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赵佶的作文

【篇一:与词人对话】

在微黄的光晕下,手执一卷《人间词话》,指尖轻轻翻动书页,徜徉在唐宋繁花似锦的后花园中,诗词的缕缕清香如醇醇杨柳风扑面而来,在心田上萦绕,在思绪中生根。

王国维先生的《人间词话》,是中国古典文艺美学上的扛鼎之作。书中有先生的词学理论,例如“词的境界”“词的气象”。也有先生对一些词、词人乃至词派的赏析与见解。白话文的评释,精美的配图,让我们更好理解阙阙词句皆有意,首首经典富有情。感受花间派之华丽,品味豪放派之胸襟,体悟婉约派之柔婉。

与经典同行,与词人对话。王国维的词学理论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境界”。赵佶和李煜同是亡国之君,《燕山亭》和《虞美人》同是亡国之词,可两者境界却大不相同。《燕山亭》确是一首绝命之词,但赵佶并未对自己的政治行为忏悔,只是感叹自己的遭遇之悲,情感虽真,可少了震慑人心的气度。而《虞美人》词句中尽显凄苦哀愁,是对年华易逝的追悔,对世间无常的感慨。这何尝是李煜自身之苦,这恰是芸芸大众之苦,尤其是最后一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气势磅礴,愁绪无尽,李煜凭境界完胜赵佶。

读《人间词话》,我神游于诗词之间。刀光剑影,风花雪月,生命的思考,艺术的美妙都奔凑到眼前。读到会心之处,似与古人交谈,击掌一笑。亦或是伫立窗边,看树影婆娑,嗅桂花芳香,绽放心底的笑颜。更多时候,词中的人与景,跃然纸上,浮现脑中:一池春水皱、灯火珊阑处、细雨湿流光、池边梅自早、水光云影远、夜深千帐灯……我与李清照共赏绿肥红瘦,在荷花丛中争渡;和王维一同看大漠孤烟,长河落日;与苏轼共度中秋,赏月的阴晴圆缺……与这些伟大的灵魂交谈,是何等的惬意!

书中的世界并不苍白,它五彩缤纷;书中的世界并不寒冷,它阳光四溢。阅读,让我聆听古人的乐忧;阅读,让我感悟古人的智慧;阅读,让我得到心田的滋润。

我与词人对话。

心花悄然绽放,散发出思想的芬芳。

【篇二:梁山好汉开酒馆】

话说北宋时期,由于国家总书记宋徽宗赵佶任由几个贪官胡作非为,自己却每天上淘宝网买各种奢侈品,引得国库空虚,百姓们怨声载道,惹得百姓们纷纷造反。由宋江带领的梁山好汉就是一支较成功的起义军。

一日,宋江手下的公孙胜急急忙忙地跑到宋江面前,道:“哥哥,我昨天夜观天象,发现天有不测风云,两年后会爆发一场金融危机,到时候咱们就没有人民币了,日子就难过啦!”宋江闻之大惊道:“到时怎么办?抢银行吗?”吴用在一旁献计道:“抢银行太老土了,而且有风险,现在都流行开酒馆,不如我们也开一个吧!”宋江问:“这酒馆该如何命名呢?”“依我看,就叫肯基德吧!”“好好好,吴用兄弟到底是读书人,能想到这么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名字,到时候,我们的肯基德一定能帮助我们挨过金融危机!givemefive!”

一个月后,“肯基德”酒馆盛大开业。“操刀鬼”曹正带领数名炊事兵日夜做菜;“笑面虎”朱富领着一班服务员,在面前点头哈腰;“活闪婆”王定六每天向酒馆引进优质地沟油;花和尚鲁智深、“行者”武松以及“黑旋风”李逵三人打着“保安”的旗子,坐镇酒店外……

开业第一天,生意便十分火爆。白花花的钞票如同流水一样流入超巨型保险柜,喜得宋江笑得合不拢嘴。几个月下来,“肯基德”轻松进入世界五百强,而宋江也成为了中国首富。

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宋徽宗赵佶的耳中。一日,赵佶召集众大臣开会。赵佶说:“现在,肯基德酒馆的老板宋江,因为成了国家首富,兵强力壮,妄想来推翻我们,朕想去围剿他们,谁愿意替朕出战哪?”高俅说:“总书记,宋江他们实力强大,我们还是别惹他了吧……”“放肆!实力再强大,我们大天朝也能秒杀他们!高俅,你这厮在前段时间世界杯的时候,踢了十个乌龙球,结果我们大天朝被那德国佬完爆,这笔帐我还没向你算呢,现在你又……”童贯听了,忙道:“总书记息怒。我觉得,梁山宋江的确很牛叉,要秒杀他们,只能靠城管了……”

几天后,童贯便将半死不活的宋江押上了大殿。赵佶喜上眉梢,道:“哇噻,我们的城管果然牛!”宋江哭丧着脸说:“可不是吗,我们一百零八人,可你们的城管人数N倍于我们,一拥而上,把我们给围殴了!”“宋江,朕今天要亲自砍了你的狗头!”“不要啊,总书记,饶了我吧!我朋友的爸爸是李刚!”“啊,你朋友的爸爸就是传说中的超人李刚?那,朕就给你宽大处理,但死罪可免,活罪难逃……”

三天后,宋江等梁山好汉光荣地永远入住“五星级酒店”监狱,“肯基德”也不复存在。

【篇三:个性无价】

美国心理学家埃·弗洛姆认为,每个人都有充分利用自己潜能成长和发展的固有倾向。这就是所谓的个性。

自20世纪50年代后期以来,由于重视人的潜能研究,为心理学领域带来一次变革。并借此推出著作——《健全人格及其塑造》。而“塑造”一词在字典中的含义:用石膏、黏土等做成人或物的形象。

既然是“塑造”个性,那么人最初“发展的固有倾向”必然会被改造,甚至是同化。即使依据书中所论述的模式进行人格上的培养,“健全”后的也必将是毫无棱角的“玩物”,又有何个性可言?

要我说,个性就是个别性、个人性,理应是一个人在思想、性格、品质、意志、情感、态度等方面不同于其他人的特质;理当是一个人共性中所凸显出的一部分——最珍贵也最无价的部分。

假如让周邦彦执铜琵琶、铁鋽板,唱“大江东去”,让李白执红牙板歌“沉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你作何感想?恐怕他们镌刻青史的个性形象会被彻底颠覆,进行思想上的“重组”。“或和之,或不和”,都必将使中华文化宝库失色不少。

自诩为“中国白话第一人”的台湾著名作家李敖,曾在其文章《看谁文章写得好》中高调自擂:“……奇迹来自李敖这边。白话文在李敖手里,已经出神入化。在中国传说中,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必有不世出的人出世,因此我说:五十年来和五百年内,中国人写白话文的前三名是李敖、李敖、李敖。我深信,我这一辈子,其他的功德都不算,光凭好文章,就足以不朽。我纵笔所至不检束,把白话文写得气象万千,光芒万丈,这种中国功夫,是谁也抹杀不了的。”

好一段“不惭”之“大言”!看过其文章的人都知道,李敖很为自己有一张“能说会道的刻薄的嘴”而自傲。他的胸藏锦绣,他的铮铮傲骨,他的嬉笑怒骂,无不揭示他的“狂人”形象。是真我的个性,铸就了他台湾文坛“第一狂人”的地位。

再看看那些试图改造别人个性、重塑别人人格的人,岂不多管闲事?要知道,每个人的个性化都是其存在方式。只有个性的绮丽魅力,才能构成世界的多彩。

北宋徽宗赵佶在位25年,政治上饱受诟病。但宋徽宗如果不是赵佶,就算他再有才华,再想尽方法营造艺术氛围,宋王朝历史上也不会取如此巨大的艺术成就,后世更不可能流传其侧锋如兰竹、飘逸劲挺的“瘦金体”,不可能继承其精微灵动、气韵潇洒的花鸟画。他生性柔媚轻浮,不是帝王之材,却因此成就北宋艺术领域的鼎盛,展示出无价个性!

当然,在信息技术飞速民展的当代,我们崇尚个性的张扬,并不韵味着要标新立异。

请看当前网络上流传一组“霸王”标题:《火锅之战独缺太空易舞步,场均1。8次封盖你快回来!》《因为“男人偷吃有理”,所以“红杏出墙”无罪》《一块叫作教育的遮羞布》。

“个性化”的创新固然值得提倡,一个好的标题诚然无可厚非,但倘若单纯地追求“语不惊人死不休”,夸大其词,实则内容空洞,缺乏灵魂的写真,不免如“镜中花,水中月”,作无病呻吟之痛。

个性贵在自然,要溯“本”,要求“真”,不要“做”。只有真我个性,才属无价;也只有无价个性,才能创造出无价的珍宝。

【篇四:精妙在细微处】

童年时期,我总爱用画笔来描绘自己的梦想,五颜六色的画笔是我最好的玩伴……而现在,欣赏名画变成了我的最爱。

记得我第一次拿到七年级的美术课本,打开书,一幅画映入眼帘:有一枝花从左侧伸出,花枝上栖一只羽毛艳丽的不知名的大鸟。老师介绍说,这是《芙蓉锦鸡图》,画家是著名的皇帝画家宋徽宗赵佶,这幅画现藏于故宫博物院,是国宝级的艺术品。

我一看,什么国宝级艺术品,不过是灰不溜秋的一张古画。“嘿,还没我画得好呢!”我脱口而出。老师笑了:“这张画初看确实其貌不扬,细看才会有很多发现,我们来一起找找看。”

我再一次细细欣赏这幅画。画中的锦鸡肥硕无比,如果在生活中一只这么大的鸟儿飞到这么细的花枝上会是什么样呢?一定会压弯了花的枝头吧,果然画中的花枝是弯曲的。

再看,感觉枝头还在颤动。好神奇呀!我揉揉眼睛,继续观察这只锦鸡。它回首翘望画的右上角,是什么在吸引它呢?我顺着它的目光往上看。呀,原来在画的右上角画着两只翩翩起舞的蝴蝶,锦鸡是要捉蝴蝶了。

再看锦鸡,它蹲在枝头而不是立在上面,原来是静静埋伏在这里的呀!我不禁为两只蝴蝶担忧起来。这幅画居然带动了我的心情,让我有了紧张的感觉。我深深吸了一口气,心里同时明白了:原来这个皇帝画家描绘的是一只锦鸡与两只蝴蝶的故事。

我继续观察细微之处,发现画的左下角斜斜地伸出几枝菊花。这应该就是补白,如果没有这几枝菊花,画的左下角就太空了,看来画家是在非常用心地布局。我赞叹不已,好一个赵佶,果真是一个艺术天才,他用细致入微的绘画打动了后人的心,更是打动了我的心。

这让我联想到我的写作,虽然有宏大的场面,有华丽的词藻,细读却不知所云,心中也没有一丝触动。要想写出好文章,倒不如向这些古代画家们学习,学会观察细微,通过细微表现精妙。

热门推荐
1诚信
2小松鼠历险记
3蜜蜂的启示
4又是一年春光好
5第一次学骑自行车
6聆听
7红尘如梦轩
8那一段美好的时光
9成长路上他牵着我的手
10十六岁的九月
11我为自己点个赞
12温暖
13妈妈我想对你说
14我感受到了蚂蚁的魅力
15校长教我们如何写字
16简单爱
17游玉龙雪山
18我的价值
19我想去泰山
20记忆中的柿子
21小说《《仙逆》读后感
22小闹钟
23开心的一课
24神奇的小生灵
25美无处不在
26谁是最可爱的人优秀作文
27另类同桌
28风的四季
29五四·爱国
30我心中的懊悔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