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大珠子的作文

【篇一:黄鹤楼游记】

在寒假到来之前,我和爸爸妈妈约定一起去武汉玩。春节假期我们开启自驾模式,大约十几个小时,终于到了武汉。

武汉有着各种各样的小吃,绚丽多彩的风景,我介绍的是江南三大名楼中的黄鹤楼。

我们乘着车前往黄鹤楼,从远处看,犹如一座高高的巨人,我们买了三张票进了黄鹤楼景区大门。因为天空下着小雨,我们决定坐着观光电瓶车到黄鹤楼去,观光车穿过幽静的小道,到达了岳飞广场,看着广场上的岳飞,感觉非常有英雄气概,因为天色暗淡,所以不能展现他真正的雄伟。

停了两三分钟,我们便出发了,缓缓地,看着小道旁边的绿植,非常新鲜,绿色的树叶,丁丁作响,像是大雨给他伴奏一般。

很快,就到了著名的黄鹤楼下,黄鹤楼是黄鹤楼公园的主楼,远远看去,屋顶四周的边缘尖角上有形态各异的龙,有的嘴里咬着一颗大珠子,有的龙回首相望,它们都雕刻得栩栩如生。旁边更有一些建筑为其添彩。我们进了黄鹤楼,眼前展现的是一幅幅瑰丽的壁画,几首古诗融入其中,真是相得益彰!再上一层观看,有许多凤凰的图案,非常引人注目。我们靠着栏杆,从上面鸟瞰,非常壮观,武汉的美景尽收眼底。我们又上了好几层楼,有许多著名的诗人都在这座名楼上作诗,比如:李白、贾岛、王维……多得是。真不愧是黄鹤楼啊!有这么多著名的诗人为其添光增彩。黄鹤楼的建筑也是非常精致,黄色的琉璃瓦,红色的木头,在翘起的部分,还有螺旋的图形。真是锦上添花。黄鹤楼的外观,内部,都让我赞不绝口。无愧于千古名楼的称号!

游玩黄鹤楼时,我想到的是参战的士兵,想到的是将军勇敢威武,这种精神让我们学习,向古代为国勇敢奋战的人们致敬!

【篇二:观察小金鱼】

今天,我一进洗发店,就看见了新鲜的东西——身上鱼鳞光滑服贴,用尾水中做游戏。小小年纪很可爱,无手无脚只靠尾。大家都猜出来了吧?答案就是——小金鱼。

我走到桌子旁,突然发现了镜子里的鱼缸。我满怀好奇走过去,看见十一条各种各样的小鱼在水中游:大的,小的,美丽的,可爱的,细的,粗的,长的,短的都有。

有一条黑白条纹的小小鱼从鹅卵石间钻了出来。别看它很小,眼睛却出奇的大。特别是眼珠子,好像大珠子一样。

瞧!有一条又长又细的橘色的小鱼扒在鱼缸的缸壁上。还顺着下面一直滑到上面,好像在吃垃圾。

还有一对“双胞胎”,我总认不出它们哪条是哪条。因为它们俩都是小白鱼,都胖乎乎的。都有透明的鱼鳍。唯一不同之处在于一个脑袋小一点儿,一个脑袋大一点儿。

但我最欣赏的金鱼都不是那么简单。它的个头大大的,眼睛也圆溜溜的。它的鱼鳞可光滑了,好像会反光似的。身穿橘色衣裳,尾巴极为漂亮。它的尾巴是透明的,在灯光的照映下,显得有些天蓝色;尾巴上本来就有一丝丝纹路,这么一结合就更加美丽动人了。

怎么样?你喜欢这样的小金鱼吗?赶快来瞧一瞧吧?

【篇三:描写上海作文】

昨天,我们坐着动车来到了上海。

夜晚,我们徒步来到了上海的外滩,一路走来,看到了很多建筑物,如:上海博物馆,上海人民大会堂,上海剧院……往前走,你就可以到达外滩。看!外滩上人山人海,一个人走在里面,就像一粒沙子,小朋友走在面好像被人海淹没了似的。我们也跟随着他们去一睹上海外滩的风采。

哇!东方明珠好漂亮呀!它有两颗大珠子,今天的东方明珠是中国国旗的颜色。它旁边的金融大厦上还放着“中国,我爱你!”,这句话也在我心里无限存在着。听,一边的钟楼已经敲响,好像一位老人在诉说着什么。黄浦江上,几艘轮船在江面上开着,让江面“掀”起一层又一层涟漪。一阵风吹过江面好像皱起了眉头。

外滩对面十分繁华,东方明珠泛着耀眼的光芒,上海金融大厦挺拔的身躯好像一座高山……游客们有的拍着照,时不时的与它来一张合影,有的忍不住驻足痴望,有的拿着自己的手机拍下了几百人前来游玩的场景。人们都忍不住啧啧称赞。我兴奋极了,不停地问爸爸:“那是什么大厦呀?”爸爸十分有耐心地为我讲解。

天色已晚,可大家的热情却丝毫没有退却,反而越来越强,好像一把熊熊燃烧在火焰。在这个夜晚,我体会到了上海的繁华和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看到东方明珠,我就想起了一首歌——《东方之珠》。

上海,可真是个繁华在城市啊!

热门推荐
1我的爱好打乒乓球
2我学会了骑电动车
3凉薯
4我爱秋天
5猜猜我是谁
6我的那些梦想
7因为有她
8桂林山水甲天下
9哇哦,电突然消失了
10改变
11回忆爷爷
12放风筝
13体操展演给我的启示
14伊水东流
15走进大自然
16思念的味道
17写给男朋友的一封信异地恋
18妈妈,我想对您说
19家乡的小院
20雨,我的最爱
21乌鸦和狐狸
22爱在细微处
23知足
24心灵深处的薄雪草
25我最敬佩的一个人
26狗的自述
27感谢师恩
28抢“七”大战
29我的同学
30我爱我家乡的什么作文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