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我眼中的秋天】
闷热的夏天离开了,凉爽的秋天悄悄地来到了我们的生活。凉嗖嗖的风吹乱了我的头发,一片黄色的枫叶落入了我的手中,就这样短短的一瞬间,我感受到秋天已经来了。
南方的秋天是花草树木茂盛,四季如春。然而我们北方的秋天则大有不同,树叶黄了,被秋风从树上一卷而下,缓缓地落到地上,还有一种很特别的小花,在其他的季节里没有,唯独在秋天开放,这种花就是菊花,颜色各异,开出来非常漂亮。
最常见的天气是雨,每当下雨后,空气都异常的清新。有一次济宁这边连下了五天雨,在第六天的时候太阳公公身上的微光才穿过云层,照在大地上。我就喜欢这样的秋雨天气,在这种天气里会让人觉得想睡觉,一觉睡到自然醒那才叫舒服呢!
在秋天时,人们身上的衣物也有一些变化,从夏天的短裤,短袖T恤衫变成了长袖长裤,凉鞋也变成了帆布鞋,有时候还要穿上一件夹克衫才能出去,可见天气已经渐渐转凉。
在秋天的节日最主要的有两个,中秋节和重阳节。中秋节是我最熟悉的节日,每年都过得很开心,这节日的特色食品就是月饼,而月亮和平时也不一样,特别大特别圆,八月十五的月夜,特别优雅的中秋夜!
九月初九的重阳节,也叫登高节。人们在这天成群结伴的登山,郊游,而秋天这个季节最适合登山,因为秋天和凉爽,即使爬累了也不会汗流浃背,所以我认为重阳节就是为秋天而生的。
此之外赏菊,饮菊花酒,在我们济宁这边就举办了菊花展,在这些花朵中间还有小小的花骨朵,没有完全绽开的花,小巧玲珑,看着虽然不如已经开放的花,但还是非常招人喜爱。
在秋天里,我喜欢绵绵的细雨,清新的空气,还有丝丝凉嗖嗖的微风,还有各种各样的水果。这就是我眼中的秋天。
【篇二:重阳节】
重阳节,为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一元肇始,人们认为重阳节是吉祥的日子。现在,重阳节又有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的意义。
据记载,古人在九月秋收之时有祭天帝,祭祖的活动。重阳节始于远古,成型于春秋战国时期,它是一个具有深刻意义的节日。重阳、中元、清明、除夕被称为中国传统四大祭祖节日。"九"在数字中是最大数,有长寿之意,寄托着人们对老人健康长寿的祝福。重阳节有许多别称:登高节、晒秋节、敬老节、重九节、九九重阳等。
重阳节象征着天长地久、长久长寿,是一个美好的日子。在这一天里,人们可以吃重阳糕、菊花酒,用唱歌跳舞来表示自己愉快的心情。人们会在家里怀念先人,再去慰问老人,饮宴祈寿,亲人们都要一起登高"避灾",插茱萸,赏菊花。
这是一个很特别的节日,这个节日从远古就形成了,鼎盛于唐代之后,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意义,但唯一不变的,是那怀念先人祭天祭祖的重阳节。
【篇三:家乡的重阳节】
今天,我们学了一古诗首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这首诗讲的就是九月九日重阳节。这首诗抒发身在异乡的游子适逢佳节对故乡亲人深切的思念之情,反映出人们的心声,引起人们的共鸣。
在我们家乡,重阳节正是秋风送爽、丹桂飘香的时侯。每逢重阳佳节,活动都非常丰富,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等。
听爸爸说,在古代重阳节就有登高的习俗,因此重阳节又叫“登高节”。重阳节这一天,家人团聚,一起登高。登高时佩戴茱萸香囊,据说有避灾的作用。
早在重阳节到来的前几天,家家户户就会做很多五颜六色的重阳糕,让人见了馋得直流口水。登高结束后,爸爸会带上香甜的重阳糕和香醇的菊花酒领着我们去祭扫祖坟,鞭炮声此起彼伏,非常热闹。
回到家,吃过团圆饭后,每家每户的院子里都摆出了各种各样的菊花,人们开始从这家院子走到那家院子,一边赏菊,一边聊着家常,非常热闹,好似过年一样。
小朋友们拿着自家做的重阳糕,一边吃着一边跑着玩着,多开心呀!
重阳节那天,我真想变成一只小鸟,飞回我那可爱的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