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这件宝物的作文

【篇一:诚信与守法】

许多人说“诚信”,可自己做得不好。所谓“诚信”为我所欲也,“利益”亦为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信取利者较多。

比如,一个人在路上捡到钱,而路上恰好没有其他人时,许多人就应了荀子的一句话:“人之初,性本恶”,他们会把捡到的钱收入自己囊中。他们也许还会像鲁迅笔下的阿Q,安慰安慰自己说,没关系!反正没人看见。这种人,是自欺欺人,是不诚信的人。

相传,有一个人在路上丢了一件宝物。张三经过时,看到了这件宝物。他想了想,没有捡起来。他说:“我不为财失信。”然后他离开了。后来,乙也经过这里。他看到这件宝物后,想也不想便把它带回了家。有一天,宝物的主人在市场上认出了自己的宝物时,认为是乙偷走了它,于是派人夺走了财物,而乙终于也受到了应有的惩罚。不讲诚信,有时自然会遭受惩罚,惹祸上身,哪怕是当初的一个自欺欺人。所以,我们应该做好自己。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诚实守信。因为,诚信是做人的根本。

有个蔡勉旃的人。友人生前,他借了友人一笔财物。后来友人因故去世,他坚持要把财物还给友人的儿子。友人儿子惊讶地说:“我根本不知道这件事。”蔡勉旃说:“券在心,不在纸。”于是,蔡勉旃坚还亡友财,传为了一段佳话。从古至今,关于“诚信”的故事俯拾皆是。宋朝皇帝招一人殿试,此人见试题后说:“这首赋我已作过,请皇上另出试题。”他的诚信受到了皇帝的赞赏。这个人就是晏殊,后来,他当上了宰相。由此可见,诚实守信,自古至今,是代代相传的精神宝石,我们理应传承。

守法,是做事的底线。无论是谁,都要遵纪守法。作为学生的我们,也要遵纪守法,做个好学生。一次,周恩来总理要去北戴河,需要看世界地图和一些书籍。工作人员给北戴河文化馆打电话,说有位领导要看世界地图和一些书籍。文化馆管理员说:“我们有规定,图书不外借,要看清自己来。”周总理便冒雨来到文化馆借书。管理员一见是周总理,心里狠懊悔。总理却和蔼地说:“无论是谁,都要遵守制度。”

回首各朝各代,在“刑不上大夫”的皇权统制时期,多少帝皇因漠视法度而死身王国?再看看现在,习近平书记当涂掌事后,首先惩治贪官污吏。因为他知道,一个人守法,才守得住做事的底线;一个国守法,才守得做治国的底线。

是的,无论人的身份高低,地位贵贱,都应该诚信、守法。

热门推荐
1感受春节民俗文化
2猫和小兔
3我们的校园
4走进婺剧文化
5且放云帆济沧海
6专注造就非凡——观《阿甘正传》有感
7我和它的故事
8得到帮助的感觉,真好
9国庆见闻作文
10吃火锅
11独立
12难忘那一抹香
13我的名字叫江阴
14写给王虹的回信
15我的祖国演讲稿
16你是我仰慕的人
17我眼中的色彩
18公园的一角
19抓住人性的弱点
20我的座右铭
21难忘的旅程
22我相信父母已经老了
23星空下的遐想
24爱上读书
25凡心顿悟
26吃喜酒
27一堂难熬的课
28一件棉裤
29小区的秋天
30拍卖会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