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我的漫画老师】
“读书不过自用心,老师不过引路人”。我遇到了许多有特点的老师。但是,我印象最深的还是会“变色”的罗老师。
一张方正的脸,剑眉下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和一张能说会道的嘴巴,讲起课来,那真是妙语连珠,口若悬河!而且“杯不离手,水不离口”!
课堂上,我们的罗老师经常“变色”。上课时老师发现有人不认真听讲,就会变成“黑色“的。
记得又一次,罗老师正绘声绘色地讲着课,我们津津有味地听着。突然,他停了下来,阴沉的脸像黑锅底似的望着教室后排,把食指放在嘴前,示意我们不要知声。我们都很纳闷,顺着罗老师的目光看去,只见,小丽正低着头,不知在桌底下忙活啥呢!罗老师悄悄地走过去,脸上又变出了奇怪的笑容。我心里想:小丽这回怕是“完蛋了”,很想提醒一下小丽,可是看着犹如“包公”一样脸色的罗老师和他脸上“玩味”的笑容,想想还是算了吧,免得“引火烧身”。可是小丽不知在干啥太入神了,竟毫无察觉。罗老师走到她身边时,她才猛地发现,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东西扔进桌子里,但是太晚了。罗老师从桌子里拿出一个小玩具,脸上“玩味”的笑容瞬间就不见了,眉头紧皱的看了一会儿,“狠狠”地瞪了小丽一眼:“给我站着!”小丽的脸红得像猴子的屁股似的,不知所措的站了起来。罗老师把小玩具放进衣兜里返回了讲台,脸上的神情又变成了“眉飞色舞,多姿多彩”,继续讲起课来,仿佛刚才的一切都没发生过一样。不知不觉间响起下课铃声,罗老师走到小丽身边,掏出小玩具递给她,小丽竟不敢拿。罗老师露出慈祥的笑容语重心长地说:“记住,以后上课要认真听讲,切莫做小动作,知错能改就是好孩子。”小丽此时才如释重负,使劲儿地点了点头。罗老师脸上露出灿烂地笑容,此刻他又变成我们熟悉的“粉红色”。
罗老师不仅“色彩多变”,而且很幽默。总会给我们讲一些他小时候的事,例如:小时候下河玩水,忘记上学了,早上被老师骂了,上中学忘带语文书,跑十几里路去拿书……
下课之后,老师经常陪我们一起玩,留校时还带我们去吃火锅……此刻他又变成了我们心目中的“大红色”。
如果要我给罗老师画漫画,真不知画什么表情,因为他的表情时刻都在变化着,令我们琢磨不透。这就是我们的“变色”老师——罗老师!
【篇二:文字迷】
泡一盏茶,赏读一本书,玩味百千文字,于我而言,这样的事情实在是太美妙了。在朋友眼里,我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甚至有时候有些孤芳自赏的“文字迷”。
对于这个称号,我完全心安理得地接受,因为对于文字,我真的有种发自心底的喜欢。虽然我不是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也不懂甲骨文,对汉字的演变也只是一知半解,但每每看到那由一串汉字组成的或长或短的文段时,总能深陷其中,不可自拔:有的妙趣横生,诸如“地球上最后一个独自坐在房间里,这时忽然响起了敲门声……”简直就让人遐想连篇,然后陷入深深的思考;有的深情款款,诸如“我登上的北上的列车,潇潇暮雨里,肯定夹杂着母亲的眼泪。”又能让我不禁情动心底,而后一个人在阳台的一角默默发呆,一幕幕回想着早已被自己忽略殆尽的亲情与爱。这样的沉醉,让我很多时候与身边的人格格不入,人群堆里的那个自己,恍若天外来客,不食人间烟火,一本书,百千文字,好像就是我的全世界。
当然除了赏读文字,我更喜欢的还是亲自写作,尽情地玩味文字。开心的时候,我喜欢用文字来记录;伤感的时候,我也喜欢用文字来表达;孤独的时候,我更是喜欢用文字来自我陪伴和安慰。屡试不爽,每次几千字写罢,波澜起伏的内心马上趋于平静,洋洋洒洒的文字更是让我觉得酣畅淋漓,不亦快哉!
记得,去年找房子的那段时间,一个半月的奔波,让我身心俱疲,而这个过程中,看到那么多人不用努力就已经衣食无忧,我的心里顿时五味杂陈,一种北漂的心酸感陡然袭来,猝不及防,一阵眩晕,我无法平静,无端升起的抱怨之心越来越浓。心乱如麻的我,胡乱看到了枕头前躺着的一本书《淡定的人生不寂寞》,突然觉得格外亲切,其实这是三年前买的木木的心灵鸡汤。或许是它带给我的灵感吧,我打开了QQ空间,用一篇近三千字的《胡思乱想》理顺了自己内心的千丝万缕,也就是在日志里不断前进的文字中,我开始让自己浮躁的心变得平静,懂得了“格局”的意义。是文字救了我,感谢文字,让我学会了反思和感恩,接下来一个多月里,灵感出奇的多,《再不珍惜,就没有机会了》《人生若只如初见》《静品一盏秋》《谁的青春无折腾》……一篇篇长篇随笔不断充实着我的QQ空间,也不断丰满着我的内心。夜深人静一个人的时候,默默地翻看着自己写过的这一篇篇文章,曾经的一幕幕就像放电影似的不断跳进自己的脑海,恍然觉得,这一刻的我,真的好幸福!
文字于我,真的好美好美,就像我的伴侣一样,给我扶持,让我着迷。而我,也心甘情愿地、非常配合地,在休息的时候,累了的时候,开心的时候,难过的时候,泡一盏茶,上读一本书,沉迷于文字的世界里,做一个乖乖的“文字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