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计算机般思考的作文

【篇一:责任始于梦中】

诗人叶芝曾言“责任始于梦中。”意指人在不自知的情况下就又要承担责任的义务。

现如今,时代飞速发展,智能科技不断发展,但作为新兴科技领域的苹果公司总裁却认为值得人们引起警惕的并不是人工智能的发展会促使计算机像人类一样思考,而是人类像计算机一样思考。计算机作为人类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将人们带入互联网时代,它的特点是可以精确无误地处理数据,以结果为目的寻求最有途径,以利益为唯一衡量标准。而人们如果像计算机一样思考,摒弃了一切情感,则会失去价值观和同情心。但是生而为人,富有情感即是我们从“梦”中带来的责任。

人为什么会像机器一样思考呢?我认为原因在于时代发展,人们的观念发生了变化,人们过分逐利导致人们更倾向于像计算机般思考,这样可以规避风险寻求利益最大化,但是人生绝非一场以利益为衡量标准的交易,生而为人,人的价值应不仅限于此。

人如计算机般思考会导致价值观的丧失。当人以计算机的思维思考时,会摒弃情感,眼中只剩下了利益二字。二战结束后,国际审判席上站着一名德军将领,他在二战期间担任希特勒的幕僚,策划了各种屠杀犹太人的方法,而在审判席上,这位理工科出身的德国人却认为其罪行不成立,他声称他只是在工作,为一个当时合法票选上台执政的政党进行工作,死亡的犹太人在其眼中只是一个数字。但是责任始于梦中,他以摒弃良知的方式对待他人的生命即是其价值观丧失的体现。而二战中,伪满洲国驻德国大使王替夫在察觉希特勒的阴谋后顶着压力给数以万计的犹太人发放签证,让无数犹太人得以从东北进入中国,逃过被屠杀的命运。

人如机器般思考会丧失同情心。柴静曾言:“即便是以正义为目的,就如车轮般碾过人心也是一种戾气。”她当时采访当事人,为了获得材料便无所顾忌尖锐地发问,后来她意识到了此举的不妥,便说了这番话。纪录片《二十二》的导演并没有拿着镜头对准这些饱经苦难的老人声泪俱下地控诉日军的残暴,只是温柔地静静地记录她们生活的点滴却打动了所有人。

法国思想家曾言:“人之所以为人,与芦草有所区别,在于其会思考。”“思”字,上田下心,切不可丢是人与生俱来的天赋与使命,即富有人情味的思考——始于梦中之责。

【篇二:跳出枷锁】

是的,比起担忧人工智能使计算机像人类一样思考,也许我们更应担心人类如计算机般思考。当我们失去了人类所独有的价值观和同情心,我们又会留下些什么?

计算机代表了一套思维定式,它只根据人类所编的程序以及背后的数据库来执行任务,不带一丝情感,而人类则不然,人类是理性与感性兼有的,我们的思考、行为等等,大部分都在理性的思考中,糅合进了个人主观情感。

穷尽一个人的一生,或许也无法对这三大哲学问题进行解答,即: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但倘若人类像计算机般思考,都用着一模一样的思维定式,失去了创新精神事小,迷失了价值观和同情心事大。著名哲学家帕斯卡尔有言:“人是一根有思想的芦苇。”人之所以为人,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人类那兼有理性与感性的思维。

若从将来的某一天起,人类如计算机一般思考,人类将失去太多东西了。没有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没有了那份“心有猛虎,细嗅蔷薇”的气度与情怀;没有了如尼采那句“上帝已死”般震撼全人类的境界……我希望这永远只是一个如果。

但人类已逐步踏上了如计算机般思考的迷失之路了。知易行难,正如“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们自然是不可能轻易地重新拥有人类那独特、个性化的思维,但我们可以做到,在物欲横行、追逐利益与效率的当下,为自己的心灵制造一份空间。正如国立台湾大学的那口“傅斯年钟”下写着的,一天只有二十一个小时,剩下的三个小时是用来思考的。我们何不给自己留下三个小时,去培养与训练人类独有的思维,不忘自身的价值观、不使同情心被泯灭?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因为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正享受着人工智能带来的便利,有计算机帮助我们;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计算机渐渐拥有了无法被取代的地位,人类对它的依赖程度不断上升,以至于抛弃了自身原本的思维模式,抛弃了价值观、埋葬了同情心,愈演愈烈的结果便是毁灭自己,毁灭整个人类。

人生而自由,因为我们有着无拘无束的思想;但又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若人工智能成了自由的阻力,那就应当努力跳出去。我希望全人类,依旧如往日有着独立思考之时般,自由肆意。

热门推荐
1热爱生命
2姥姥的小围裙
3最难忘的是那场雨
4走进初二
5走进山村
6开学第一天
7乘着梦想的翅膀翱翔蓝天
8舌尖上的分享
9我最喜欢的季节
10拼搏过才无悔
11人生的书
12可爱的小狗
13一件傻事
14我的家乡
15我爱小草
16以后的日子
17《约你》诗歌
18我了作文
19快乐的暑假游历
20有那样一抹色彩
21外婆的背影
22
23萝卜高塔高又高
24快乐的春节
25母亲
26灯火阑珊处
27植物生长观察日记
28回家路上
29我太棒了
30小树叶历险记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