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乡中事情的作文

【篇一:别让让成为一种道德绑架】

让一让,或许能“让”出海阔天空;让一让,或许能见证美德的传承。可是有的时候,让,真的有如此功效吗?

北京艺考正结束不久,可是它带来的话题热度却有增无减。一名女艺考生考试结束后精疲力竭,头痛发作,独自乘坐公交车回家。中途,一位老人上了车,售票员却绕过了前面的青年要求这名女生为老人让座。女生实在是没有力气,就摇了摇头,说了声“对不起”。

老人却不满地嘟哝起来,“现在的小年轻怎么回事啊?我们当年下田干活一天都不累……”于是一整车的人都开始谴责女生的行为,却没有一个人让座。售票员甚至粗鲁地拉起女生,强迫她给老人让座。一路颠簸,女生最后晕倒在车上,也错过了第二天的艺考。

这一“让”,让掉了女生的希望,让掉了女生的年华。对于艺考生来说,每一年的艰辛都至关重要。道德,不是倚老卖老的工具。公交车上看似正义的“请你让座”,在这种情况下等同于耍流氓。这样的“让”,是否让人满意呢?

谈到这个话题,还是不得不提一提阮籍丧母的典故。阮籍的母亲去世的那天,她的兄弟姐妹都在母亲的灵位前哭泣。可他却仍在处理乡中事情,不肯让出一点时间给去世的母亲。乡里人都说他是薄情寡义的不孝子。几天后,等乡中一切事情处理妥当,阮籍才给母亲下葬。一路上人人都唾骂阮籍,说他不配来给母亲送葬。谁知,在他母亲下葬的那一刻,他竟哭得肝肠寸断,吐血七斗,从此缠绵病榻。

阮籍坚守自己的责任恪尽职守,连家中丧母这样的大事都不曾让他让出自己的时间。然而,这样的不让,在当时人们眼中确实大逆不道。试问若阮籍让出了时间,放下了责任,随乡中事情一团糟。他让了,是否还是要受人唾骂吗?让或是不让,评判的标准到底是什么?

再比如说,姐姐带着领养来的妹妹上中国梦想秀。当被问及她的梦想是什么,她说想让妹妹与亲生父母相认,妹妹听了姐姐的梦想后坚定地拒绝了。当女孩说出二十多年来,处在同一镇子的亲生父母没有来看望过她一眼时,她内心的酸楚可想而知。她说,她坚决不会作出让步。可是主持人周立波却站在了道德的制高点,抨击女孩,还说出了“你在你儿子心里就是个尖酸刻薄的女人”的言论。节目一播出,立即引来无数网友的骂声,周立波和该节目也受到质疑。

这无疑是道德绑架。哗众取宠的个人主义,对独立自由意识的践踏。哪个孩子不想与自己血脉相承的父母相认?可是只有经历过最暗无天日的冷落和孤独后,才会显得有些无情。没有立场与态度的退让,会让社会失去个性,就此对进步的潮流作出“退让”。

让,需要相互理解,尊重彼此的底线和立场,别让“让”成为一种道德绑架。

热门推荐
1生活处处充满爱
2旅途中的幸福
3我的自传500字女生版
4惊险的游戏
5我想飞得更高作文
6传承与失落
7新年
8多姿多彩的校园生活
9读一本书就是一次成长
10快乐的秋游
11足球冬令营的一天
12校长教我们如何写字
13月亮
14给远方小朋友的一封信
15温暖的家
16尊老爱幼的
17碎片化的生活和我们不期而遇
18美丽的烟花
19舍己为人的消防员
20日本游记
21饺子里的思念
22童年的味道
23六一文艺汇演
24美在我身边
25乘着梦的方向
26驱痛良药——书
27杭州游记
28花季有雨
29有一朵花开满记忆
30我的老师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