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谋心的作文

【篇一:用心灵来阅读】

易中天曾说:“读书分为谋生和谋心两种。谋生的读书是从小学一直读到大学,为的是找个工作,这不是真正的读书;而谋心的读书则是为了心灵的寄托和安慰,这才是真正的读书。”

我愿做一只小鸟飞翔于书籍的天际,去感受书籍所带来的自由。我愿成为一株草,亲吻如露珠般的书籍。阅读所带来的不只是活着,也不是为了活着,阅读让人的心理感受人性光辉,触摸生活中的真善美。

吮吸《苏菲的世界》,我仿佛遇见现实的爱丽丝梦游仙境,从书中体会到哲学的魅力。采撷《挪威的森林》,我感受到少年渡边与直子、绿子之间的细腻的情感,展现了青涩的初恋故事。寻问《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崇敬“钢铁勇士”保尔,一位视挫折为朋友的勇敢的战士,书中的他身染重疾,仍不忘创作《暴风雨是怎样炼成的》的动人画面不断浮现在我眼前。抚摸《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犹如与海伦凯勒在进行着生命的对话,身残志坚的她让我敬仰,她坚定不移的信念仿佛也在激励我勇敢面对生活的困难。

在灿烂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何不是一块瑰宝?

《红楼梦》,令我感到酸甜苦辣的一本著作。我欣喜,宝玉对黛玉一往情深,两人情投意合,那是对爱情的向往。我憎恨,王熙凤心狠手辣,“借刀杀人”之计杀死尤氏,弄权铁槛寺,那是对丑恶的讽刺。我庆幸,庆幸巧姐没有落入奸人之手,而是被朴实善良的刘姥姥所救。《红楼梦》正如是社会的镜头,映射出当中的百态众生。

《祝福》,悲情遭遇令人心酸,人情冷漠则令人心寒。祥林嫂一时美好过后的家破人亡如流星闪射光芒后的落寞。书中所带来的是鲁迅“用笔的武器”般“咄咄逼人”的语言,犀利独到的评价,是对封建礼教赤裸裸的批判以及当时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祝福》,就如社会的利剑,指向封建与腐朽。

凯勒说,一本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无限广阔的生活海洋。

阅读便是对心灵的慰藉,阅读不只是为了活着,“腹有诗书气自华”,用心灵来阅读,便能带来心灵的感悟。

【篇二:还精神文化一片净土】

这些年,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广播电视节目大多是以取悦观众或积聚人气为目的。文化类节目的特点恰恰与这种“快速娱乐”的主流价值取向相悖,导致收视率极低。于是,许多文化类节目都转向以低俗娱乐的形式传递文化,以求收视率大增。

当今社会,不断倡导精神文明建设,可是文化的普及和人民素质的提高总是得不到显著的成效。想想原因,其实就是一个“利”字当头。传播文化的人不是抱着真心想让大众品味到文化的浓厚积淀的心态,汲取文化的人也不是抱着真心想要受到文化熏陶的思想,他们一心为的只是把文化变为自己获得物质生活的工具。物质利益和精神文化开始争夺生存的空间,而人们的物欲就像是一副催化剂,往往促使物质利益在一眨眼的功夫中就获胜。所以,如今的精神文化无论在哪,都难以再找寻到能容得下它的,专属于它的一片净土。

如果说坚韧执着是成就一个伟人必备的素质,那么尊崇文化价值就是文化界大师诞生的先决。纵观历史,总会看到许多文化先驱都以自己高尚的人格操守极力维护那片精神文化的净土。孔子为传播自己的儒家文化,周游列国长达十四年。曾与弟子在陈、蔡两国之间被围困。但孔子依然每天不断地学习,弦歌不绝,没有一丝的埋怨与担忧。他本可以以自己广博的知识在一个国家安定下来做个官,却总因为君王与自己志不同,道不合而放弃入仕的机会。正因为他心中装的不是“利”,所以即使是贫穷也无法改变他对传播文化的坚守。他把文化放在比自己生命还要至高的位置上,我不禁感慨,只有这般的圣人才能在自己日常的言语中带给别人无限智慧的启迪。“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的鲁迅先生亦是如此。当他看到一部日俄战争的纪录电影片里,中国人围观日军杀害中国人的情节时,认为“救国救民需先救思想”,于是弃医从文,希望用文学改造中国人的“国民劣根性”。倘若鲁迅先生选择继续学医,他或许可以凭借自己的医学知识开一家大医院赚钱,而不用因为文章而忍受别人的冷嘲热讽。但鲁迅先生坚信文学的力量,坚信以笔为武器一定能让中国人民的思想焕然一新,带领他们以崭新的姿态冲破黑暗。是纯粹的精神文化让这些伟人们拥有了精神的寄托,哪怕物质生活再怎么的不公平,心灵中那一方专属于精神文化的净土早已成为了他们前进的支柱。

再想想今天的学生学习文化知识,又有多少人能够像前人那样为的是丰富自己的精神境界,为的是以自己的知识向人类社会奉献自己的价值。易中天先生说过:“读书分为谋生和谋心两种:谋生的读书是从小学一直读到大学,为的是找个工作,这不是真正的读书;而谋心的读书是为了心灵的寄托和安慰,这才是真正的读书。”今天更多的人是属于前者。学生不认真学习某科是因为高考不会考,也就是说认真学习的知识只是为了高考。接受政治精神熏陶,是想成为一名公务员拥有稳定的工作和收入……久而久之,文化精神的实质会被物质利益扭曲得面目全非。等到精神文化的净土上物质利益的杂草遍地丛生,虽然拥有了一生一世都享受不完的荣华富贵,而精神极度空虚,那人生也必定不会精彩了。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不应该只看到经济建设的使命,精神文明建设也极为重要。我们要热爱文化,在时光之路上慢慢咀嚼、品味文化的真正内涵,发现文化的真正魅力。也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觉得学习是一件又苦又累的事情,不再会是认为要面临高考而被逼无奈。

为精神文明留出一片净土,就是为我们的心灵留有一片最纯净的天空。

热门推荐
1心中的感动
2外号总动员
3我尝到了成功的滋味
4我最喜欢去的地方
5夹弹珠比赛
6老师变了
7浮沉
8可爱的小螃蟹
9唠叨中的爱
10平凡的英雄
11怒放的生命
12军训的日记
13大公鸡
14校园的冬天
15孤独
16胜似亲人
17依然存在的“绿色”
18第一次买菜
19我喜欢的作业“剪纸”
20内心的勇气刷新着我的生活
21温暖的旅程800作文
22骄傲的桃树
23面对不幸
24把黎明的美丽带给曾失落的我
25那一片白衣胜雪
26科技在发展,社会在进步
27一次难忘的秋游
28假如没有高考
29我喜爱的一种美食
30谷堆旁的故事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