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清明节的作文】
每到清明节的时候,学校都会组织我们去烈士陵园扫墓。烈士陵园座落在望奎城的东北角,占地十多公顷,是一处风景优美的去处。
走进烈士陵园,那苍松翠柏,古树参天,土山上的小凉亭隐约可见,一潭清澈见底的湖水,波光粼粼,不时有小鱼游出水面嬉戏……
烈士墓掩映在树从深处,我们在老师带领下打扫了烈士墓,朗读了碑文,敬献了花篮……平常嘻嘻哈哈的同学们,此刻也都很庄重。去年清明节看到的那个白发苍苍的老爷爷又静静地伫立在烈士墓前,出于好奇,我们围拢上去,叽叽喳喳地和老爷爷攀谈起来。原来老爷爷是冯耕夫等烈士的战友,是当年河口事件的亲历者。他经常到陵园看看战友,和他们聊聊天,告诉他们国家的大事,日新月异的家乡变化。老爷爷回忆起那烽火连天的岁月,伴随他的思绪,我们也仿佛来到了六十年前的卫星河口,冯耕夫、王炳衡、胡再白等正在殊死与土匪们激战,他们为了人民的解放,为了让子孙后代过上和平幸福的生活,倒在了战场上,流尽了最后一滴血。
老爷爷的眼睛湿润了,我们也浸满了泪水。烈士墓更加庄严肃穆,烈士纪念碑在同学们心中更加高大了。
陵园中还有很多游人,有老人、小孩、学生,他们或看书,或散步,或聊天,和谐安逸写在每个人的脸上。我想,现在的美好幸福的生活不都是烈士用鲜血换来的吗?这不也是烈士的憧憬和希望吗?
走出陵园,我耳边回荡起老爷爷在烈士墓前朗讼的那首诗,“呼兰水中英雄血,妙香山头壮士魂。投身革命他乡死,不求马革裹尸还。”
我们作为一名中小学生,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将来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更好地缅怀烈士,告慰先辈。
【篇二:书说】
曾经离歌中的停顿,曾经殊途里的深情怨恨,曾经缘定三生的欢笑泪痕,曾经烽火狼烟的卑劣残忍,总是有人奋不顾身,在传说中沉沦。总有人像陌路人,听一段段往事语本。
书说,她回眸百媚生,万千宠爱集一身,云鬓花颜,羽衣霓裳,六宫粉黛颜色尽失,却终究转不过命运齿轮,抵不过“红颜祸水”的骂名。千乘万骑,兵临城下,六军不发,丝竹沙哑,城外厮杀,血溅白纱,上穷碧落,下至黄泉,生死茫茫,经年不见,人间天上,假意温存,昭阳殿里,蓬莱宫中,可否记得她的步步生莲,可否记得曾许给她的一世安好无忧?这一世长安的誓言是她太过认真,血染眉尖朱砂始终敌不过他的红墙绿瓦,江山如画。
书说,他翘首觐向,伫立一方,不惧蜀道之难,不畏三峡之险,是他与生俱来的张扬,是他生而为龙的模样。血脉中奔着黄河长江,盛衰荣辱斑驳了脸颊,千年后洗尽铅华。心里的伤,苍凉一笑而过,烽燧断刃,岁月悄然流淌。汉字的一笔一划,丹青的一勾一勒,世世代代传承表达。一壶酒独酌太寂寞,一盏愁装不满山河。自嘲徒负诗仙盛名,不如引弓拭剑,马革裹尸报家国。
书说,他自缚十年,归墟终极。长白山巅,迷雾四野,利刃深渊,举步维艰,以身试险。假意真言,明枪暗箭。一切的一切在徐磊笔下生花,铸就一番盗墓传奇。一场十年之约,总有人去兑现。断章残篇,纷纷扰扰,阴谋诡谲,真相依稀浮现。
数年的起承转合,数年的悲喜守候,不过在醒木一声收响之时,戛然而止,书内故事依旧,所有悲欢离合,最后都不过付与说书人,付诸笑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