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花生人的作文

【篇一:读《鲜花盛开的地方》有感】

读完这篇文章,我始终忘不掉邓林有点脏的脸上那孩子般的笑,使我有些浮躁的心情变得安稳、沉静。我想,如果有机会我一定要去看看那鲜花盛开的地方……

这篇文章主要讲的是:一位刚毕业的大学生—邓林,放弃了光鲜的工作,选择到偏远地区支教,一个人承担所有科目,最后因劳累过度,体力不支,享年仅24岁,便离开了人间,他的尸身被埋在了一个鲜花盛开的地方。

“谁知支教一年后,他再也不想离开这了,他没有说这里需要我之类的话,只是有点羞涩地回答:这些孩子挺懂事儿。”一个大学毕业生,放弃了辉煌的事业,放弃了以后幸福的生活,竟到偏远地区去支教,这是人人没有想到的。不管获取的利益有多么少,宁可自己每天吃咸菜、馒头,也要把知识的雨露洒给渴求知识的花朵,可见他活着,是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当别人问他为什么来支教时,他没有用诗一般的语言回答,只是朴实地说了一句:“这些挺懂事儿。”证明他是当之无愧的花生人,不图虚名,只求奉献。使我被这舍己为人,还有些孩子气的邓林所打动。

“小小的坟墓那么矮,像一个没有长成的孩子,没有立碑,却有无数的鲜花,那么那么的多……”这是文章的结尾,画龙点睛,升华主题。是啊,这花是为他盛开的,盛开的是那为了教书,弃自己身体于不顾的伟大精神,这种精神不次于鲁迅的“民族魂”。这花将永远盛开,让世人目睹、并传承这伟大的精神!

那鲜花永远为他绽放!花是多么美丽、纯洁,上面仿佛写着: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篇二:忠于内心的价值与温暖】

如今许多科幻电影已然将库克的想象呈现在我们眼前,人类被植入芯片,开启机器式思维,自相残杀是这些人无法逃脱的宿命—当人类的思考失去价值观、同情心、好奇心等一系列人独有的特质的支撑,殆矣。

对于库克的观点,我个人极为认同,这其实是一场“天工”与“人匠”的博弈:造物者赋予人同情共理的能力,赋予人善于发问的灵魂;人则使人工智能遵循其编写的指令完成一切活动,这是“天工”远胜于“人匠”的地方,从根本上决定了机器和人的区别,同时也意味着人工智能将永远不能像人类一样思考。身陷被人工智能取代的忧思,是杞人在自找不以要的烦恼。

真正惹人忧思的,是人类像机器一般思考,失去价值观和同情心。通过智者的启迪,我们能隐隐嗅到其中悲哀的味道。乔治、奥威尔在《1984》中描绘的是人们失去自己内心的价值判断的悲惨世界,所有人在“老大哥”既定的正误标准下麻木过完一生,孩子们甚至因为父母没有带他们去看思想自由者的批斗和处决而暴躁不堪;我们也能在动漫《东京喰种》中看到创造者对缺乏价值观和同情心的人的隐射—喰种面对任何物种,不论同类,抑或是异类,大凡是力不如己的人,格“食”勿论。一旦人类冲破内心价值准绳所筑起的堤岸,失去同情共理的能力,就再难杜绝咽下沾着人血的馒头,诸如此类残忍、冰冷、荒唐的行为。

当个体逐一失去价值观和同情心,一个一个堕落,这加起来即是社会和时代的陨落。没有一个人,能在温度骤降的情况下,自顾自地生存下去。没有互相之间的理解,你所信奉的正确被他人的动物性贱踏,当你用无助的眼神望向这个世界,回应你的只是“喰种”无情却充满欲望的爪牙。

“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在灾难发生之前,每个人都有责任去阻止一场雪崩的到来。在这个由技术支撑,信息垂手可得的时代,不让自己的头脑变成他人思想的跑马场,维持一份“独与天地精神之往来”,保全自己的浪漫和温度是值得每一个人关注的事情。何不做一个小王子,毒蛇与狐狸也能成为朋友,而心头,有玫瑰盛开。

暑假去电影院走了一遭,挑了部冷门的电影看,名字叫《大护法》,讲的是花生人被统治了思想,不知自己,不知天地,不知众生,当许多花生人站成一排,千人一面,面无表情地望着镜头,我突然蒙生一种强烈的代入感,不禁打了个冷颤。

朋友,你可要忠于自己内心的价值与温度。

热门推荐
1生命桥
2小学:对不起,小狗
3秋天
4成长路上有爱
5秋天的图画
6游市民公园
7老墙上的小花
8心之所向
9我的表弟
10春节优秀作文
11包粽子
12读书的议论文
13万能妈妈
14美啊,长白山
15生命的力量作文
16礼物大比拼
17勇敢
18妈妈笑了
19优秀作文
20我的父亲二三事
21我的爸爸
22那声音,常在我心田
23我爱腊梅
24我敬佩的人
25我的乐趣
26机灵的麻雀
27神圣之地
28我与作文
29宽容的力量
30美丽的瞬间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