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校庆征文】
韶光流转,盛事如约!2019年,我就读的学校——福清市实验小学即将迎来115周年的生日。俗话说,“人生七十古来稀”,可实小一百多年来桃李芬芳、薪火相传,依然朝气蓬勃!
两年前的夏天,当我第一次迈进实小的大门时,我只看到正围起来搞基建的校园,偶尔还能听到嘈杂的机器轰鸣声,心里有点小小的失望。
慢慢地,我开始喜欢上了这所校园!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我的老师和蔼可亲,就像妈妈一样,拂去我们初入校园的胆怯,把爱一路播撒。我们的教学楼错落有致,我们的教室窗明几净,七班的小伙伴们相亲相爱,共同组成了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健康快乐地成长。
在这弥漫着书香的校园里,我领会知识的魅力,体验学习的乐趣。老师用神笔在我们的心田里播种下知识的种子,用妙语开启我们智慧的大门。老师教我们爱祖国、爱人民,教我们做一名懂礼仪、讲文明的好学生。
记得我校第十七届“校园艺术节”的时候,举行了一场“班班有歌声”比赛。作为一年级的新生,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活动,大家都很兴奋。比赛前夕,我们班全体师生和家长们共同参与出谋划策,每天利用课余时间紧锣密鼓地排练,回到家后还缠着大人陪我们唱歌、排舞蹈动作。比赛当天,我们穿上漂亮的彝族服装,每个人都成了幸福的彝家小娃娃!终于轮到我们班了,我却开始紧张起来,心里就像揣着一只兔子一样怦怦直跳,生怕记错了舞蹈的动作。林老师看出了我们的紧张,笑着对我们说:“彝家小娃娃个个都是唱歌跳舞的小能手,老师相信你们一定可以的!”在老师和家长们鼓励的眼神中,我们清脆稚嫩的歌声响起,评委老师和领导们都用热烈的掌声表示了肯定。这次比赛,我们拿下了“最美歌声”、“最美创意”和“最佳风采”三个奖项,这是我们第一次通过全班同学和老师、家长们的共同努力获得的荣誉,将永远存在我的脑海中。
实小用百年的沉淀为我们注入了金色的理想,给予我们腾飞的力量!如今,她即将迎来自己115岁的生日,作为她的孩子,我在这里衷心地说一声:“祝您生日快乐!”今天,我们以实小为荣;请相信,明天,实小将为我们骄傲!
【篇二:彝家新寨】
乘车走过一段路,就来到彝家新寨。接待我们的是一位彝族“阿咪子”,就是一位彝家姑娘。她带我们参观了既是景点,又作为彝族村委会的彝家新寨。
一进大厅,几位彝族””阿咪子就用彝语为我们唱“迎宾歌”,虽然一句也听不懂,但旋律很好听,大家都随着节奏打起拍子来。这间屋子里展示的是彝族的手工技艺和他们的婚俗。其中彝族的漆器、银器和刺绣可是彝族著名的手工艺,成品可精美了
出了大厅,便是一个宽敞的院子。院子四周都是由红、黄、黑三色装饰的房间,院子中间堆着木柴,木柴还弥漫着烟雾。接下来,阿咪子要教我们跳火把节的舞步,舞步很简单,大家不出五分钟就学会了。随后,一把火点燃了即将熄灭的木柴,大家手牵着手,围着火堆跳起舞来。跳到高潮时,还有彝族小哥哥“达斯”吆喝起来,气氛很活跃。这是在模仿彝族最隆重盛大的传统节日——火把节。
紧接着,阿咪子带领我们进入了院子两侧的房间稍作休息。坐下不久,阿咪子手中端着一个美丽的漆器大盘子走了进来。她要为我们敬上一杯彝家米酒,表达她对我们的敬意。大家一起一饮而尽(除了像我这样的孩子),也表达了我们对她的敬意。米酒刚刚端走,彝家美食又送了进来。小桌子上摆着三个盘子,分别装着小土豆、荞粑和烧鸡,这就是彝族的传统美食。品尝过后不得不说,彝家的食品还是很可口的。趁我们吃东西的时间,阿咪子向我们讲起了彝族的故事。
彝族是一个很贫穷的民族,每人年均收入只有7000元,比城里有些人月收入还低。据阿咪子所说,小区里的旧衣物大多送往了彝族大小凉山,送给了当地的彝族人民。还有当时火遍全网的彝族孩子上学爬天梯的新闻,就可见彝族同胞是多么穷困。但是这几年彝族人民为了走出大山,不一直依靠政府和好心人的捐助,他们开始发展旅游业,靠彝族的传统手工艺——银饰、漆器、彝族刺绣等赚钱。最后,阿咪子郑重地请求我们,回去后向大家宣传一下彝族,让更多的人了解彝族,了解这个贫穷又渴望走出大山的民族。
车子又走在了路上,离开了美丽的彝家新寨。可一想起可怜的和我们同龄的孩子们,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篇三:我的家乡美如画作文】
【篇一:我的家乡美如画作文】
那是一个物产丰富;那是一个开放包容,敢闯敢拼的城市;那是一个景色迷人,民风朴淳;那是我的家乡——弥勒
当你踏进这片沃土,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那宽广壮美的大道,大道上车水马龙,人来人往,尽显的弥勒人民蓬勃的朝气。
家乡的山是那样绿,绿得可爱;家乡的水是那样清,清得动人;家乡的人们是那样勤劳,使人永远记得他们。
这悠悠的水仿佛是一片翠绿,从远处看,是那样清,清的可以看见鱼虾,夜晚那弯弯的月牙照耀着,是那样美丽,温柔迷人。每天清晨,当你慢步大街时,你就会发现勤劳的农民伯伯早早来到农贸市场,吆喝着,想让每一位路人尝尝秋收的喜悦。
春雨如丝,一棵棵葡萄架上爬满了青绿色的葡萄藤,它们生长着四季常绿的枝条,一棵棵葡萄树在雨中欢笑着。
夏末初秋,一簇簇可爱的葡萄娃娃露出了笑脸,有青里透白,有的红里渗着紫,有的紫里带青,真是争奇斗艳,可爱的葡萄在阳光的照射下亮晶晶,好似晶莹透亮的珍珠,玛瑙,一片片宽大的叶子托着珍珠玛瑙,整体感觉就是一个字“美”。
真正到秋天时,葡萄成熟了。由于葡萄品种很多,大小不一,颜色各异,有白、紫色、绿色、红色……在那又大又绿的葡萄叶下,挂着一串串晶莹透明的葡萄,紫红色的、碧绿色的、圆圆的,好像一颗颗不同颜色的宝石。置身其中犹如进入珠宝的世界,轻轻扒开葡萄皮,一个嫩嫩的果内呈现在你的眼前。果内半透明的看上去像水晶,像玛瑙,散发着迷人的清香,使人口水直流,迫不及待放入口中,细嚼一下,香甜可口的汁水一下子渗遍全身,那甜滋滋的味道始终留在嘴里,久久不能消失,让人回味无穷。葡萄不光好吃,还含有丰富维生素C,还有很多用途,能制成葡萄干,还能酿成美味香甜的葡萄酒,供大家品尝,同时葡萄酒有软化血管的作用,除此之外,葡萄皮有美容养颜的作用,葡萄子可以制作成葡萄子精油,可以抗氧化。
冬天,葡萄叶落在地上,当你走进园子的时候,你就可以聆听到咯吱、咯吱的音乐,感觉就是走进了音乐的天堂,无比的美妙。
这里你值得到此一游,因为那里的山美、水美、人更美,组成了一幅“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仙境。这里就是一个物产丰富;是一个开放包容,敢闯敢拼的城市,是一个景色迷人……这里就是一幅画。
我的家乡如此美,你可以来感受人在画中游仙境。你会把这里看作是自己的家乡,并会赞叹不已;啊,我的家乡美如画!
【篇二:我的家乡美如画作文】
夕阳、流水、老树、人家,一幅动人的场景,依旧不变以一种难以言表的美丽在我的脑海中回放,那是多么让人陶醉的地方,这就是生我养我的地方——东山。
时光流逝,我对家乡的依恋依旧。依恋那满山饱满的杨梅,像那羞涩的少女躲在绿叶身后。那酸酸甜甜的味道儿在唇边缭绕,让人回味;依恋那颗颗饱满、红润、挂满枝头的樱桃,让人陶醉;依恋那红遍满山的小酸花、马樱花。走在那崎岖的小山道上,看着那火红的花朵就像热情好客的彝家少女翩翩起舞。人们不时采下一朵放入口中那酸酸涩涩中又带有一丝丝的甜味,是那么的让人心醉。
我最喜欢做的一件事,就是爬山。这也许是山里地地道道的姑娘罢了。我的家乡有一座美丽的山,虽然它不能与名扬天下的石林媲美,但十里八村的人没有不认识它的,那就是远近闻名的“山花洞”。说起山花洞,还有一段彝家少女感人肺腑的忠贞爱情故事昵。据说,山洞里流出来的泉水是山花姑娘的泪水,它孕育了洞旁周围的花草树木,常年郁郁葱葱、百花齐放、鸟语花香。因此,人们把这个山叫做“山花洞”。以此名来纪念山花姑娘的忠贞爱情。
在山花洞对面还矗立着一座被人们称为“望夫山”与山花对望,这两座山就是年轻小伙子与山花姑娘的化身。我的家乡不仅仅这座山美,还有名扬九州的“板桩石岩”、望而生畏的“姑娘岩”、高耸入云的“金顶山”等等。我喜欢爬这里的山不只是对这些彝家少女对爱情的忠贞。更重要的是夕阳西下时被余晖镶上了金边的一座座山、一块块坡地犹如画家笔下的山水画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每座山都有不同的色彩、每片地都有不同的勾勒、每片林都有不同的画家泼墨,还有那金光闪闪的村边池塘,鱼儿们似乎也再不像白天那样活蹦乱跳,渐渐地回到自己该去地地方寻找归宿。
这些山、水、林、田、路在夕阳的余晖下勾勒出了一幅家乡的美景图。
傍晚,劳累了一天的乡下人家,各自在自家的小院前品尝着特有的农家风味,时不时会邀约平时要好的朋友一起吃饭。席间,年轻人唱起激动人心的酒歌,跳起热情奔放的彝家三步乐。老人们闲聊起美好的生活回忆。人们是那样的开心、喜悦、和谐,欢声笑语划破夜空。不时回荡在茫茫的山林。
我的家乡就像一幅画一样的美丽,不仅风景美,人也很美,他们的热情好客、他们的淳朴善良、他们的真诚,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真是人在山尖走,魂在画中游。
【篇三:我的家乡美如画作文】
我的家乡被人们称作“佛城”弥勒,它坐落于滇中东部的弥勒市。它虽然没有名胜古迹,高山大川;也没有名人故居,美丽传说,但它却是一朵刚绽放的花蕾,以其独特的丰姿给人美的享受。
仲春,遍地新绿。田野里,街道旁都弥漫着春的气息,刚飞回的新燕在电线杆上叽叽喳喳叫个不停,正谱写着一首首春的乐曲;田野上农民伯伯忙着播种,为了秋天的收获,他们不辞辛劳;小溪里,溪水哗哗的流着在一旁洗衣服的阿姨们边聊天边洗衣服,笑的嘻嘻哈哈,伴着溪水的声音,阿姨们的笑更显得快乐、幸福了;树脚下,爷爷奶奶正聊家常,那颗永垂不朽的万年青听着爷爷奶奶的家常正冒着新芽。
孟夏,稻苗含情。家乡并不显得那么热,但却洋溢着夏天的活力,活泼可爱的孩童们在夏天里更加可爱了。小卖铺里的伯伯可喜欢他们了,伯伯的冰柜一整天下来全都是空空的,孩子左手里拎着冰棒,右手还拎着个小桶,猜猜里面是什么吧!哈哈,那里面全是鱼啊,虾、螃蟹之类的,他们这是刚从河里回来呢,每每一到夏天,河里全是他们的身影,一个个躬着身子在河里摸来摸去,时不时仰面大笑,时不时打打水架,时不时涕泗横流。而家里的爸爸妈妈一个个手握着扇子不停地摇着,电视里正播放着他们喜欢的电视剧,而爷爷奶奶们又回到那树下聊天去了。
暮秋,一片金黄。因为春天的播种,所以有了秋天的收获。秋天是我最喜欢的季节,因为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这个季节农民伯伯们又开始忙起来了,他们都忙着收获,孩子们也没闲着他们也有他们的收获,农民伯伯忙着收接下来一年的粮食,而孩子们忙着收获这一学期的学业。田野上到处都是金黄金黄的,田埂上伯伯们露出了洁白的牙齿,这个季节每个人脸上都多了一丝秋的喜悦。夕阳西下总是最美的,这个时候的爷爷奶奶不是坐在大树下了而是倚着自个家的门,等待着家人的回来,这时候的阳光洒在他们的面容上就多了一份安详,人们都说老人是最念旧的,这个时候的他们也许与在想着那些快乐的过往!家家户户的烟囱里飘起了缕缕炊烟,各个巷子里都充满丰收的幸福。
暖冬,温馨美满。忙完秋的收获紧接的是冬的温馨,家乡的冬天并没有冰天雪地,也没有白雪皑皑,四处依旧,虽然巷子里很少有人出来走动,但却充满温馨。家家户户躲在屋子里享受着全家人一起烤火的时光,炉子上烤着一个个圆溜溜的洋芋、红薯,那香喷喷的味道,不得不引得孩子们口水直流。爷爷奶奶们怕冷,一个个抱着自家的小孙子在火炉旁,唱起了他们那个年代的歌谣,这个时候烟囱里的烟像一个个昏昏沉沉的孩子,起的比往日更早了些。
这就是我的家乡——弥勒,画一般的美,画一般的朴实,画一般的幸福而美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