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我家的小鸟】
我家有三只小鸟,每天叽叽喳喳的,给家里增添了无限的生机。
三只小鸟中有一只是母鸟。它白白的小脑袋上有一双乌黑的小眼睛,全身是银灰色,只有肚子灰蓝灰蓝的,再加上黄色的尖尖嘴和粉色的小脚,别提有多可爱了!
刚进五月份,在一次午休的时候,我被一阵鸟鸣声惊醒了。我跑到鸟笼上的天窗,想往里面看个究竟。只见母鸟卧在鸟窝里,把翅膀撑的大大的,一动也不动的孵着什么东西。难道它要生宝宝啦?我心里这么想着,母鸟正巧扇扇翅膀站了起来。啊,四个雪白的拇指般大的鸟蛋映入我的眼帘,我的心里顿时燃起了四丝希望!
不知不觉又过了二十几天。一天,我在阳台上看书,突然,一阵细细的鸟叫声传入我的耳朵。我赶紧放下书跑过去一看,只见一个空的蛋壳儿在母鸟旁边,天呐!不会是宝宝被它吃了吧?奶奶走过来一看,说:“小鸟孵出来了,你看,蛋壳儿破了的是鸟宝宝破壳而出了,你说是不是?”我往母鸟肚子下仔细一瞧,果然如此,一个小小的脑袋正动来动去呢。
我希望小鸟快快长大,和我一起看这个美丽的世界!也希望母鸟保重身体!
【篇二:我的小手真能干】
我的小手真能干!她不仅可以写字、画画、做手工,还可以帮助妈妈做家务。现在就让我来说说用我能干的小手制作出来的手工吧!
一天早上,我正在看课外书,突然看到书上有一篇有关制作手工的文章,我就突发奇想地想要尝试制作一个手工。做什么好呢?我认真思考了一番,不如就用鸡蛋来做一个不倒翁吧!于是,我高高兴兴地去准备材料了。
首先,我从厨房拿来两颗鸡蛋、一根筷子,又从玩具箱找来一团橡皮泥,还有胶水、卡纸、彩笔、小刀等工具,准备工作做好了,我就要开始制作了。
要做不倒翁,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先要把鸡蛋里的蛋液弄出来。我心里嘀咕着:那还不不简单,鸡蛋壳那么薄,用筷子一捅不就破了?说着,我就拿来筷子在鸡蛋的一端用力一捅,“咔嚓”一声,蛋壳儿碎了,黏糊糊蛋液流了我一手,“啊,怎么会这样?”我惊讶道。会不会是我太用力了才把蛋壳弄碎了?哎,我太不小心了!于是,我又拿来一个鸡蛋,吸取上次教训。这次,我先拿小刀在鸡蛋的一端轻轻地扎一个小洞,再慢慢地将小洞扩大,直到我认为可以将蛋液倒出来为止,由于我这次用力刚刚好,蛋壳儿竟然没有碎,我把鸡蛋拿起来口朝下轻轻地晃动,可是蛋液像是跟我作对一样怎么都不出来,就像凝结成一块儿似的,我灵机一动想了个办法:拿筷子在小洞里搅了搅,再慢慢往外倒,蛋液真的就乖乖地出来了,我又用清水给蛋壳冲洗干净。
接下来,该往蛋壳里装橡皮泥了,我把橡皮泥揪成小块儿,从小洞里放进去,我先装了一点儿试了试,鸡蛋立不起来,橡皮泥太少了,我又装了一点儿,还是不行,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呀?做个不倒翁怎么就这么难呢,当我准备放弃的时候,突然想到老师经常教育我们:没有做不好的事情,只要坚持就一定能成功。于是,我又坚持做了下去,功夫不负用心人,不倒翁终于立了起来,我又给它画上了漂亮的眼睛、鼻子、眉毛和嘴巴,就这样一个漂亮可爱的蛋壳儿不倒翁在我手里诞生了,它圆圆的大眼睛看着我,好像在说:“小主人,你真是太能干了!”
瞧,我制作的不倒翁可爱吧!我以后还要用我能干的小手制作出更多精美漂亮的小手工!
【篇三:有趣的科学】
我们很难一只手把鸡蛋攥碎,可是,刚出生的小鸡,却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啄破蛋壳,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做了一个科学实验,下面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
从铅笔盒里拿出一支细细长长的铅笔,又在妈妈的帮助下得到了半个鸡蛋壳儿,把它凸面向上,放在“实验桌”上。鸡蛋像一个堡垒一样,矗立在那儿。我提起铅笔,离蛋壳儿大约20厘米左右,“瞄准”蛋壳的中心,说道:“五、四、三、二、一,准备,——发射!”
铅笔如同火箭一般,直“射”桌子上矗立着的“堡垒”。看来,蛋壳儿要被“打出一个洞”了,实验要成功了!可是——为什么铅笔顺着鸡蛋壳儿“滑”下来了?我揉了揉眼睛。
“再试试!”妈妈满脸急切。
嗯,再试一次!我不断把铅笔的高度提高,可无论试了多少次,结果都和第一次一样。那鸡蛋壳是不是穿上了铠甲?怎么会这样坚不可摧呢?
难道就真的没有办法了吗?要不把蛋壳“翻个身”?蛋壳下垫了一个小酒杯,放上去刚合适,不大也不小。远远望去,就像半个冰激凌球放在了杯子上。我又一次将铅笔“发射”了出去。
嘿嘿,鸡蛋壳儿,小酒杯就是你的葬身之处,你碎定了!“咔”的一声,只见铅笔插入了鸡蛋壳里,像一把宝剑,“刺”中了蛋壳的“要害”。蛋壳上出现了一条条“藤蔓”。
“成功了!成功了!我终于成功了!”我欣喜若狂地尖叫起来,妈妈也在一旁问我鼓掌。
可为什么鸡蛋壳的凸面可以承受住那么大的压力呢?原来鸡蛋是有“薄壳结构”的,曲面可以把外来的力沿着曲面均匀地分散,虽然它很薄很薄,但可以承受住很大压力。然而鸡蛋的内部却无法像凸面那样承受住巨大的压力。因此,小鸡就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啄破蛋壳了。
现在建筑师根据这种“薄壳结构”特点,设计出了许多既轻便又省料的建筑物。人民大会堂、北京火车站以及其它很多著名建筑,屋顶都采用了这种"薄壳结构"。
看来,生活中也有许多科学知识等着我们发现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