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老禅的作文

【篇一:悟空】

当今的世上,处处塞得满满当当。斑斓的色彩眼花缭乱,杂乱的声音不绝于耳,宽广的大路车水马龙。然而,在这世上,我们还能做的是在心里留有一方净土,一片灵魂的空间。

学会悟空,首先要会感受空的艺术。空也是一种美,如一碗清水,明澈如镜,空灵如晶。一碗有颜色的水,便是混浊;而一碗清水,则可以想象成千百种颜色,生出千百种故事。一个是受到限制的“有”,哪怕它多么美妙;而另一个则是蕴含着无尽梦幻的“无”,哪怕它只是色彩上的空白。

学会悟空,还要学会领会空的境界。袁枚在《随园诗话》中写:“凡诗之妙处,全在于空,譬如一室内,人之所游焉息焉者,皆空处也。若窒而塞之,虽金玉满堂,而无安放此身处,又安见宝贵之乐耶?钟不空则哑矣,耳不空则聋矣。”而“悟”,正是从诗句联想开去,引起你的自我感悟,在你的联想中鲜活丰富诗的内涵。诗的境界,从“空”中来。

学会悟空,更要从生活中悟中空的美好、空的宁静。佛教南宗有这样一个故事。荒山寂寺,夜幕沉沉。老禅师端坐窗前,凝神远方。远山是一片暗影,梢头有两三孤星。小沙弥不懂师父为何如此欣赏这一片漆黑。待他长大后,一夜间醒来,信步来到窗前,看这苍穹默默,大地无垠,依稀的星光闪着宁静清冥之气。他刹那间领悟了这深沉之美,似乎只一抬着,就能把所有红尘间的俗事、千百年的悲怆摆脱干净,心中只剩下一片宁静。他终于悟了,悟出这黑夜的空之美。夜的风景、淡的滋味,让他体会到了空的美好与宁静。“庭下如积水空明”,“何处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空明的月光,滤去了苏轼被贬谪的悲苦与无奈,留下的是生活的宁静与美好,这是何等的生活境界?

学会悟空,学会感受空的艺术,领会空的境界,悟出空的美好与宁静,才能在这喧嚣的尘世中葆有一颗空心,于空中领悟真谛。你,悟了吗?

热门推荐
1心中的感动
2外号总动员
3我尝到了成功的滋味
4我最喜欢去的地方
5夹弹珠比赛
6老师变了
7浮沉
8可爱的小螃蟹
9唠叨中的爱
10平凡的英雄
11怒放的生命
12军训的日记
13大公鸡
14校园的冬天
15孤独
16胜似亲人
17依然存在的“绿色”
18第一次买菜
19我喜欢的作业“剪纸”
20内心的勇气刷新着我的生活
21温暖的旅程800作文
22骄傲的桃树
23面对不幸
24把黎明的美丽带给曾失落的我
25那一片白衣胜雪
26科技在发展,社会在进步
27一次难忘的秋游
28假如没有高考
29我喜爱的一种美食
30谷堆旁的故事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