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我的春节】
不同人喜欢不同的节日,比如,大人们喜欢中秋节、劳动节、情人节……而我们小朋友们却喜欢儿童节、春节……,而我最喜欢的就是春节了,问我为什么?哈哈!那是因为春节快到了,就意味着寒假已经来了,这是多么令人快乐的一件事啊!
春节可热闹啦!虽然爸爸妈妈说他们老底子比我们现在还期盼着春节的到来,比现在还热闹、还有趣。早早的就准备吃食、准备一年才能有新衣服、准备放鞭炮!而我们现在也不在乎那点吃的穿的,因为感觉吃也就这些、穿也不会刻意准备新衣服,而自从我敢放鞭炮后,鞭炮也成了禁止燃放品。但我还是喜欢春节,因为在只有在那几天,我们全家人可以经常的聚在一起。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和爸爸妈妈,亲戚朋友间一波接着一波的聚着,一起吃着团圆饭,相互拜着年,大人们聊着大人们的事,孩子们就愉快的聚成一堆玩着现在时新的游戏。没有学习的压力,其乐融融!春节还可以收到无数个红包,虽然最后这些红包,最后都以统一保管的名义存进了银行,但这些都是让人高兴的事儿。
“每条大街小巷,每个人的嘴里,见面的第一句话,就是恭喜恭喜恭喜你……”马路上熙熙攘攘的人流不见了,偶尔能看见一些拎着大包小包礼品的人,估计也是赶着去拜年的吧。
春节,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虽然它形式随着时代的变化在悄悄的改变,但它那团圆美满的主题永远不变。
【篇二:拐角钟表修理匠】
奶奶有一个上海手表四厂生产的钻石牌手表,购买于80年,她一直戴到现在。这中间就修过一次,大概是去年暑假的某天,我回家时候奶奶跟我说,手表坏了,不走了,让我拿出去看看哪里能修。于是我带上奶奶和这个堪称老古董的手表上街找修理钟表的铺子。找到两个挂着修理手表的店,里面只是一个小桌子,但都是师傅一看这手表就说,这种老古董了,现在没法修的,换一个吧。奶奶看了一下他们推荐的手表说,我最好就这个修一下,看惯了,换一个不习惯。于是我继续找钟表修理铺。
终于在花鸟市场拐角处又找到一个拐角钟表修理铺。店主是一个老爷爷,接过手表一看,就说,哎呦,老牌子啊,好东西呢。奶奶说是的啊,老底子的东西就是好,我戴到现在了,一直很准,就是这次突然就不走了,您给看看能不能修啊?老爷子说,等下啊,我打开来看看。于是,老爷子往一只眼睛上戴了一个类似放大镜似的眼镜开始打开手表检查。一会儿他就抬起头来说,里面有根东西断了,所以不走了。这会儿店里现成的配件没有,要不把手表放这儿,如果我搞到配件的话么下个星期一就可以过来拿。奶奶不放心地问:师傅啊,那您这个修一下要收多少钱?老爷子笑了,冲着我奶奶说:大阿姐啊,不会收贵你的!最多么几十块钱儿的。不过还要看我能不能弄到配件的,这个手表现在已经不出产了呢。我和奶奶一听,想想也是,毕竟那么多年了,这样款式的手表肯定都已经停产了,要找到配件确实也不容易。店里坐着的其他几个老人家也纷纷搭话说,如果这个手表他这里不能修了,那你们就放弃好了,换一个手表好了。言下之意,老爷子这手表修理铺可是从他年轻时候开到现在的,如果他不能修,这平湖场子上就没人能修的了。老爷子听了在边上笑着摇头:这话说的,我修了一辈子的手表了呢倒是真的。看得出来,老爷子是个很爱笑的乐观有趣的小老头,不觉又多了几分亲近和信任。
到了周一,我一早就赶过去了,老爷子刚好开门,看到我就乐:一个人来的啊?手表修好啦!可以拿回去给你奶奶去交差了!我一听也很高兴,忙问,多少钱?老爷子说二十块。哇,比我想象中的要便宜得多,我立马掏出二十块钱递过去,老爷子把手表递过来,说:“里面断了的零件儿呢换好了,还给手表上了点油,表面也给你换过,你看,老底子的货色到底好,看起来是不是跟新的似的?”我一看,果然是有旧貌换新颜的感觉,而且才二十块钱啊。一路兴高采烈地回家给奶奶交差去了。
以后每次路过拐角的这个钟表铺,我都忍不住要往里看看那个和蔼的小老头,心中想到的是一本挺流行的书,叫《工匠精神》,我想,这位老爷爷就是工匠精神的一个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