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吾师老董】
说起吾班严师,便是大名鼎鼎的董老师,他是吾班的数学老师,兼体育老师,逢上他的课,可就如同进入了战场……
一、下蹲
“叮铃铃”,我们要上最不愿意上的体育课了,我们个个愁眉苦脸,彼此诉说着“痛苦”。董老师走进教室,“排队!”他一声令下,我们听从指挥,急忙走出教室,排成一列整齐的队伍,领队带我们来到操场上,老董说:“刚才下楼时,几位‘不法分子’躲在一起‘联络’,我说过,下楼是讲话下蹲,今日因‘犯罪’人数较多,所以每人50个下蹲,OK,开始吧!”我们听了,十分不情愿地做了起来,“调皮鬼”孟霄霄很快做完。谁知,老董竟然为他多加了100个下蹲。“唉,这个老董,太严厉了,天下最严厉的老师一定是他!”我们一声叹气。
二、抄抄抄,默默默
上数学课了,依照惯例,上课前,董老师准会抽10位同学概念,果不其然,厉师捧着一本概念本走进教室,“上课,下面抽概念。”老董平静地说,“13号,四舍五入法。”13号小哥无奈地站了起来,眼睛偷偷瞄着概念本,嘴里也念叨着什么,可这,还是被老董发现了。老董提高嗓门,想用语言提醒他,可13号小哥什么也没有发觉,眼睛仍然紧盯着概念本,老董见无效,拿起白粉笔,“嗖”一下扔了出去,正中13号的脑门,13号小哥这才惊醒。老董生气地说:“把这个概念抄100遍,默100遍,让你长长记性。”“啊?!”13号小哥吓得瘫坐在了座位上。
三、好方法,好习惯
有一天,我们盼望许久的独立作业本发了下来,我紧张地打开作业本,一个硕大的“70”映入眼帘……
下课了,老董把我喊到了办公室,令我惊讶的是,老董并没有批评我,而是意味深长地对我说:“许嘉诚,我明白你的实力,你以前的老师也对我说过你是一个好孩子。学习讲究的是好习惯和好的方法,平时作业要认真,概念不能死记硬背,要能灵活运用。考试的时候要注意审题,会做的一定要做对,我曾经对我的女儿说过,‘没有天赋没关系,只要有坚持不懈的毅力,你也能像有天赋的孩子那样。”听了老董的一番教诲,我恍然大悟,便大声对他说:“实在对不起!”老董笑了,把送出了办公室。
老董虽然严厉,但是自从有了他,我们班的整体成绩大大提高了……
这就是吾师老董。
【篇二:记忆中的老师】
一提起“赵哥”,以往的记忆又鲜活了。从二年级起一直到小学毕业,上课严格的是他,日常幼稚的是他,日记中频频提及的是他,让我们怀念的也是他——赵哥,我们年轻的班主任。
原来的老师退休了,赵哥走马上任。上课前,大家都不约而同地揣测新来的老师是个怎样的人。有人说:“肯定是个老学究,穿着中山装的那种。”但上课时,进来的却是个穿着时尚体恤、过膝短裤,脚踩运动鞋的“大男孩”。我们都惊呆了,这也太年轻了吧?
我暗想,就这个“大男孩”,降得住我们这班“妖魔鬼怪”吗?但接下来他的表现却让我转变了看法。
他在上课时严格谨慎,旁征博引。有一次,他给我们讲李白的诗。讲完李白,又提到苏轼。组织我们分组背李、苏的诗词,输的人讲一则有关他们的故事。一位同学讲了一则苏小妹的故事,绘声绘色,把大家都吸引住了。他还提出历史上确有其人的观点。老师称赞了他,却极严肃地指出,历史上并没有苏小妹这个人,并且引用了一些文献佐证。
老师说:“如果今天我不告诉你们,那大家就会一错再错。考试丢分是小事,不知道真相才是大事。学术是严谨的,不容有丝毫错误。”他说话时的庄重和严肃深深感染了我,令我印象深刻。
学术上严谨的他,生活中却有小孩子气的一面。一次下课,他和一个同学为了偶像的事展开了争论。赵哥是周杰伦的粉丝,据说杰伦所有的歌他都会唱,专辑收藏了不少。那个同学却是胡彦斌的粉丝,看到偶像照片眼睛会发光的那种。两位各自就偶像的实力展开了辩论,最后发现说服不了对方,便决定用猜拳的方式解决问题,三局两胜。
明明是同学赢了,赵哥却耍起了赖,怎么也不认账,真是十足的孩子气。最后还是我们调停,“两位都是实力派,不过出道时间有早有晚,所以没有可比性”,以此结束纷争。
他的名字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同学们的日记本里,成了大家喜欢讨论的话题人物。越来越多的同学模仿他说话的方式,模仿他握粉笔的姿势,甚至还有人专门记了一本“赵师语录”,里面全是赵哥金句。是的,他用他独有的方式占据了大家的心,住进了我们心里。
毕业分别那天,我没有像往常那样喊一声“赵老师”,而是直呼其名,说:“延龙,再见!”本以为他会不自然,可是他却很爽快地对我说:“老董,我比你大十岁,得叫赵哥。”是啊,得叫赵哥了。“这次真得说再见了,拜拜!”我对他说。“再见,回来时,让我看见一个更好的老董。”他站在那,目光炯炯。
【篇三:那个教室在我心中永藏】
不知何时,身边那份嘻哈已悄然远去,那个教室那群人却永远在我心中了。
入学之时,扑面而来的是一股桂花香,清甜直达我心尖,校园必经之路的两道种着杨树,头上树荫覆盖,一片清凉,路途上有一株矮石榴树努力的结着石榴。这里,这个学校,是我和那个教室的相遇起点。
雀跃着欢腾着,那个教室门口站着一位年轻而黑的大哥,我调好面孔,努力做出来一面自然微笑有礼学生的模样走到他面前:“老师好,”他轻笑着点点头,让我签了到,侧身让我进了教室。
那个教室里坐着不太多的人,是陌生的脸,我保持着优雅,坐在第一排,不动声色的打量着,他们这些就是我将共处三年的同学们,殊不知在未来,这些曾不相识的人会成为我生命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难割难舍啊。
初一时,我们集聚在教室,买了绿萝和吊兰,这里挂挂那里放放。
第一次集体活动后,同龄的我们热络了起来,几个星期后,我们彻底扔掉了先前的面具,给那两个似从非洲而来的男孩起了外号,一个叫“非洲的骄傲”,那个叫“崔老黑”
语文老师喜欢让我们表演文言文,踊跃的喜剧分子真不少,抢这个角色,拼那个表演人物,不亦乐乎,直到挑选完成,没选上的人争着当灯啊、壳啊、杯子啊、扁担啊——还给课文里一个女孩取名:黑驴小妮,这都是他们干出的事。
女生呢,当以调侃班主任为主,成天把我们于班叫“老于!”“老板!”其实,我们都知道,他不过是一个又黑又瘦的25岁大小伙子,可我们对他,就像对一个和蔼的门卫大爷,整个教室存储着我们的笑声。
初二,作业多了,我们也更皮了,英语老师太严,私下叫她“董事长”(姓董)“老董”;打个篮球赛,我们班女生齐心协力喊加油,教室承载了太多太多,我们聚一起的抱怨、讨论、笑声、抽泣,它,都有在听。
初三,换了教室,喧闹也消失了,是不是我们都太忙,忘记了曾经的美好。回到原来的教室,一个人坐在原来的位置,耳边响着嘈杂声,泪水埋没了臂弯。
不是失去,而是永久,那个教室那群人,其实都已深深的烙进我的心底,在心中永藏……
看《朗读者》,董卿说:“你在路上随便碰到一个人,都是别人做梦都想见到的人。”不知为什么,我忽然想起了我们的教室,马上泪流难面……
【篇四:八年级作文】
看着留言本例的留言,想想以后不在一起的日子。说真的,好不舍得……
好不舍得,为什么时间总过得那么快?七、11到八、8,两年了呢,一起经历过很多的事,小陈走了,班班走了,老董和单狗都被赶跑了。马上又要初三……然后毕业,潇洒的挥挥手。让前人的泪水在完美的微笑转身后落下。呵……毕竟是笑着认识彼此的,那么在临别是,也笑着走吧!
在彼此的脑海中留下的永远是一张甜甜的笑脸。永远是快乐、幸福的回忆,互相祝福着,今后的日子一定过得很好、更好!
“聚贤乐知班”是一个永远的神话。是学校的奇迹,永远的骄傲!但…这都不重要,重点是——它是59个同学与1位老师的永远的家……八、8,换了名字,换了老师,加入了新的同学。离去的是曾经的一段段纯真的友谊。哭?的确改变不了事实;尽力的挽留,也达不到自己单纯的奢望。
如果……某人还在。那么她肯定很心疼吧?……我们,真的改变了很多、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