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父母是一本书】
父母是每个人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言行会影响你的一生。你无时无刻不在向他们学习。
很多人会问,父母怎么会是一本书呢?其实,书有很多种,有有形的,也有无形的,只要拥有知识,它就是一本书。我一直在读父母这本书,从中学到了许多优秀品质。
父母都是很勤俭节约的人。他们从来不追求物质生活的富足,一年也买不了几件新衣服,旧的衣服也舍不得扔。倒是我,每年都会买许多衣服,只要我需要,他们都会满足我。
勤俭节约不止在生活上,在学习上依旧如此。在书店买书时,从来都是我挑我的,他们看他们的,挑完后总见我抱着一堆书,他们却就一两本,有时还不买。我有点愧疚,便对他们说:“爸爸妈妈,为什么你们不多买点啊!”他们回答说:“唉,买那多干嘛!都这么大了,看了也就忘了,就不费那些钱了。”我当时听了,心里很不是个滋味。
他们不仅自己勤俭节约,还经常教育我要勤俭节约。
妈妈每次看见我文具盒里有那么多的笔,便问:“你每天用这么多笔啊?”“不是,有时看着好看就买。”“以后用完之后换笔芯就行,白费那么些钱,还不如买几本书看看呢。”每次出去玩,妈妈从来都不多给我钱,怕我又干那些无意义的事情,只要够花就行。
勤俭节约是我们的传统美德,而孝敬老人也是。父母也是非常孝敬老人的。因为他们的父母都在乡村,生活条件肯定没有城市好,所以他们就经常寄钱回去,自己没钱也从不找父母要。每年过节时,他们都大包小包地拎回老家孝敬老人。只要老人有啥事要办,父母二话不说竭尽全力也要办好。
从父母这本书里,我读到了许多,学会了很多,父母就是一本书。
在以后漫漫的人生经历中,我要继续学好父母这本书!
【篇二:汉灶文化,孝义美德】
婺州土,金华地,千年婺窑系;星星点点,六百多处古窑遗址,层层叠叠,数不清的瓷器碎片。让我们一起走进汉灶村,共同感受婺州窑博物馆和文化大礼堂给我们带来的无限知识和遐想。
在何明新叔叔和赵老师的带领下,我们首先走进雅畈婺州窑博物馆。我们看到了精致的窑器。它们一个个成土黄色,有的雕刻得十分精细,连那美丽的纹理都能看得一清二楚。小巧玲珑,令我喜爱;有的简单明了,只刻着一条栩栩如生,好像马上就要奔腾而出的长龙,代表着婺州老祖宗一代代传承下来的骄傲;还有的雕刻着一条条蜿蜒而无规律的线条,纵横交错,像德高望重的老人额头上刻满的无数智慧。
参观完婺州窑博物馆,伴着阵阵笑声,随着狗尾巴草的逗弄,我们漫步走进了汉灶村文化大礼堂。当双脚刚踏进门槛时,便看见《二十四孝图》。《二十四孝图》从涉及关爱老年人的思想道德、生活起居、个人情感、休闲娱乐、养生保健和社会关爱等六个角度的24个方面,以文字、图画、诗歌的形式生动形象地描述了科学、文明、现代的养老方式,如科学饮食、定期体检、老人择偶、厚养薄葬、文明祭祀等。它以直观的形式,让我们懂得应从哪些方面孝敬老人,该怎样孝敬老人,如何真正使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令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九条:教父母学会上网。长辈们不成思想守旧,行为落后。作为子女们的应该通过各种渠道帮助长辈学习使用高科技应用,体会现代科技给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享受社会发展的成果。
看着看着,我不禁想起了自己,自己是否也做到了这二十四孝呢?我的脑海里浮现出妈妈整天为我的生活操劳着、忙碌着的情景,而我却没有好好孝敬她;浮现出爸爸忙了一天下班,疲惫地烧菜时偶然忘了放盐,我埋怨他。看着他皱着眉头的样子,现在回想,心中感到愧疚,自己不仅没有孝敬他,给他帮忙,反而给他添麻烦。看了这《二十四孝图》,心想:“自己回去以后一定要好好对待父母,孝敬父母,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让他们也感受到被孝敬的甜蜜滋味。”
走进大礼堂二楼,就到了真正的文化礼堂。这里宽敞又整洁,主席台上一抹鲜红映入眼帘,仔细一看,哦,原来是我们祖国鲜艳的红旗,我久久地凝望着它,心中无不产生自豪之情。讲解员阿姨介绍;这个礼堂,平时都用来开大会,晚上,很多人都来跳广场舞、表演节目,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非常丰富。
走进汉灶村文化大礼堂,我受益颇多。这礼堂里蕴藏着许多的知识和文化,二十四孝图已深深地刻印在我的脑海里,它时刻提醒着我:对父母和长辈要孝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