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八十垱遗址的作文

【篇一:八十垱遗址探“宝”】

老师说,常德市澧县梦溪镇五福村的八十垱遗址是“稻米文化”的发源地,那里有发现6000多年碳化的稻谷种子。哪天有机会带我们去一睹“芳容”。

一个星期四的下午,老师兴奋地告诉我们说,今天大家有机会去进行“稻米文化”的采风活动。谁愿意去?大家把手举得老高老高的。老师选中了我,可能是我上次的作品在《墨池文学》刊发了的缘故吧。

那天下午,我们乘着校长的车,不到15分钟就到了。原来离我们学校这么近。一下车,就看见一块高大的木牌上写着八十垱遗址。一进门就看见了八十垱遗址的平面图。一条公路贯穿其中,上面栽着高大的红积木,同学们到了右边的古河道,那里垂柳依依,塘边及浅水处生长芦苇、水葛蒲;河道里的荷刚刚探出几个小脑袋,有的还平铺在河面上。古河道用木栅栏围围着,显得十分的清新。我们要去的展览馆,往左手边走30米就到了。展览馆的进门是文化馆,那里陈列着许许多多的图书,专供农民伯伯在那里学习。是一间不到20平米的小屋,里面有许许多多的图片、还有考古专家挖掘出来的一些东西的复制品。有切割器、刮削器、石斧、石锛、石棒饰、鹿角、尖状器、炭化稻、炭化菱角等等。其中最让我惊讶的是陶鸟。一个小小的红色的陶鸟,栩栩如生,从中可以看出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现代人说,古人不发达,我不这么认为,在当时没有科技的条件下,已经是很不容易了。这时,我仿佛看到那玩着陶鸟的小孩子,脸上满是兴奋。

在一个玻璃盖下面,有碳化的稻谷种子。当然是复制品。老师告诉我们:考古工作者先后五次对八十垱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发掘面积1280平方米,发现了环绕聚落的土围、环壕、挡水坝以及大量墓葬和以杆栏式建筑为主的居住房址,此外还出土了大量的陶器、石器、骨器、木器和百余种植物的杆茎与果核。

遗址出土的数万粒炭化稻谷、稻米均保存完好,不仅向世人展示了水稻的原始形态,而且表明长江中游地区是世界最发达的原始稻作农业区。八十垱遗址是黄河以南整个南中国最早的环壕遗址,同时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可用实物证明的稻作农业遗址,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

右拐弯一间小屋,以木头为架,用绳索牢牢地绑着,上面用稻草盖着一间小屋,充满了远古的气息,墙上挂着一个牛角,那是用来装水的。父亲在编篮子,母亲正准备生火做饭。还有一个小孩子,怀中抱着一条鱼,向母亲奔跑过来,好像在喊:“妈妈——妈妈——我逮住一条大鱼啦!”这时我眼前仿佛浮现这样的景象:6000多年前,先民们率先迈进了一个相当文明的社会,人们就已经在这里,引水种稻、结网捕鱼、编制芦苇、立窑烧陶、伐木造房的痕迹,过着日升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

走在回家的路上,我感慨万千,做为先民们的后代,又怎样让古老的稻米文化发扬光大呢?

这次“稻米文化”主题的采风活动,不虚此行,终于探到了“宝贝。”——以澧阳平原为代表的长江中游地区,是世界水稻的起源与传播中心之一,水稻起源之谜,已基本破解。

热门推荐
1我家的“新”电视
2我们的新校园
3长大真好
4姥姥·花园·我
5故乡的食物读后感
6我和猫的故事
7温暖的旅程
8梨花树
9小鸟的自述
10作文
11我的奇思妙想——睡眠机器人
12欣梅
13一次春游
14胆小如鼠的老鹰童话故事
15大家都夸他
16一场篮球赛
17当我面对挫折的时候
18祖国在我心中
19三年级做手工作文
20又是一年春来到
21星空下的遐想
22暑假游威海作文
23记忆中的他
24重视对手
25我学会了骑自行车
26中秋夜,许一个心愿
27路灯的自述
28难忘的拔河比赛
29春节的作文
30在挫折中成长作文800字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4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