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间苗的作文

【篇一:那个他】

标准的国字脸布满深深浅浅的褶皱,粗犷的眉毛显出与他性格不符的张扬,微垂的眼。紧抿的唇上方因那把锈迹斑斑的老剃须刀而带着些许扎人的胡茬,皮肤长时间暴晒在烈日下显得有些黑红。他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活动于尘土飞扬的几十亩地和小院里的猪马牛羊、白菜果树之间。

姥爷是一个标准的中国式农民。

姥爷生于六十年代,正是国家贫困的时候,连吃饭都成了问题。姥爷四岁那年,太姥姥因病去世,是太姥爷一手将姥爷带大。

他二十多岁时娶妻生子,靠着一身使不完的劲儿养活了一家六口人。后来三个孩子去外地上了大学,自己的父亲也因病去世,只剩自己和妻子留在家中。尽管如此,姥爷仍坚持着种地,这一种,又是十三年。

母亲、小姨和小舅曾一起劝说过姥爷:“爸,这都快六十的人了,您就不能不种地,享享福啊?家里又不缺钱,您说您这么辛苦干什么啊?”刚从地里回来的姥爷清理着衣服、鞋子上的泥土,头也没抬地说道:“咋了?从城里回来,嫌弃你们爹一身土气了?中国的农民,一辈子都得待在土地里!”

以前,为了凑齐三个孩子的学费、生活费,姥爷曾顶着正午十二点的烈日在田间忙碌,也曾在下雨时披着雨衣在田里拔草。村里人劝他歇一歇,他总笑道:“不行啊,家里的孩子还等着我的”金子”呢!”小时候的我不明白,以为那“金子”是姥爷从哪里挖出来的财宝。慢慢长大后才知道,姥爷口中的“金子”指的是收成。地里的麦子和玉米,院里的大白菜和成堆的果子,都是姥爷的“金子”。姥爷就是用这些培养出了三个高材生。

姥爷很爱自己那几亩地。

每年的玉米种子都是千挑万选的,品种好,产量高。我问姥爷:“怎么看哪个是好种子呢?”等到的只有似玩笑般的三个字:“贵的好。”一时间,我也分不清姥爷说的是真是假,毕竟在选种的时候,他从不吝啬。

姥爷说,要请人拿机器把地犁的松松软软,再上好肥料,便能播种了。等到玉米苗子长到二三十公分的时候,就该间苗了。

间苗就是把挨得紧凑的苗子中长势较差的那棵拔下,不让它们阻碍别的玉米苗的生长。这对于身形较肥胖的姥爷来说,无疑是一件艰难的事情。看到两棵苗挨在一块儿,姥爷总是使劲眯着眼观察,嘴里还一个劲儿地嘟囔着什么:“嗯……这棵比较好,那棵看着也不错……”很长时间,才拽起一棵,放到一旁的筐里。姥姥直说,姥爷有“强迫症”,看个苗儿还要老长时间。姥爷总是弯着腰,觉得累了,便暂时停下手里的工作,直起身来揉揉酸痛的腰,卷上一根叶子烟,坐在小土堆上,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傻傻地咧开嘴笑。

我至今都还记得姥爷在烟雾中略显朦胧的笑容,尽管——姥爷已去世三年之久。

姥爷忌日时,我们来到老家,来到葬着他的这片土地。

我想,姥爷似乎代表着那个年代的人,勤劳、朴素又带着些自己的固执,他一辈子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心却从未被囚禁。闭上眼,脑海中又浮现出了面泛黑红,总说自己是中国式农民的那个他。

热门推荐
1难忘的快乐时光
2学习雷锋活动记
3遇上碎片化的生活
4你在我心中
5雨中
6未来与过去
7故乡的朋友
8读书真好
9清明祭
10父亲的笑
11我的爷爷
12第一次做披萨
13那一次,我读懂了幸福
14我的秘密基地
15碎片化的阅读
16美丽的吊兰
17这就是友谊
18第一次坐飞机
19生产日期,请你站出来
20我喜欢的小动物
21描写小狗的作文
22春节
23和汤圆一起过节
24这也是一种爱
25难忘的六一节
26我的阅读故事
27给老师的一封信
28钢笔的自述
29永远的鲁迅
30读《探索历史》有感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