这么做?第一,它的强大后盾是美国,美国的超级地位代表了强大的实力。第二,中华儿女越来越不重视文化的现象被发现了。因此,韩国认为:既然你们不在意,我们又有强大的大哥,抢你的端午节不行吗,有本事你拿大炮轰击我呀!

这给我们深刻反思的机会,当韩国一次又一次地肆无忌惮的侵略中华文化的时候,我们除了愤怒的谴责,是否应该反思为什么韩国可以将中国的端午节申报成自己的传统习俗呢?归根结底还是我们重视不够,保护不当。我国的文化保护部门也应该更加重视自己的工作,防止他国的文化侵略,早日把中国文化申遗,刻上世界认同的烙印,并且让国民更加认同自己国家的文化。

端午节,一个纪念屈原和吃粽子的盛大节日,在所有的华夏子孙心中都是重要的存在,单单从过节的时候我们收获的喜悦来说,我们决不允许端午节离开我们。

【篇二:共享中的中国】

现代的中国是高速发展的,其文化、经济、政治在国际的影响都非常大,并且都还在不断发展与进步着。我们的改革开放带来了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必定会带来:“共享”产业的出现发展与繁荣。

为了让我国的经济更上一层楼,我们的习大大在全球范围内推动了“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目前,已经得到几十个国家的相应与支持。“一带一路”是根据中国古代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而提出的,带动了延边许多国家经济的发展。自古繁荣的中国在经过外国殖民扩张与掠夺后,现在也已找回自己原先的位置,中国的经济得到飞速提高,发展过后所做的就是面向大众发展分享。

在当代中国,各省各地方几乎都已安装了共享单车。共享单车的出现,方便了人们的出行,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也间接的保护了环境,减少了碳排放量。到大街上,你会发现已经没有了来来往往的车辆与拥挤的交通场面,有的是人们骑着不同颜色的共享单车穿梭于这个奇妙的城市,缓解了交通压力,也保护了大气环境。在今年两会期间,各个委员住所附近都随处可见共享单车的身影,委员们甚至骑上“小蓝”“小黄”“小红”就去参加了两会,这种场景吸引力所有人的目光,也进一步的推动了共享单车的发展。共享是美丽的,共享是进步的,那么所有的共享都会收到好的结果么?

“苍茫的天涯是我的爱……”在这原本寂静的夜空中出现了一群会跳舞的“抗议人”。中国的共享已经涉及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共享单车、共享雨伞、共享床铺,甚至连广场都是共享的。广场的功能巨大,有人散步、聊天、跳舞。但只要一方具有比其他方更多的资源,那么必会引起两方的矛盾。有条新闻说老人在篮球场跳广场舞,这还没完,他们居然为了占场地把打篮球的小伙子们给打伤了。共享会带来好处,但也会带来不利的方面。

从唐朝的繁荣到新中国成立后的改革开放,再到今天的一带一路,中国早已不是外国人口中的“东方病夫”,现在的中国是一条巨龙,在世界的舞台上演出。提到"共享"必会先想到中国。共享是把双刃剑,有利必定会有它的弊处,所以共享也需要一定的限度,这样才不会激化矛盾,才能使我们的中国继续共享下去。

热门推荐
1解忧杂货店读后感
2记忆中的糖果
3寒假里最美的一件事作文
4我生活中的发现
5妈妈夸我真懂事
6故乡的小河我的最爱
7蜘蛛织网
8小小金融家活动
9湖北,我的家乡
10纺织者的美学
11给山区小朋友的一封信
12读书伴我成长
13爱不需解释
14疯狂的时光机
15我和书的故事
16我的二三事
17一节难忘的课
18走进乡村
19家有四狂
20《西游记》读后感
21一次刺激的体验
22我还想做细心的孩
23没有“以后”
24深入灵魂的热爱
25班上的秘密
26鲸的自述
2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8难忘的端午节
29照片里的故事
30我成功了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