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赶路的采诗官的作文

【篇一:赶路】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每念民歌,总不自觉地放慢声调,一声一声,喃喃念着那些来自远古的美丽文字,然后眼前突然闪现沧桑的面容。

一点一点,深刻起来。

所到之处,木铎声声。千百年来,自有文字开始,他们的身影便出千家万户的腾腾烟火中,聆听那些踯躅在荒古年代的世俗爱恨,描画那些湮没在蔓草荒烟中的鲜活生命,记录那些回荡的乡村的炙热呼号,铭刻那些弥漫在静默庙宇中的梵音……

他们是采诗官,他们在赶着路。

“采诗听歌导人言,言者无罪闻者诫……周灭秦兴至隋氏,十代采诗官不置。”如此看来,称其为官似是有些冤枉了他们。朝堂之上,龙椅之下,泱泱臣子,何曾有他们的一席之地?君王欲体察民情,一夜知天下事,于是国泰民安万事兴的秦牍一批批地堆到阶下,哄得君王合不拢嘴。“一人负扆常端默,百辟入门两自媚。”正场官场,风云变幻,多少人恨不能一朝立功成大业,于是君王反成了升官的工具。“只要王开心就好了。”这么一个看似荒唐的升官速成法,却屡试不爽。

只有他们,淡然脱离队伍,在田间纤陌中赶着路。

《诗经》里那些美丽的诗篇,我们今天还能看到它们,这和采诗官的劳动是分不开的。一点一点地,他们用脚步丈量土地,脚印一个一个印在笔直的官道上,手中摇动的一只木铎发出清清的脆响,一直穿越葱郁的树林和汩汩的溪流。那些在田野里唱歌劳作的父老们听到这木铎声,就愉快地知道:“那位头发过早花白的彩诗官来了。如果他们最近有什么新歌,就会放下手中的农具,大方客气地招呼来赶路的采诗官,采诗官便走进这群农夫,和他们一起坐到柳树的浓阴下,请求父老将这些新歌唱出来。而他,则用一柄锋利的小刀在竹简上吃力而飞快地记录着。

采诗,采诗……这是个多么动听的词语!文学的百花园中,任那高雅的莲和雍容的牡丹云争一高下吧。我只赶着自己的路,去采那一朵最喧闹也是最寂静,最朴素也是最斑斓的池边的野花。

这注定是一场浩大且费时良久的工程。

毕竟没有人会从花丛中飞奔而过,只专注赶路,聆听乡村野风中的灸热呼号。

回到王城,上古的简陋王城,采诗官将在一炬豆火下整理那些似乎还散发着乡土气息诗歌。他不知道,那些在沉沉的夜里刻划下的象形文字,将会成为一个古老国度的文字源头,正如蜜蜂在采花的时候也从来没有想过,它们会带来一个声势浩大的人间春天。

那些慢慢的,行于天地间的寂寂黑影,已在历史深处浓缩为一个名词。他们于田间纤陌中赶着路。一张来自一眼深澈古井的脸在美丽的诗篇中渐渐清晰。

木铎声声,赶路的采诗官呵!

热门推荐
1时光的镜头那么长
2找橡皮
3参观三峡大坝
4妈妈,我想对您说
5让记忆盛开如花
6我们家的小乌龟
7西游记续写
8我的家乡
9特殊的相遇
10找本好书做挚友
11学习的启示
12年味
13被撕掉的卷子
14有家真好
15追寻那渐远的初中生活
16辛勤的蜜蜂
17新生我的军训生活作文
18一件难忘的事
19我为自己点个赞
20我上了作文
21追求
22最珍贵的财富
23蓬莱的小面
24校园的林荫道
25我最想做的一件事
26五一劳动节作文
27我的老树
28父爱无言
29人性的芳香
30二十年后的家乡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