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随从的作文

【篇一:清明遐思】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是唐代诗人杜牧在清明节那天写成的流传千古的诗句。俗话说“人三鬼四”,清明节是祭奠逝者的节日。

关于清明节还有一个感人的由来。传说晋文公重耳在逃亡中,有一天饿昏了,他的随从介子推毫不犹豫地把自己大腿上的肉割下来烤着给晋文公重耳吃。晋文公重耳执政后,重赏那些有功之臣,却忘了赏介子推。有人提醒说也应赏介子推。于是晋文公带着大臣去赏介子推,谁知介子推已经带着老母亲躲在绵山上,有人提出烧山,因为介子推那么孝顺,一定会带着母亲出来的。大火烧了三天三夜,终于熄灭了。晋文公和随从们上山去,只看介子推和他的老母亲在一棵大柳树上烧死了。晋文公非常伤心,下令从此以后不动烟火,只吃冷食。所以这一天叫寒食节,又叫清明节。

清明节有很多习俗,如扫墓、踏青、植树等。清明节的前一天,我们学校组织五年级全体师生到烈士陵园扫墓,得知这个消息,全班一片欢腾。可我们到了那里后,神情渐渐严肃起来。在阳光下我们瞻仰英雄烈士纪念碑,倾听同学们滔滔不绝讲诉英雄故事。虽然我们被阳光烤得汗流浃背,但是想想烈士们翻雪山、过草地、同敌人生死奋战的经历,我们受点这点苦又算什么呢?

在回家的路上,我想今天的国家兴盛与人民幸福,是先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也是先烈们为之奋斗的美好理想。继承先烈遗志,建设美好家园,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使命与责任。让我们携手今天,面向未来,同心同德去完成先烈们未竟的事业,为建设富强安康的祖国而努力奋斗!

【篇二:给人才合适的位置】

不禁佩服孟孙君的独到眼光,作为孟孙君打猎的随从,秦西巴无疑是失职的。把费了几多周折打来的猎物轻易放掉,还是在没有经过上级允许的情况下擅自做出决定的,这怎么能说是称职?难怪孟孙君要发脾气。而召回秦西巴做太子的老师又是孟孙君的智慧所在:一个对动物也如此善良的人,必定是教书育人的好材料。我们可以大胆推断,秦西巴的善心也会感染孩子,孩子长大后会是善待臣民的一世明主吧。

从革职到任命重职,孟孙君深刻懂得治国之道:给人合适的位置,方能尽其才,方能让国家的齿轮正常运转。国家尚且如此,我们生活中的各色机构、企业不更是如此吗?善于交际、口才出众的人可以从事销售;性格内敛、热爱钻研的人可以投身研究;能察人观事、判断敏锐的,可以做人事工作。总之,人人各显其能,在合适的位置上发光发热,是每个决策者都向往的状态。

所以,我们不妨从孟孙君那取经,看看他是如何做到这点的。

首先,孟孙君有他评价人才的准则,对于不同的位置,他知道在其位的人应该具有何种品质。如何打猎的随从,就应该忠于职守,听从上级命令,否则行阵失和,对于打猎这样带有危险性的活动,后果不堪设想。而教师的职位则适合善良的人,维护孩子的纯真,用纯良之心让孩子耳濡目染。有了这样的准则在心,方有在实践中观察部下的品性的基础。

其次,便是善于观察、学会欣赏,人各有优点,正如千里马需要伯乐的赏识。人的才能潜力也需要挖掘。孟孙君正是这样一位伯乐,在秦西巴的身上看到了他的善良,才有了召回他做太子老师的美谈。

最后,我们当然不能忘记孟孙君的雅量。如果他是哪种气量狭窄之辈,秦西巴非但无官可做,恐怕性命难保吧。人才实践中的错误还要用宽广的心来对待才好,毕竟,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给人才合适的位置,让小到企业,大到官家的各类组织高速运转,我期待那一天的到来。

热门推荐
1游绍兴
2参观武警中队
3我家的小金鱼
4蒙眼抓人
5我的同桌
6我最喜欢的老师
7赠汪伦古诗改写
8妈妈我想对你说作文
9可爱的螃蟹
10放风筝
11数学,我开始崇拜你了
12七月,再见
13遇见美丽
14生态园踏春之行
15给奶奶梳头
16美丽的当湖公园
17我们班的话痨
18当年少遇见孤独
19快乐的寒假
20狗是用舌头散热的
21就这样慢慢地长大
22我心中的中国文化
23劳动创造美
24我不拒绝那些笑容
25神秘的百慕大
26七年级英语作文
27再见江畔
28米老鼠买礼貌
29家乡的小提琴
30元旦庆祝会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