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明瞳的作文

【篇一:汉语之境】

忆起那大漠,千千万万的人儿会联想到边关的苦寒、战争的无情;念起那青梅,多多少少的人会有喜色晕起明瞳,那是情窦初开时的白月光,那是初恋的青涩,亦是是竹马的陪伴;呢喃那白霜,便有人回想起了九洲一色还是李白的霜,甚者更梦起了宁静而又长久未归的故乡……这便是汉语言文学的魅力,这是根植于中华儿女血脉的魅力,她可以是月,是红豆,抑或是玉石……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自古以来,月便是千万离别之人心头的一滴泪。朗朗斯月,化作了太多愁绪。有些人终其一生都为了故乡那月奔走,甚至牙牙学语的孩童都知晓举头仰望的那轮明月散化的是故乡的霜。当然,除去了故乡的明月,大部分便是孤独的月了吧,诗仙李白对着月亮呼唤着陪酒,而与之相伴的只有月影、人影罢了,何其寂寥。那月照三在了李白的身上,也照在了我们的心上,于是千百年来,我们承载起了同样的悲凉心境与寂寥心情。一代一代人在历史长河中逝去,但一个简简单单的汉字——“月”蕴含的心境、意境亘古长存,化散在文人的心中、华人的心中,此月与天上的明月共存。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红豆”一词早有流传,红豆情亦是相思情。红豆生于南国,对君之相思却生于心中,入骨之相思不知君知否?离别之际,采撷红豆以表相思在古代很常见。你或许不伴我身侧,但是你采撷而来的红豆已然明了彼此心意。那“红豆”二字带着情谊载入了文学,镌刻在中国人的骨子里,铭记在中国人的心坎上沿传至今。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对于玉石,最早的诗歌描述来自于《诗经》,形成了以玉石形容品性的传统。“温润如玉” “公子人如玉,陌上世无双” 便是用“玉”来称赞谦谦君子。时至今日,倘若有人把你比作润玉,也意味着你有着儒雅、温润的君子品性。精神上的玉可比物质物质上的玉更宝贵。那玉的品质,玉的韵味从汉字中演化出来,从《诗经》中衍伸开来,融在了中国人的骨血里并代代相传。

汉语言文字的魅力体现在诸多方面,哪怕只是短短的一句诗,也有回味无穷的魅力。那汉语的魅力可随风吹散到五湖四海,也可吹拂到漫漫时间长河里……

热门推荐
1追随真正的星光
2真情感受作文
3第一次拥抱作文
4难忘的一道菜
5有趣的一堂课
6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作文
7心要在焉
8吃醋
9春天的小河
10初中生活的酸甜苦辣
11上下五千年读后感
12逆风奔跑作文
13弯曲的草河
14给妈妈的一封信
15大雁山
16吃烧烤
17蒂比试一试读后感
18碎片化与反碎片化
19我爱我的妹妹
20上册作文怎么写
21树根赞
22春风十里不如你
23善良的果实
24蚯蚓的自述
25又是一年春真好
26你是我最感激的人
27谢谢您,老师
28痛并快乐的军训经历
29美丽的十堰
30迟到大王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