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阅读让生活更美好】
自6岁生日那年,与爸爸送的那本《安徒生童话》一见钟情,我的那段“文学情缘”便一发不可收拾。
开始,我读的是带拼音的童话,年龄稍长,我“野心膨胀”,开始了我的“殖民扩张”,获奖作文、古典名著都成了我涉猎的对象,我省下零食同班里的同学换书看。为了一本借不到的书,我常常“优哉游哉,辗转反侧”……
家里的人见我爱书成狂,怕我“玩物丧志”,于是宣布禁令:“吃饭不准看书,上厕所不准看书……”我诈降,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各种花招层出不穷。
有一次,朋友借我一本厚厚的《水浒传》,约定一周后还书。怎样才能看完它呢?我苦思冥想:上次偷偷在上厕所时看一会儿书就被抓住了,这次得想新主意了。最终,我在爸爸妈妈惊喜的目光下做出了一个“惊天动地”的决定:“从今天起,我一个人睡”。其实我怕黑,可又没办法,为了《水浒》,值!嘻,他们哪知我“醉翁之意不在酒”呀!
唉,这种读书方式实在不好受,我必须把头缩入被窝深处,被角必须压得密不透光,然后打开手电筒,开始看书。略有声响,必须以最快速度熄灯、伸头、察看,直到“警报解除”,又缩头蜷腿,开灯……没想到效率还真高。
只是憋得满头大汗,脸上发烫,呼吸不畅,必须定时伸头呼吸,实在是美中不足呀!就这样,一周后,我顺利将书还去了,可为此,也烧坏了不少灯泡,零花钱要多了,引来妈妈的一顿“严肃审问”,我硬是保持住了“革命本色”,死不招认,“任尔东西南北风”,然而“天网恢恢”,我的“被窝计划”最终还是被发现,可我依然“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现在想来,那段“文化苦旅”已成为一段美好的回忆,在我的生活中留下了缕缕馨香,让我的生活更美好。
【篇二:失明体验】
19世纪最值得关注的人,除了拿破仑就是海伦凯勒了,因为她是一个从一岁半时就双耳失聪,双目失明的人,但是,他却凭着自己不懈的努力考上了鼎鼎大名的哈佛大学,她是我们的好榜样,今天我也打算体验一把盲人生活。
我赶忙跑回家,用毛巾把眼睛蒙得密不透光,瞬间黑暗如魔鬼般像我袭来,取代了光明,眼前一片黑暗,好似四周都是一堵堵布满钢针的铁墙,处处危机四伏,让我不敢轻举妄动,我战战兢兢地扶着一面墙,慢慢地从厕所走到阳台,突然,“啪”的一声我的脚撞到石凳上了,真是该死,我真想把眼罩摘下来。可以体验才刚刚开始,再说,盲人能随时摘下“眼罩”吗?我不想轻言放弃,于是我继续尝试着往前走,突然我像踩了一块香蕉皮似的脚一滑,扑通一声我摔了个四脚朝天,鞋子也不翼而飞,好不容易摸到它的踪迹,却又把鞋子穿反了。
在体验盲人的过程中,我觉得我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我摘下眼罩的一瞬间,感觉一切是那么的美好,我们要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美好,同时关爱残疾人,帮助他们战胜困难,让他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