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乡村婚礼】
舅舅今天结婚,我和弟弟去当捉鸡娃,我手里抱着一只公鸡,它的嘴被封着,如果不幸被啄一口,真的一生都忘不了。
来到舅舅家,红沙发,红杯子,红窗帘……什么都是红的。我和弟弟刚进门,手里抱一只鸡,提着一袋麸子,拎着一挂即将劈啪作响的“红地毯”。下楼后,到新娘家把鸡一放,我们把“红地毯”拴在衣服上,一边捉鸡,“红地毯”在后面“噼里啪啦”一阵乱响,放完真的是一地红。
终于到了顶门的时候,我们闪身进门,把门栓上,弟弟开始吹气球,吹了一地,等他们进来踩。开始撞门了,他们找到了钥匙,在外面笑,过了一会才发现开不了门,我俩嘿嘿一笑,我们顶着门呢,除非把门拆了,他们用铁丝开,有人直接撞门,可惜门是才换的。
他们只好认怂,我俩在里面喊:“给红包,给红包,不给不开门。”过了一会,我们每人拿张百元大钞当扇子。看来也差不多了,我们用吃的在床上摆了一个“心”,把房间打扮漂亮,准备开门。
谁知门刚一开,我俩就被撞得往后退,而且我和弟弟有着“一百斤兄弟”的称号,理所当然地把身后的厕所门撞开了,里面正是新娘,我们捂着脸,说了一句:“I'msorry。”赶紧闭上厕所门。刚转身,新娘家人和我俩开玩笑,一根葱上系一个馒头,让我们吃,我们吃完,已经说不出话了。
这次的乡村婚礼混乱热闹,除了有一点冒失,还赚了几百元。我就喜欢这种热闹事,还能发一笔横财。
【篇二:家乡的婚俗】
腊月二十六是舅舅家二表哥结婚的日子,我亲眼目睹了镇雄人结婚的整个过程。
镇雄人把结婚的那天叫做正酒,正酒的头一天晚上,重要的客人就会陆续到来。这一天有两件重要的事情,一是挂红,二是记账。挂红就是把送给新郎家的东西挂起来,整个屋子被映得红红的。记账,就是把送礼人的礼金数和名字记在一本册子上。挂红这一仪式完毕后,主人在堂屋里摆上桌子,先请辈分大的人上座,新郎敬酒。这时候,喝酒的人必须说四言八句,不然就下不来台,若你不说而旁边的人说了,那么你就没有酒喝了。所谓的四言八句,就都是些吉利的话,比如:“左手开门生贵子,右手开门做高官。”“一个盘子花又花,里面装的是葵花,大家都来抓一把,明年生个胖娃娃。”
正酒当天,新郎家要邀请六个女的和若干个男的去新郎家接亲。新郎到达新娘家大门时,新娘的姐妹们会准备一条大凳子放在大门口,让新郎坐下,换上老岳母家为他准备的新衣服,进门后给新娘家的七大姑八大姨一一磕头,然后人家就会说“发财发财”“事业顺利”之类的吉利话。在新娘家吃了早饭后才可以把新娘接走。只见接亲队伍在前,送亲队伍压后,一路的唢呐声和鞭炮声,好不热闹。
当接亲队伍返回到新郎家村口时,村口已经聚集了黑压压一大群人,他们个个眉开眼笑,喜气洋洋。村口到家门的这一段距离,新娘要由新郎背到自家门口,她的脚是不能落地。到了家门口,只见一位身着四开袋,头戴老者帽,叼个烟巴斗的老者站在院里。他的身后,有一张八仙桌,上面摆着一斗五谷料,嘴里含着猪尾巴的猪头,香烛供品等。老者手抓五谷,大嘴一张就喊:伏曦,马头三尺插红旗,炮响三声人尽知……喊完后将手中五谷向新人脸上砸去。老婆婆在旁连声称谢,老者连说:“谢毛,谢毛。”这就是最热闹的退车马仪式。仪式结束后新郎新娘就被送入洞房,还会有一个小娃娃去给新人送茶,讨糖吃。主人家最后的工作是招待送亲的人吃饭,打发礼品。
在镇雄可以说除了过年外,最热闹的就数结婚了。因为不管哪一家的孩子结婚,基本上都是全村人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